第9章 第九章 寿宴

林秋然觉得,做席面还算省事儿,虽然比起做鱼累,现在看赚得也没那么多,可这是长久生意,等操持更大的席面,拿的银子肯定更多。

长期卖鱼肯定不成,若哪日在河里捞不到鱼,或是天气不好,那不就傻眼了但林秋然也不打算做席面后就不卖鱼了,鱼和席面都不是日日有的,若是能一块儿,不接席面就去卖吃食,这样赚得肯定能更多。

这回于家还算满意,说不准过些日子就有人找上门了。

最好是县城里的,村里做一顿席面给三钱银子,比卖鱼费力,但若是到县城估计能翻个番儿。长此以往,肯定比做生意受人敬重。

士农工商,商在最底层。

孙氏点头,“好,可你还是得当心身子,别累着自己。”

林秋然:“放心,我心里有数。”

林秋然又和孙氏说了说有人来要问什么,该怎么说,最要紧的是别忘了说她新寡,有的人家忌讳这个。若是真有人定,直接应下,问问什么样的席面,多少人多少桌。

孙氏好好记下,没听懂的又问了林秋然几遍,“娘记住了,你放心。”

晚上孙氏给她做了韭菜炒鸡蛋,满满一盘金灿灿的,但孙氏和萧大石依旧吃稀粥。林秋然给二人一人夹了一大块儿,孙氏看太多,又给林秋然夹回去了一半。

林秋然也没办法,估计只有桌上全是荤菜,没咸菜下筷子的时候,孙氏才会碰荤菜。没错,这个时代炒鸡蛋也算荤菜。

吃过饭不用林秋然刷碗,她去后园捡了菜叶子喂鸡,萧大石抓虫子去了,这样菜长得好,鸡吃了虫子下的蛋黄还大。林秋然不敢碰虫子,是看见都要退避三舍的程度,这只能萧大石来。

她挖了些蒜,剥好明儿就能直接用。把零碎的事儿多了,明日就能轻巧些。

今儿萧大石又捞了三十多条鲫鱼,养在桶里还活蹦乱跳的,她打算明儿还做蒜香鲫鱼,留一条中午吃,今天做席面,于家就有蒜香鲫鱼,看得她都有点嘴馋。

天黑下来,林秋然把蒜瓣儿放在碗里,让孙氏烧了热水,平日不做那么多菜,不觉得多热,但今日实在太热了,头上包了头巾都觉得油乎乎的。

在家里洗澡不太方便,可今天不洗,林秋然恐怕一晚上都睡不着。孙氏就烧了一大锅水,提进去换了两次水,林秋然总算是洗干净了。

把头发绞干,这才睡下。

次日一早,萧大石天刚亮又去了河边,但今天他就捞到两条,桶都空着。

这些天都是前一天捞鱼养着第二天卖,保准每日都有鱼做有钱赚,今儿没捞到,耽误的时间还这么久,萧大石心里自责,到家一直低着头,长吁短叹的。

萧大石:“今儿就捞了两条,肯定不够卖的。”

林秋然安慰道:“爹,兴许明儿下雨,也卖不了鱼。两条够咱们家里吃就成,再说,我也做了好几天,歇一天正好。”

萧大石知道林秋然是安慰他,儿媳妇有本事,都是他不争气。

林秋然倒是无所谓,本来也没觉得卖鱼这门生意能做多久,如果哪日天气不好或是捞不上鱼,生意就停了。

她把昨儿捞的鲫鱼给做成蒜香口味,装到木桶里,再由孙氏和萧大石搬上车,“你们今儿不用买肉了,买点豆腐吧,咱们吃鱼换换口味。”

她留了一条鲫鱼中午吃,打算蒸一点米饭,用带着蒜末的汤汁拌饭,味道肯定不错。今日萧大石捞上来一条鲤鱼,一条鲫鱼,鲫鱼留着晚上炖汤喝,鲤鱼四五斤重,明儿中午吃,孙氏和萧大石这几日也辛苦了。

林秋然觉得可以做个大鱼泡饼,正好家里还有油,多些油可以把饼烙得金黄酥脆。

萧大石被安慰了一通心里轻快了点儿,他和孙氏道:“秋然真是个好孩子,想得也透彻。回来不买肉就买点水果,我看家里的水果吃完了。”

孙氏道:“我买点蜜瓜,我看秋然喜欢吃甜的,葡萄酸没瓜爱吃。”

萧大石重重地点头,“明儿我先去捞鱼,再去林子里看看,说不准打点东西,也能卖钱。”

二人去了县城,还是前日的摊位,已经来过几次,萧家的摊子都有回头客了。

一把车停下就有人过来,头一个客人买了两条还问:“昨儿咋没来?”

孙氏一边称鱼一边道:“我儿媳管做席面,昨儿有人家的办事儿,过去那边帮忙了,就没空做鱼来卖。”

那人点点头,“原来是大师傅,怪不得做菜这么好吃。”

孙氏笑笑,想起林秋然叮嘱的话,“若是家里办事儿,可以找我儿媳,她手艺没得说。”

客人点点头,拿了鱼就走了,孙氏收了六文钱。

过来好几个客人,不过也只是问问,没有人家里要办酒席。其实请师傅办席面的在少数,像村里办事儿都是找妯娌、娘家人帮忙,有点肉菜也就成了,除非像于家那样有钱的,才会雇师傅过来烧。

城里大约比村里好些,可像样的席面师傅有,也远近闻名。林秋然初来乍到,并不好做。

等把鱼卖完,二人收拾收拾,准备去买果子和豆腐。这个时节水果多,孙氏挑了一个椭圆的梗新鲜的蜜瓜,付完钱听有人在后面喊阿婆。

只不过在县城人生地不熟,孙氏没想着是喊她,自顾自往前走了一段,这人追上来,拍拍孙氏肩膀,“大娘,您这腿脚真好使啊,是你儿媳做席面吧。”

孙氏赶紧点点头,“是是!我刚才没当是叫我,我儿媳能做席面。”

“大娘,这儿人多,要不去别处说话?”

这姑娘不过十五六岁的样子,孙氏点点头,就找了个安静的巷子。

孙氏:“我儿媳能做,就是不知你们这是办的啥事,前些日子我儿子没了,儿媳肚子里有孩子,怕你们忌讳这个。”

就拿成亲来说,别说做席面的,就是给做嫁妆被子的都要找全福人,全福人那是夫妻和美儿女双全的。林秋然新寡,肚子里又有个孩子,许多人家肯定不愿意。

不过孙氏觉得这也没啥说法,当初林秋然和萧寻成亲,也找的全福人。可是萧寻不也没了吗,但有人忌讳,就得把这些说清楚,不然做了菜,最后发现林秋然是寡妇,到时候赔钱还得罪人。

小姑娘点点头,“无妨,我是王主簿家的丫鬟,过几日是我家老太太六十大寿。方便的话明儿过来试试菜,若是成就把这事定下来。”

试菜肯定是要试的,除非是有名气的大师傅,不然谁知道做的菜合不合胃口。别人家说好,自家未见得喜欢。

寿宴在七日后,府里是打算大办一场的。但是别的师傅做的菜要么吃过,要么老太太不满意,前几日家里的二娘子回娘家,给她伯父上礼,说那席面好吃。

今儿又吃从外面买的鱼,说味道一模一样,便差丫鬟出来问了。

孙氏道:“原来是王主簿家,我们明儿上午过来成不。”

小丫鬟道:“成。”

这还真是应了林秋然说的话了,没准儿明儿就下雨有事,这还是好事儿。

孙氏和萧大石问了些话,把该问的问清楚就赶紧买东西回家,这耽误了一会儿,回家就有些晚了。

林秋然等得有些着急,一边帮忙往屋里搬东西一边问:“今儿怎么回来这么晚,是不好卖吗?”

孙氏笑了笑,“没有,鱼可好卖了,是有别的事儿耽搁了。你猜怎么着,有人问你管不管做席面,还是城里的主簿家的老太太过六十大寿,说明儿去试菜。你说可不是巧了,你爹早上没捞着鱼,我还以为明儿没事干。”

孙氏说道:“她问我我就给你应下来了,明儿去瞅瞅?”

有机会林秋然肯定去,“去,那娘跟我一起去吧,爹在家也歇一天。”

出个门而已,就不用家里人都过去了。再说,林秋然也怕村子里有人找她,家里没人跑了空。

孙氏觉得成,“就这么着,还有你看这瓜好不好,一会儿切了吃,今儿卖了二百零三文,我又买了瓜跟豆腐,和你爹在外头吃了饭,还剩一百八十四文。”

林秋然依然拿了大头,剩下的零头给孙氏留着。出门在外总有用钱的地方,再说了他俩也帮忙卖鱼,也辛苦。

把铜板收好,林秋然开始琢磨明儿试菜的事儿,上回去于家庄,林秋然就简单做了道素菜,但胜在菜味道好。素菜做得好吃更能显出厨子厨艺来,再有便是村子里财力有限,大鱼大肉做得出来,却未见得能摆上席面。

可县城不一样,又是主簿家,应该有些家底。林秋然才做了两桌席面,就有找了上来的,估计是王家寻了不少师傅,但都不太满意。

她问孙氏:“娘,可说了为何找我?”

这个孙氏还真问了,“那头说是府里娘子去于家庄吃席,觉得味道好,这才和家里老太太提。”

林秋然点点头,县城人嘴应该更挑些,觉得好吃……那日的菜,林秋然觉得红烧肉和八宝饭最好吃。

这红烧肉里面有个红字,按理说白事不该做,可于家老爷子喜丧,主人家也没避讳,这才有这道菜的。

别的菜味道自然也不差,但若因为太好吃,想做席面的,估计还是看大菜。

林秋然决定明儿试菜做两道,一道红烧肉,若是主簿家调料多,做出来的味道肯定更好。

八宝饭时间长恐怕不成,另一道菜林秋然得仔细想想,这是寿宴,总得有摆盘好看的,一看就知道为了祝寿。

林秋然回想自己以前做的菜,还真想出来了一个,可以做福袋。有福气,不仅样子好看还好吃。

崽:要有钱!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第九章 寿宴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号后

醒春集

小船三年又三年

北岛长夜

至死靡他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夫君留下遗腹子,但孩子自带口粮
连载中将月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