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十一年前,鸿蒙大陆之上,东海风云渡,西陵槐江山,桑南遥山隐,牧北襄平原,以及中州九都域,五部共存并立,互不侵犯。
后来,东海夏侯氏与西陵姜氏一族交恶,在覆水之畔掀起一场大战。
战势如火如荼,破釜沉舟之际,槐江山山主姜穹为保山中子民,以身献祭,集天地浮光筑起浮光阵,方击退敌军,保下山中万余无辜子民。
相传此战交战数日,双方皆伤亡惨重,最终以夏侯一族收兵告终,并放言百年不踏槐江山。
“那后来呢?”
姜璟迫不及待地望向讲述者,双手扶着细绳,脚下踩着悬挂在扶桑树下的秋千,一袭红衣依附着少年的身姿,额前碎发似洁白的羽毛,随微风飘然而动,耳边两侧的小辫子上都系着山鬼铜钱。
红衣白发,灿如春华。
秋千下是一股途经此处的溪流,溪水潺潺,清凉肆意,像极了秋千架上的少年。
讲述者迟迟不语,姜璟便从秋千上跳下去,他赤着脚淌过水,走到磐石边,挽住那人的胳膊,央求着讲下去:“后来怎么样了,你倒是说啊。”
扶桑树虬枝盘旋,光从缝隙间穿插着映射下来。
伯卿敞着衣袍倚坐在树荫下的磐石上,慵懒肆意,抬眸对上姜璟一汪清泉般的眼睛,忽而又望得出神。
“后来……后来,大白就来了。”伯卿抬抬下巴,示意他去看身后。
“大白来了……”
姜璟用余光扫见身后一道白影,摸了摸脑袋,像是想到了什么,郑重其事道:“我早说,伯卿你不要缠着我讲这些,我阿姐说了,过往诸般事情,我长大了自然会告诉我,我是最听我阿姐话的了,你现在和我讲,我也是不听的。”
伯卿撇撇嘴,轻笑道:“是大白来了,你阿姐没来。”
姜璟转身,瞧见一只白狼嘴里叼着一卷信纸,慢慢悠悠地走来,左右未见旁人,方才舒了口气。
他摸了摸白狼头上柔软浓密的毛发,弯腰拿过信纸,口吻轻柔道:“去吧。”
白狼闻声,嗷呜一声应答,一溜烟儿便跑远了。
“伯卿,你来看,信上说是中州九都皇城送来了个礼物,阿姐唤我俩前去朝阳殿,瞧瞧热闹。”
伯卿看着信纸,拿起悬在身上的细绸,围过青绿的长衫,随手系在一侧,说道:“那我俩即刻就去吧,去晚了可赶不上热闹。”
说罢,姜璟应声点头,两人一大一小穿过丛林,向前山的朝阳殿走去。
“伯卿你说,中州的人是怎么从浮光阵外进来的?”
“自是长老或者你阿姐开阵。”
“那他们会送什么礼物来呢?”
“自是去了才知道。”
“那中州九都之人,品相如何?是否俊美呢?”
“自是……”
伯卿一顿,视线垂落到姜璟透着好奇的炯炯目光上,提醒道:“二少主且先安心走路吧,小心摔跤。”
……
烈日晴天,朝阳殿雕栏玉砌,瑰丽堂皇。
姜钰坐在树枝缠绕的青玉石塌上,垂眸扫视台下。
大殿之上,台阶下方,左右各站十人,有武士有文官,来人皆身穿玄色华服,头戴高山冠帽。
中间抬进来个四方的物件,被红布包裹着,看不出是什么。
“姜小山主,这槐江山的大殿,果真是不好入啊,在下与诸位同僚在浮光阵外苦等数日,方才见到巡逻之人,又重重请示批复,才入得此殿啊。”
为首的文官擦着汗,一脸愁苦地抱怨,言语里尽是不满。
“夏日炎热,我等刚才又一直在殿外暴晒,此刻进殿,连口水也没喝上。”
“是啊,是啊,西陵槐江待客之道竟是如此,到底是山野部族,上不得台面。”
一语落下,众人开始纷纷议论,指手画脚。
炼魂、拾魄两位长老站在石塌两侧,刚想张嘴回击,姜钰一记眼神过去,将其拦下。
虽说是五部共存并立,地位平等,但十一年来,中州九都宝器频出,兵力渐强,灵法高深的修士更是层出不穷,势力愈渐壮大。
除西陵与诸部隔绝,其余三部皆心照不宣,渐以中州为尊。
他们的使臣不拿正眼看人,姜钰意料之中的事。
“黎皇主传信所写,为首带队之人为外交使臣,名唤裴酉之,说的可是您?”姜钰看向第一个出声抱怨的人。
那人约莫四五十岁,身姿欣长,言表傲慢,细看官帽之下,已有了几缕白发。
他挺首抚须道:“正是在下。”
“裴大人,我年芳二九,已是成人。您唤我姜山主即可。”
姜钰说着,不紧不慢地走下台阶,脚踝处肤白如雪,系着铜铃,一步一声,叮当脆响。
“槐江山的规矩,来者便守,若不愿守,便送客,我这儿一向也不是什么好客之主,如若不是看在黎皇主多番请求往来,我西陵倒是也……”
她走到裴酉之的身侧,转过头看向他,缓缓吐出四个字:“从不待客。”
裴酉之听觉言辞锋利,一瞬转为笑脸:“山主说笑了,我等自是入乡随俗,跟着您这规矩怎么方便怎么来的。”
“只是裴大人在我这小小槐江尚且不适,只怕是那九都皇城中的繁文缛节早已受够了吧?”
姜钰挑眉,居高临下直勾勾地盯着他,片刻都没有移开双眸,像是野兽锁定待宰的猎物。
裴酉之感到背后一阵发凉,暗想这山野丫头怎么这么大的气势,不怒自威,甚至说不输皇子公主也不为过,此次前来,任务为重,还是切莫生事。
“九都之礼,老臣终其一生也必将恪守成规,不敢僭越分毫。”裴酉之说着,双手抱拳,在胸前晃了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