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京城时疫

盛夏的京城本该是蝉鸣聒噪、人流如织的时节,然而建安十三年的这个七月,街道却异常冷清。商铺半掩着门,偶尔有行人经过也是步履匆匆,用布巾掩着口鼻。

凝香院内,苏清月正在翻看太医署的医案,忽然听见外头传来一阵压抑的咳嗽声。她抬起头,看见青黛端着茶点进来,脸色有些发白。

"小姐,听说外头闹时疫了。"青黛放下茶盘,压低声音,"西市已经死了好几个人,官府派人把那条街封了。"

苏清月合上医案:"具体什么症状?"

"发热、咳嗽,身上起红疹,听说严重的会咳血..."青黛说着,不自觉地后退了半步,"小姐,咱们院门还是关紧些好。"

正说着,院外突然传来喧哗声。一个小丫鬟惊慌失措地跑进来:"小姐,不好了!大厨房的张婆子病倒了,症状和外面的时疫一模一样!"

苏清月立即起身:"人在哪里?带我去看看。"

"小姐不可!"青黛急忙拦住,"万一是时疫,传染了可怎么好?"

"若是时疫,更要及早诊治。"苏清月已经拿起药箱,"别忘了,我是医者。"

大厨房后的下人房里,张婆子躺在床榻上,面色潮红,呼吸急促,脖颈处可见明显的红疹。见到苏清月进来,她惊恐地往后缩:"三小姐别过来...老奴...老奴怕是得了那瘟病..."

苏清月戴上自制的口罩,上前为她诊脉。脉象浮数,舌苔黄腻,确实是外感疫毒之症。

"这两日可曾出府?"她一边检查症状一边问。

"就...就去西市买了趟菜..."张婆子咳嗽着说,"回来后就觉得身子不适..."

苏清月心中了然。这症状与她刚才在太医署医案上看到的记载很相似,但似乎又有些不同。

"青黛,取纸笔来。"她迅速写下药方,"按这个方子去抓药。记住,所有接触过的人都要用热水洗手,换下的衣物用沸水煮过。"

回到凝香院,苏清月立即开始研究病情。她将张婆子的症状与医案上的记载详细对比,发现这次的时疫似乎变异了,发病更快,症状也更严重。

"小姐,药煎好了。"青黛端着药碗进来,"张婆子喝下后,热度退了些。"

苏清月点点头,但神色并未放松:"这只是暂时缓解。若不能找到病源,研制出对症的药方,疫情很快就会扩散。"

果然,第二天相府中又出现了三个病例。都是与张婆子有过接触的下人。消息传开,府中人心惶惶。

"听说永昌侯府也有人染病了..."

"兵马司赵大人家已经死了两个下人了..."

各种传言在府中流传,恐慌像瘟疫一样蔓延。

王氏虽然被禁足在祠堂,但她的耳目仍在。得知疫情后,她立即派人给苏丞相递话,要求将染病的下人全部赶出府去。

"父亲,万万不可!"苏清月得知后急忙赶到书房,"将病人赶出去,只会让疫情扩散得更快!"

苏丞相焦头烂额地揉着太阳穴:"那你说该如何?难道要让全府的人都染上瘟病?"

"女儿已经初步查明,这次时疫是通过接触和飞沫传染。"苏清月冷静分析,"只要做好隔离和消毒,就能控制住疫情。"

"你说得轻巧!"苏丞相怒道,"太医院那么多太医都束手无策,你一个丫头能有什么办法?"

"女儿愿意一试。"苏清月抬头,目光坚定,"请父亲给女儿三天时间。若不能控制住府中的疫情,再按父亲的意思处置不迟。"

苏丞相看着她坚定的眼神,想起她在宫中的表现,终于松口:"好,就给你三天。但要记住,若是疫情失控..."

"女儿愿承担一切责任。"

得到许可后,苏清月立即开始行动。她将凝香院改为临时医馆,把染病的下人都集中到这里隔离治疗。又让青黛带人用石灰水喷洒各处,制作了大量的口罩分发下去。

"所有人员必须佩戴口罩,勤洗手,不饮生水。"她制定了一套详细的防疫措施,"出现发热症状立即报告,不得隐瞒。"

这些措施在现代看来稀松平常,在这个时代却堪称创举。下人们虽然不解,但在苏清月的坚持下还是照做了。

"小姐,张婆子的病情又加重了。"青黛担忧地报告,"新配的药方效果不大。"

苏清月亲自去查看了几个病人的情况,发现病情确实在恶化。她意识到,必须尽快找到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深夜,凝香院的烛火依然亮着。苏清月对着医案苦思冥想,桌上摊满了各种药材。

"到底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她喃喃自语。

忽然,她想起在现代学过的一个案例——某种古代瘟疫与现代的麻疹病毒很相似。而治疗麻疹的关键是...

"青黛,去太医署取些紫草、升麻、金银花来!"她眼前一亮,"我知道该怎么治了!"

新药方很快配製出来。令人惊喜的是,病人服用后症状明显好转。张婆子的高热退了,身上的红疹也开始消退。

"有效了!有效了!"青黛开心地跑来报告,"小姐,您的药方有效!"

消息传开,府中人心稍定。连苏丞相都亲自来看望,见到病情得到控制,终于松了口气。

"没想到你真有两下子。"他难得地夸奖道。

"这只是权宜之计。"苏清月却不敢放松,"要彻底控制疫情,还需要找到病源,防止扩散。"

她请求苏丞相将药方呈报太医院,在京城推广。同时建议在各坊市设立隔离点,防止疫情进一步蔓延。

然而,这个建议却遭到了朝中一些大臣的反对。

"设立隔离点劳民伤财,不如让各府自行管控。"

"若是大规模隔离,恐怕会引起百姓恐慌..."

朝堂上的争论传到苏清月耳中,她只能摇头叹息。这些官员根本不明白传染病的可怕。

果然,几天后疫情开始失控。不仅平民区病例激增,连一些官员府邸也出现了感染者。皇帝震怒,下令太医院必须在三日内找到解决之法。

"小姐,外面情况很不好。"青黛从外面回来,脸色凝重,"听说瑞王府也有人染病了..."

苏清月心中一紧。她想起那个冷峻的王爷,若是他染上时疫...

"准备一下,我要出府。"

"小姐!外面太危险了!"

"正因为危险,才更要出去。"苏清月已经开始收拾药箱,"医者父母心,我不能眼睁睁看着疫情肆虐。"

她首先去了太医署,将这几日的研究成果与太医们分享。起初那些老太医对这个年轻女子还不以为然,但在听了她的分析后,都露出了敬佩之色。

"三小姐对疫病的见解,令老夫茅塞顿开。"周院判感慨道,"只是如今疫情已经扩散,光靠太医署这些人手恐怕不够。"

"我们可以招募民间医者,培训志愿者。"苏清月提出建议,"只要教会他们基本的防护和护理知识,就能大大缓解人手不足的问题。"

这个建议很快得到实施。在太医署的组织下,京城各药铺的坐堂大夫都被动员起来,设立了多个义诊点。

苏清月则亲自去了疫情最严重的西市。这里已经被官兵封锁,只能进不能出。街道上弥漫着药味和哀嚎声,景象凄惨。

"三小姐,您怎么来了?"负责封锁的将领认出她,急忙劝阻,"这里太危险,您快回去吧。"

"我是医者,这里才是我的战场。"苏清月戴上特制的加厚口罩,"带我去病患最多的地方。"

在临时搭建的医棚里,苏清月见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景象。病人们挤在一起,缺医少药,很多人在痛苦中等待死亡。

她立即投入救治工作,从清晨忙到日落,连口水都顾不上喝。她带来的新药方很快发挥了作用,不少重症患者的病情开始好转。

"神医!真是神医啊!"一个老妇人跪地磕头,"您救了我孙子,就是我们全家的大恩人!"

苏清月连忙扶起老人:"老人家快请起,这是我该做的。"

夜幕降临时,苏清月拖着疲惫的身子准备回府,却在医棚外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

萧绝骑在马上,玄色披风在晚风中猎猎作响。他看着她,目光复杂:"你果然在这里。"

"王爷怎么来了?"苏清月有些意外。

"本王负责京城防务,自然要来看看。"他下马走近,"你知不知道这里有多危险?"

"知道。"苏清月坦然道,"但这里有需要我救治的人。"

萧绝凝视她片刻,突然道:"你需要什么帮助?"

苏清月想了想:"更多的药材,更多的人手,还有...更好的隔离条件。"

"明天会有人送来。"萧绝翻身上马,"记住,别死了。本王还需要你效力。"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苏清月忽然觉得,这个冷面王爷似乎也没有那么不近人情。

回到相府时已是深夜。让她意外的是,裴瑾正在府中等她。

"国师?"

"听说三小姐今日去了西市。"裴瑾递过一个食盒,"想必还没用晚膳。"

食盒里是精致的点心和羹汤,还冒着热气。

"国师费心了。"

"是三小姐费心了。"裴瑾看着她疲惫的面容,"今日你在西市救治病患的事,已经传开了。百姓们都称你为'活菩萨'。"

苏清月苦笑着摇头:"我算什么菩萨,能做的实在太少了。"

"已经很多了。"裴瑾正色道,"你给的药方,太医署已经开始大量配制。你提出的隔离措施,陛下已经下旨推行。"

这倒是个好消息。

"但是..."裴瑾话锋一转,"你也因此树敌更多。朝中有人弹劾你一个女子抛头露面,有伤风化。"

苏清月冷笑:"在生死面前,这些虚礼算得了什么?"

"说得好。"裴瑾微笑,"所以我和瑞王已经联名保你。陛下特许你全权负责疫情防治。"

这倒是个意外的惊喜。有了皇帝的授权,她就能更好地开展防疫工作了。

送走裴瑾,苏清月站在院中望着满天星斗。

疫情虽然严峻,但她看到了希望。不仅是控制疫情的希望,更是改变这个时代的希望。

她轻轻握紧拳头。既然上天让她来到这个时代,她就要尽己所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一些。

哪怕只是一点点。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六十二年冬

天幕:皇帝聊天群

折竹碎玉

狩心游戏

貂珰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浮生烬:卿本无双
连载中九四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