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沾衣

这问题自然没得到答复。

但川连回到屋里,被哥哥姐姐们凑作一团一顿好打,尤其盯着他的脑袋,他委屈地捂着脑袋,语气听着竟有些哀怨:“又敲我脑袋!”

空青见着他那副委屈样子,故作嫌弃说:“你也是从小随我们一道读书习武的,怎么只长个子不长脑子呢?”

川连哼了声,打开昨日关月给他的糕点,含糊着说:“小侯爷……怎么办嘛?”

“你少操主子的心。”南星将他仔细护着的糕点抢过来,“去把功课做了再吃。”

“南星姐!”他立即不乐意地叫喊,“今儿是除夕!你还是人吗?”

京墨将糕点盒子还给他:“别逗他了。”

“以前姑娘来云京的日子,是小侯爷脾气最好的时候,从不折腾我们。”川连仔细数了盒子里的糕点,小声埋怨,“就这么几块……”

“那还是公子好些,脾气一向很好。”子苓认真想了想,“不像小侯爷,虽说也没真的罚过谁,可有时候他一笑起来,比罚人还可怕。”

“方才川连问,公子也笑得怪瘆人的,我瞧着没好多少。”空青转眼见川连吃个没完,轻声呵斥他,“你少吃些,夜里积食,当心睡不好。”

“今日不许吃了,都给你留着。”京墨将食盒收起来,板着脸训他们,“私下议论主子的是非,无非仗着如今主子脾气好,若换了旁人,我早该去乱葬岗扒拉你们了。”

屋里静了半晌。

川连抬起头,小心翼翼问:“京墨哥,你的意思是从前……小侯爷脾气不好吗?”

许久没人理,他便自顾自说:“我还是觉得公子脾气好些,我若是姑娘,一准嫌弃小侯爷。”

“从前我们几个,小侯爷也是最疼你。”空青笑道,“真是没良心。”

第二日是大年初一,无人会在这个日子上门讨嫌,于是温朝便应了川连,许他今日上街去玩儿。但昨夜给自个灌酒的关月……过了巳时仍未起。

川连急得直跺脚,又没法子,只能去主子门口蹲着等。

关月收拾好,一推开门瞧见他抱着膝盖坐在阶上犯困:“困就回去睡,左右今天没什么事。”

“我不困,”川连立即站起来,“姑娘,喝酒误事。”

关月一怔,笑着回他:“是耽误你玩儿吧?”

“才不是!”川连反驳,支支吾吾说不出下文,“姑娘,你以后还是少喝酒吧,太丢人了。”

关月迈向台阶的脚立即收了回来,在酒品一则上,她极有自知之明。

譬如小时候同谢旻允偷长辈们的酒喝,追着抢川连的糖吃、爬上屋顶说胡话,喊得满院子不得安宁;又譬如看见水里的月亮突发奇想要下去捞,险些一头栽进去,被匆匆赶来的谢剑南拎着后颈丢回屋子。

“姑娘?”

“我……我都干什么了?”

“你不记得呀?”川连咂舌,“也没什么,就是……你去问公子吧!”

“作什么非去问他。”关月说,“你这不是知道么?”

“公子不让跟你说。”川连小声嘀咕,“我要是告诉你了,以后都没有糖吃了。”

“那他人在哪儿?”

“在书房。”川连说,“公子说在书房等你。”

书房门前,关月轻轻敲了两下门。

“请进。”

她深吸一口气,推门进去。

温朝抬眼:“酒醒了?”

“嗯……”关月清清嗓子,尽量让自己看上去有底气一些,“我昨晚发酒疯了吗?”

温朝手中的书翻过一页:“嗯。”

他这样淡然,她反而有些局促:“我都干什么了?”

“也没什么。”他稍顿了下,“不过是晚间斐渊回来时,你当面骂他混账,我没拦住。”

“还有吗……”

“同川连抢东西吃、爬上屋顶说胡话、非要去捞水里的月亮。”温朝合上书,“你指的是哪一件?”

“你别说了。”她拉开椅子,郁闷地趴在桌上,“我们出门吧,你、你别同他们说。”

温朝面露难色:“昨日你闹得太大声,他们大约……”

关月一骨碌坐起来:“啊?”

她忽然有点头晕:“要不你们去玩,我、我再歇歇。”

关月最终没躲过去,被一并拖着出门,与谢旻允说了几句便晓得温朝是在诓她,一时间恨得牙痒痒却不能发作。

川连在前头撒欢疯跑,京墨怕他撞着人,紧跟着提醒,又不敢离主子太远,一时间左右为难。

“难得出来玩儿,你陪着他吧。”谢旻允又侧身问温朝,“诶,我爹说要给定州去封信,你有家书么?让一并送去。”

“寻个小物件捎给小妹吧,她下月及笄,我如今抽不开身,归家时可有得哄了。”

谢旻允闻言半玩笑说:“过了笄年,还要你哄?”

“小孩子脾气,闹腾得很。”温朝轻笑,“哪是行个笄礼就能改的。”

“也是。”谢旻允说,“年节里热闹的是夜里,这日头高照,你们跑出来作什么?”

他一转眼见川连正忙着剥糖炒栗子:“你闹得吧?你们读书习武时请的都是名师,怎么教出你这样贪玩的性子?”

川连揣着栗子小声反驳:“老侯爷给您请的先生也个个是大家……”

“且古人又云,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可见吃乃是人生头等大事。”他咬着栗子说,“小侯爷你这样,以后定没有姑娘喜欢。”

南星正和子苓分栗子吃,闻言被噎地咳嗽起来,待顺了气便训他:“川连,闭嘴。”

谢旻允忽然觉得不对劲,盯了他们好一会儿:“你们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我?”

众人齐刷刷摇头。

温朝并不晓得他们几个回去自己凭空想象了许多,便觉得他们有些奇怪:“你们几个今日晨起撞邪了?”

南星小心翼翼地瞥他一眼,摇了摇头。

“他没姑娘喜欢这事儿,天下皆知。”温朝说,“何必大惊小怪。”

“温朝。”谢旻允咬牙切齿叫他,“你还是最初恭敬有礼当我是小侯爷的时候,更讨人喜欢些。”

“你呢,还是从前我见不着的时候更讨人喜欢一点儿。”关月说,“如今凑到我眼前了,日日惹人烦。”

她看着专心剥栗子的川连:“若真想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你找些新鲜吃食去问那个小的,他一定告诉你。”

川连正忙着吃,耳朵却也没闲下:“姑娘!我是绝不会告诉小侯爷的,更不会同你说!”

关月哼了声:“那我去问你主子。”

“那就更问不出来了。”川连撇撇嘴小声说,“就是公——”

“川连。”温朝塞给他一个钱袋子,“前边有卖花灯,去挑几盏。”

看他这幅急着将川连支开的模样,定是知道的全须全尾。

“想你也不会告诉我。”关月耸耸肩,预备去和川连一道挑花灯,“改日,我找点好吃的去问川连。”

午时过了,他们便去明月楼,等天色稍暗些在上街。这酒楼听名字即知是风雅的地方,纵在年节里常人也难入内,借着谢小侯爷的名号,他们还能在二楼得个雅间。

关月先前求温朝盯着内侍时放话说要在明月楼做东,如今却权当没这回事,三言两语将结账的事儿推到了谢旻允头上。

“让掌柜上一壶椒花酒。”谢旻允吩咐小二,“再煮两碗桃汤,有人喝不得酒呢。”

“再添个酒烧蚶子,还有梅花饼。”

川连在她身后小声说:“姑娘,我想吃芙蓉豆腐……”

关月笑笑:“行,那就再添个芙蓉豆腐。”

小二应下问:“今儿是元日,不上五辛盘么?”

“食五辛以辟疠气,的确不错。”关月说,“可惜难吃了些,我不成。”

南星恰从外头进来,待小二退下才说:“姑娘,我在下头瞧见蒋二公子了。”

关月嗯了声:“这是特意寻我呢,去请他上来。”

近卫几个守在门口,川连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对蒋川华莫名生出几分怨气。

“姑娘前日送的礼,止行在此谢过。”待关月客气回了这句,他又说,“昨日宴上,我见姑娘饮了不少酒。”

“嗯,今日巳时才起呢。”关月示意他坐,“你倒是没来敬我酒。”

蒋川华颔首:“褚少将军也不曾。”

“止行是忧心姑娘不胜酒力,想来宫宴之上不愿多饮。”他说,“褚少将军与姑娘有交情,想来也是了解的。”

“褚老帅这趟入京带上了长孙,也就是少将军的长子,这小家伙怕是难回微州了。褚家这一趟,是代我受过。”关月斟茶递给他,索性将话挑明了说,“你怕他们心有不平,是以不肯敬我。”

蒋川华不语。

“既是矢志从军,想你不是一无所知。”关月说,“十多年前,仅凭先严一封不曾盖上北境帅印的书信,褚老帅便令副将领西境五万人奔袭数日相助,这才有了载入史册的绀城大捷。”

她顿了下:“西境调兵不合规制,所幸先帝体谅,功过相抵,故而传做北境大捷,极少提起西境的功劳。但这份情谊,我铭记于心,永世不忘。”

蒋川华起身向她行礼:“如此,止行明白。”

恰小二进来上菜,关月道:“蒋公子留下一并用饭?”

这自然是客套话。

蒋川华很识趣:“这倒不巧,今日家母亲手做了鱼脍,让我们务必回家去,止行谢过姑娘。”

关月颔首,却未起身:“那我便不留了。”

正月之节,食五辛以辟疠气。——孙思邈《食忌》

元日即年初一,春节第一天,《岁华纪丽》说,元日是“八节之端,三元之始。”

古时元日最初不用饺子,也不常用鱼肉,《荆楚岁时记》记述元日习俗:“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下五辛盘,进敷于三,服却鬼丸,各进一鸡子。”

五辛盘也叫馈春盘,《正一旨要》中说:“五辛者,大蒜、小蒜、韭菜、芸薹(tai,二声)、胡荽是也。”,所以女鹅说“可惜难吃了些”,这听起来就不好吃啊!

《岁时广记》:“正元日,俗人拜寿,上五辛盘、松柏颂、椒花酒,五熏炼形。”

白居易《七年元日对酒》:“三杯蓝尾酒,一楪胶牙饧。”,蓝尾酒即椒花酒。楪,是古代的一种器皿,底偏平浅。

芙蓉豆腐:用腐脑,放井水泡三次,去豆气,入鸡汤中滚,起锅时加紫菜,虾肉。——取自袁枚《随园食单》

桃汤就是用桃的叶、枝、茎煮沸得来(我感觉也不是很好喝……)古人认为桃是五行之精,能压邪气,伏百鬼。

以上这都是我笔记本上的内容,应该是看书的时候记下的,我觉得大部分应该出自王仁湘老师的《饮食与中国文化》,大家可以找来看看捏。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元日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金缕衣

修仙女配谋长生

教科书中的朕

金吾夜

招魂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关山月
连载中君执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