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三章

【百里奚跟随秦穆公后,很快又给他引荐了另一位大才蹇叔,然后二人就一起辅佐秦穆公,开始铺设秦国的雄起之路了!】

【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秦国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很快,整个国家就开始变得国富民强,后来更是一举统一了西戎,秦穆公成了一代霸主,在当时的整个华夏境内,没几个人不怕他的。】

秦穆公继续哈哈大笑。

【这是秦国的第一次奋起,按理说作为一手缔造这场面的国君,秦穆公就算没有后来的始皇陛下那么为万人所称道,也该是位声名赫赫的明君才对,可事实上,秦穆公的名声却并不是那么好。】

秦穆公笑容僵在脸上。

【这是因为秦穆公去世后,让生前跟随他的很多大臣,都给他殉葬了!】

【要知道这些大臣可都是各地聚集到秦国谋求发展的大才,根基深厚影响力极大,秦穆公这么一搞,那可不是捅马蜂窝了吗,自己的国家失去了很多栋梁之外,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其他地方的有才之人也都不往秦国跑了。】

【说真的,这谁不害怕啊,入秦之后能不能得到重用不好说,就算真得了重用,可能辅佐的国君死了你就也得跟着死,莫名其妙小命就丢了,一身才华化为飞灰,那春秋时期到处都是诸侯国,你秦国这么搞,我离你远远的,去其他国家不好吗?】

【于是乎,秦国在这么短暂的雄起之后,很快又衰败下去了。】

【up查资料的时候看到,有人说秦穆公之所以让大臣殉葬,是因为他迷信,认为死后他也能继续当君主,需要大臣辅佐,这才把他们都带走了,这也是那时候很多人的思想哈,人们相信死后世界,相信事死如事生,除了秦穆公外,其实也有好几个春秋时期的国君用各种方法让大臣给殉葬了的,例如宋文公,例如吴王阖闾。】

春秋战国很多国君,包括秦始皇也皱着眉若有所思。

事死如事生,这不对吗难道?

何谓迷信?

【另一种说法呢,则是说这不是秦穆公下的令,而是秦国的下一任国君秦康公怕那些大臣功高盖主,才下令把他们全送走了。】

【时隔几千年,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样,我们已经无法再考究了,但无论是不是秦穆公的本意,让大臣殉葬这个标签,他是已经成功贴上了,而且后来秦国没人愿意去的后果,也已经造成了,无可改变。】

短时间的沉默后,纪回再次开口:【秦穆公这个人吧,是一代雄主,但确实书上对他的记载不算多,在我们现代人的记忆里,最为出名的除了这个殉葬的争议外,也就是秦晋之好这个成语了,当然,很多人甚至于也不知道这个成语和他有关,害,这不重要。】

秦穆公:?

怎么就不重要了?

寡人如此伟大,难道不值得多说几句吗?!!

【up前两天翻了翻课本,发现以前还学过一篇关于秦穆公的课文来着——《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纪回摇头晃脑背了几句,哈哈一笑:【还有印象不各位?up第一眼看到这个标题名的时候,还真是一点印象都没有了,甚至一度怀疑这课本是不是我用过的,但翻开来看了个文章开头,很神奇,莫名其妙就背出声来了,这可怕的背诵基因啊……】

【说起来,刚学的时候我还以为里面那个秦君是秦始皇来着。】

嬴政:?

【好啦,关于秦穆公的内容大概也就这么多了,原谅up一讲起来就没有重点容易跑偏,接下来,我们开始给话题转个弯。】

【“奋六世之余烈”这个形容,出自西汉贾谊的《过秦论》,贾谊写这篇文章,是用于借古讽今,借秦朝的消亡原因来劝谏统治者施行仁政,减轻百姓负担的,这种写作手法很常见,他并没有夸秦始皇的意思,可是怎么办呢,up作为始皇粉,就是喜欢在里面挑点好的词给咱始皇陛下安上去。】

秦始皇皱起了眉。

秦始皇张嘴想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没说。

【这第一世,是秦孝公,秦孝公这个人呢,胸怀大志且有强烈的变革决心,在他统治时期,秦国经济迅速发展,军队战斗力飞速提升,秦国开始逐步走上快车道。】

见天幕提到自己,秦孝公嘴角上扬,迅速整理衣物,挺直腰板。

好了,寡人准备好了,快开始狠狠夸寡人吧。

【说到秦孝公,那么有一个人是一定不能被略过的,那就是商鞅——秦国变法图强的核心人物,商鞅有才能,但千里马遇不到伯乐的话,也只能抓瞎,好在他运气不错,遇到了秦孝公。】

【正是因为秦孝公选择重用了商鞅,并且全力支持他,秦国才开始实施变法,奖励耕战,推行县制,废除井田制,逐渐富强起来,这对君臣,完全就是相互成就的完美典范了。】

对啊!

秦孝公狠狠一拍大腿,他和商君可不就是相互成就嘛,这天幕会说!

恰好此时侍人来报商鞅求见,秦孝公瞬间扬起笑容迎了上去。

“先生快过来坐,一起听听这天幕里的女子是如何评说我们的。”

【商鞅,原名卫鞅,公孙鞅,战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改革家,法家代表人物,出身于卫国公族,喜好刑名之学。】

【这里停一下哈,具体来解释一下,刑名之学,又称“形名之学”,是战国时期的一种学术流派思想,在政治领域,这种思想强调要通过明确的法律法规和职位职责来治理国家,其实吧,就算不知道这四个字的意思,我们照着商鞅的一些做法推测一下,也能就理解了,毕竟商鞅变法那么出名是吧。】

战国时期一起听天幕的众人面面相觑,发出了同样的疑问——这是在给稚童上课?连个刑名之学都得拆开来讲……

啧啧,后世之人还是得练呐。

【商鞅入秦之前,曾在魏国国相公叔痤的府中做中庶子,可惜一直没有得到重用,公叔痤临终之前和魏惠王举荐他,说他年轻且有才能,可以把国事交给他处理,但魏惠王不以为意,看出魏惠王的敷衍,公叔痤又劝他说如果不用商鞅,一定要把他杀掉,防止他去了其他国家给魏国造成隐患,魏惠王听了吗?那自然也是没有的,不然也就不会有后来的那些事情了。】

正在公叔痤病床前和他进行最后一次对话的魏惠王:“……”

那啥,国相,刚刚你的临终遗言说到哪了来着?还继续说不?

躺在床上的公叔痤两眼一黑,感觉喘气更难了。

【说到这里,up就又想发散一下,聊聊这个魏惠王了,这个魏惠王呢,是战国时期魏国的第三位国君,刚即位的时候,他野心勃勃,继承了先祖开创的霸业,自己也会折腾,迁都大梁,招贤纳士,开凿鸿沟发展农业,一度提升了魏国的实力,当了那么一小段时间的霸主,可惜了,到了后期就……啧啧。】

魏惠王:“???”

你个小丫头你啧啧个什么劲儿?

是不是瞧不起寡人!

【执政后期,魏惠王穷兵黩武四处树敌,然后打呢又打不过,祖上留下来的基业被败了个七七八八。】

魏惠王脸由红转黑。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哈,战国时期有三支很厉害的王牌部队,魏武卒、赵边骑、秦锐士,其中,魏武卒是名将吴起训练出的精锐重步兵,当时说得上的是风光无限,让人惹都不敢惹,可就是这样一批士兵,在魏惠王统治时期嘎嘣一下被搞没了。】

魏惠王听得浑身难受,但其他国家的国君可就听得开心了。

哈哈,自己的黯淡无光固然让人惋惜,可他人的失败能让人听得热血沸腾啊!

【魏国在当时是出了名的人才制造基地和输送基地,自己的国家出了人才,诶国君他就是不重用,要用各种方法把人才送出去,然后最后自己被踹了一脸血。】

【像是吴起,打造魏武卒,多次抗秦成功,八大军神“孙吴韩白,卫霍李岳”,他就是其中之一,多厉害啊,结果好嘛,偏不重用他,最后搞得人跑楚国去搞变法去了。】

【当然,吴起被排挤出魏国的时候在位的不是魏惠王哈,up这里提到只是想提一嘴这个被魏国送出去的大才罢了。】

听到吴起的名字,刘彻撑着脑袋兴致缺缺。

听到八大军神,刘彻眼睛piu的一下就亮了。

卫霍?

他的目光从不远处的卫青身上缓缓扫过,最后落在自己侧边坐着的,刚满十三岁的霍去病身上。

上天会这么眷顾他吗?

会的吧?

【除了吴起,还有孙膑,也是被迫害去了齐国,最后人家反手来了一波围魏救赵,你魏国凉凉了吧,啧啧,哦对了,这个是魏惠王时期的。】

魏国历代国君:“……”

一个赛一个的脸色不好看。

【然后就是本次话题的主人公商鞅,让你杀了他你不杀,最后他去了秦国,秦国强大了,回身就给你魏国灭了。】

我发现写这个东西,就不可避免会写到很多人听了会想提前消灭敌人,然后改变历史。

但是吧,定位里女主视频是给现代人看的,属于啥都说,不考虑古人半点的那种。

所以看的时候就当做系统会用稀奇古怪的方法保护好不该死的人吧,我也尽量会少写一点古人听了之后会极大影响历史走向的反应。

当个乐子看,不要深究,一深究脑子那么一转,就会发现遍地bug,能联想出一长串不好的事情。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第三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各取所需而已

小船三年又三年

干涸地

北岛长夜

狩心游戏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给秦始皇直播秦朝历史
连载中十一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