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坤再来,李星和没给他好脸色。
本就是直来直去的人,不愿为马坤委屈自个。当即把马母的话一一说出。李星和没有添油加醋,但也没给马坤留脸面。
你家富贵又如何,我如今也是小富之家,又是秀才的弟弟,靠双手赚钱。哪里差了?
“我娘为人心直口快,心肠不坏,想来是误会了。你别生气,我自会回家与爹娘解释。”
“人心隔肚皮,我如何能看出他人心肠?我与你有甚关系可解释的。你走吧,以后别来了。”
李星和是真生气了,连钱都不稀得赚马坤的。他在心里嘟囔着,心肠坏不坏不可知,嘴巴倒是挺臭的。他倒也不惧。只是,这话到底没冲马坤说出来。
“我爹娘只有我一个孩子,自小对我寄以厚望。我的院子干干净净,爹娘一直怕旁的误了我的学业。是以......”
李星和没等他说话,直接示意他走人,“你走吧,勿要扰我生意。”
你爹娘只你一个孩子又如何?我爹娘三个孩子,哪个不都是娘身上掉下来的心头肉。
还是哥哥有远见。书生就是不可靠!
李星和可不愿像李秋水一般,忍气吞声过日子。事实证明,这种日子不但憋屈也不长久。
人,就要肆意挥洒。
这下,马坤真的有些伤心了。
自灯会相约后,两人虽未捅破那层窗户纸,但李星和对他越发亲近。马坤以为郎有情妾有意,结果抵不住母亲一说。
但他也知李星和受了委屈。在李星和这处挨了挤兑,又匆忙赶回家。在他娘那,又是一顿说教。
“门不当户不对如何长久?马家的少夫人是个乡下小哥儿。说出来让人笑掉大牙。我往后如何出门?”
马母一想到自家嫂子,气更上心头。被那贱/人知道,指不定如何阴阳怪气。她的儿子怎么配不上她女儿了?本是亲上加亲的事,不乐意就算了,还把她儿子嫌弃一番。马母存了一口气,非要跟嫂子比较。
“乡下哥儿又如何?娘,我心悦于他。真心难寻。”
“真心瞬息万变谁能说得定。你若真喜欢,将来纳了便是。”
马母家族势大,少年时又与马父琴瑟和鸣。马父至今只有她一人。如今说给自家儿子纳妾丝毫不觉不妥。
正君当然要门当户对,倒是妾室无所谓出身。有她在,定然不会让妾室爬到正君头上。马母越想越觉得合适。自家儿子喜欢,李家如今做着小生意,当妾室不丢脸。
马坤苦着脸。李万里本就不同意,更别说做妾。以他对李万里的了解,绝对不会让自己弟弟做妾。这话说出来同窗之谊怕要断个干净。
“娘亲,妾室之话勿要再提。星和的兄长乃我书院同窗。为人学识渊博又刚正,绝不会让自家弟弟做妾室。母亲说这话,如同把我架在火上烤。以后没脸面见同窗。”
“再过四月,万里兄要下场,一切未可知。”
李万里若真能高中。李家反过来却是他们商贾之家不能攀的。舅舅虽然当官,但终究不是自家亲爹。
马母仍是气,见自家儿子为了一个小哥儿低三下气更气。
“几十岁的秀才一抓一大把。谁又能保证自己高中?况且我儿不差,运气是差了点,再过几年指不定谁先考上。”
马坤说服不了娘亲,也说不过李星和。夹在两头煎熬。
倒是马父对李家来了些兴趣。李家的竹荪若真能种出来,日后富贵说不定。但山珍哪是那么好种的。马父不相信李家能成事。是以在察觉到李家没主动找他谈合作时,也没上赶着。
十几岁的秀才还是值得拉拢的。只是,马坤毕竟是自己的独苗苗。马父也觉得配一乡下小哥儿委屈了。舍不得。
倒是秀才不错。本家亲戚里有未出嫁的姑娘倒是可以与其相配。只是这位秀才早早成了亲。马父歇了那份心思。
乡下人,头发长见识短。读书人哪有这么早成亲的?自是要端着,等前程已定好博个好岳家。
马父马母定下主意,“且等着吧。若他哥真能高中,此事再议也不迟。”
“娘啊,你还真以为我是什么香饽饽?举人的弟弟能看上我吗?一切都是我当方面的念想。怎得还能让咱家挑上了?”
两人并未捅破窗户纸,李星和凭什么等他?
只是他再闹也没用。就像从前坚持让他读书一样。他的反抗在父母眼中不过是小孩的一时兴起。马母还禁了他的月银,让小厮天天在书院门口严防死守。
李星和一连好几日没见马坤。除了有些不习惯,心里空落落的。不来便不来,谁稀罕他来。
八月,乡试
时隔三年,再次上场。李万里与苏必先都带上些许的紧张与兴奋。倒是赵璋依然云淡风轻、志在必得。
翠竹村的啤酒厂已经运作起来。李秀云更是进入多方的视野。这次乡试后,赵璋准备带着人回京城。
李秋水和顾千阳都请了假,送李万里上考场。李秀云也来送赵璋。
等学子们进场后,顾千阳和李秀云相顾无言。不多时,拥挤的人流把他们挤散。
九月初,乡试放榜。
解元: 苏必先。
亚元:赵璋。
李万里考得不错,亚魁,位于第六名。
令他意想不到的是,苏必先居然挤掉男主排到第一。男主的□□没了。苏必先被李万里的狂热的眼神看得头皮发麻。
赵璋倒不在意。于世家子弟而言,科考不是必要选项。有则锦上添花,没有还是有其他途径出仕。且他来此,只不过是借读书之名行他事。
自洛城回来后,赵璋鲜少回学堂,对学业懈怠不少。考的差在赵璋意料之中。
唯一值得他在意的是,苏必先是李万里的好友。解元是李万里的好友。自己还跟这人杆上了不成。
举人已经可以铨选授权任职。但他们不过十几岁少年郎,有的是时间往上考。自是紧着准备第二年的春闱。
等中举的消息传回翠竹村。继啤酒厂后再一次掀起波澜。
“李秀才这是要当官了?”
天呐,他们翠竹村要出一个当官的了。那可真了不得。以后,谁还敢欺负翠竹村的人。
“没有的事。明年还得接着考。”李家声嘶力竭辟谣。
村民只知道秀才要考,当官也要考。具体怎么考却不了解。
“咋还要考?都考这么多年了?”
当官可真不容易。
李天德也是一知半解。只知道今年过完年儿子就要赶去京城。二月考完,还得接着考。听说殿试什么的还可以见到皇帝。
“我滴乖乖。李秀才要见皇帝老爷了。”
人群又是一阵激动。
李春花更是激动地快要晕过去。我的老天爷,我是举人丈母娘。十里八乡,谁有我眼光好。十里八乡就一个一下就被我家先占了。
顾老五也是带了笑。平日沉默寡言老实憨厚的汉子,呲着大嘴露着牙,看起来格外傻气。他为自己哥儿高兴,也为顾家寨山民高兴。
其他菌菇虽然种得不大好,可竹荪长势大好。一朵朵小白伞从竹叶中钻出来,给足李天德信心。李家已经开始在翠竹村外修建建泥砖房。等房建好,顾家寨山民全部都会搬下来住。
山上的房子还会留着。以后打猎、找山货都可以住。
只要能在山下住下来,住个三五年稳定下来,再去官府改户籍地不难。若是哥婿当了官那更容易。
翠竹村能同意李天德盖房,同意山民住下来,也是得了好处的。李天德给村里捐了一大笔银子。这笔银子修缮祠堂后还有剩余,里长准备用剩下的银钱在村里开私塾。
啤酒厂修起来,几户人家中总有一个在啤酒厂上工的。翠竹村是真的富起来了。不少人动了心思送小孩开蒙。
李家正是出了一个读书人才起来的。都是一方水土养出来的,父母都觉得自己孩子不比别人的差。家里好起来了,自是想让小孩上学的。
李秀云也给学堂捐了钱。现在只等祠堂修缮完,招到夫子就能办起来。李春花犹豫许久,还是决定让顾千帆留在青山书院。自己家里不差,在镇上读书总比村里好。
而且,自家哥婿就是从青山书院考出去的。李春花对青山书院感情不一般。总觉得这里的夫子厉害。
村民还聚在李家吵吵闹闹。里长发话,“村里中了举人是大喜事。一个个都闭紧嘴可别在外生事。”
接着又问李天德办不办酒。李天德说不办。李万里要抓紧时间准备明年的春闱。回家办酒席一来一回要花费半月时间。白白浪费半月不说,后头要是没中恐遭人闲话。还不如等一切尘埃落定再大办。
等马家收到消息,马母傻眼了。没想到李万里真中了。举人有这么好种的吗?她哥考到三十才中。不然她不一定会嫁到商贾之家。
十几岁的举人,真应了马坤那句一切未可知。
这下,她有些后悔了。马母默默恢复马坤的月银,也不派人守着他了。一切由他去。
只是,两人终究难回从前。
李星和说话还是非常不客气。
“你连自己的衣食住行都管不了。伸手问家里拿钱,如何左右得了自己的亲事?今日我哥高中,你娘便改了主意。与当初瞧不起我时有甚区别?”
乡下人都知道,婆母不好,嫁过去要受蹉跎。不然哪来媳妇熬成婆一说。今日能因哥哥高中奉承,那哪日遇难还不上来踩一脚。
他现在过得好,有钱有事做。真不愿跟马家搅成一团泥。关键是马坤不顶事。遇到事,他两边平息不了。李星和受委屈,马坤也是两头受气。
如今他年轻貌美,马坤对他只是不错。那以后呢,谁说得定马坤以后还会不会处处维护自己?
如此,不如彻底掉了。
顾千阳跟李秀云种种,其实他也在慢慢意识到两人的不同。慢慢从李秀云身边离开,独立于她,不再是任何人的小跟班。这是一个缓慢而持续的过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0章 中举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