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第 19 章

东京之行如同一次短暂而高强度的急行军。李智宇凭借其精准的判断和不容置疑的强势,最终在与三菱材料的非正式会晤中撕开了一道口子,为后续谈判争取到了宝贵的喘息空间。虽然离彻底解决问题尚远,但至少暂时遏制住了李富真制造的风浪。

回到首尔,积压的事务如同潮水般涌来。李智宇几乎是从机场直接回到了三星总部,连续召开了数场会议,听取汇报,做出决策,直到深夜才得以返回汉南洞公寓。

当电梯门在顶层打开,那股熟悉的、带着雪松香气的绝对秩序感再次包裹住他。连续多日身处异国酒店和谈判桌的紧绷神经,在这一刻终于得以松弛。这里是他绝对掌控的领域,是他抵御外界一切纷扰的堡垒。

他脱下沾染了外部气息的大衣,佣人无声地接过。他习惯性地走向书房,准备处理尹室长稍后送来的紧急文件。然而,在踏入书房门前,他的脚步几不可查地顿了一下。

目光扫过客厅。

那条浅灰色的羊绒围巾,依旧搭在沙发一角。

她那件浅粉色卫衣,被整齐地叠放在旁边的单人沙发上。

茶几上,除了他常用的水晶烟灰缸(虽然他极少抽烟)和财经杂志,还多了一个白色的、印着可爱卡通图案的保温杯——那是她上次来忘记带走的。

这些属于她的、带着生活气息的物件,与他公寓原本冷峻、一丝不苟的秩序格格不入。若在以往,这种“不协调”会立刻引发他秩序癖的不适,他会让佣人立刻将这些“外来物”清理到客房或直接收纳起来。

但此刻,他看着这些物品,心中竟没有升起丝毫的烦躁。反而……有一种奇异的安定感。仿佛这些细微的“闯入”,填补了这个过于完美的空间里某种难以言喻的空洞。

他没有下达任何指令,径直走进了书房。

书桌上,一切如旧。文件整齐码放,电脑待机,那套文房四宝摆在显眼位置。他的目光落在笔座上——那支象征着他身份与秩序的派克世纪钢笔,与那支深空灰的雪花钢笔,依旧并排而立。

他坐下,拿起一份需要紧急批复的、关于调整某个海外分公司管理层架构的文件。这是李富真曾经插过手的领域,人事关系盘根错节,处理起来需要极大的谨慎和魄力。

他下意识地伸手,拿起的却不是常用的派克世纪,而是那支雪花钢笔。

笔杆微凉,握在手中的触感与他常用的派克世纪略有不同,更轻,线条更柔和。当他用这支笔在文件上签下第一个冷硬的“准”字时,笔尖流淌出的墨水,似乎也带上了一丝不同于以往的、难以言喻的流畅感。

这个无意识的选择,让他自己都微微怔了一下。但他没有更换,继续用这支笔批阅完了整份文件。仿佛使用这支笔,能让他从复杂的人事博弈中,抽离出一丝心神,联想到那个与这些权谋毫无瓜葛的、单纯专注于音乐的女孩。

这是一种危险的信号。意味着他在进行核心决策时,竟然允许了与“她”相关的元素介入。

批阅完文件,他靠在椅背上,揉了揉眉心。东京塔的INS照片,是第一次不理性的冲动;允许她的物品滞留在客厅,是默许的扩大;在重要文件上使用与她相关的钢笔,则是更深层次的……情感渗透。

他清晰地意识到,那条“平行线”对他造成的影响,正在逐步加深,并且开始触及他以往绝不允许外人触碰的核心秩序。

他需要重新审视自己定下的“规则”。

他拿起内部电话,接通尹室长。

“修改一下公寓的管理准则。”他的声音听不出情绪,“增加一条:经我允许暂存的个人物品,需放置在指定区域,保持整洁。”

他没有要求清除,而是制定了新的规则来容纳。这是一种属于李智宇式的妥协和掌控——既允许了“变量”的存在,又将其严格限定在自己划定的框架内。

“是,室长。”尹室长平静应下,仿佛这只是一条再普通不过的工作指令。

而此刻,正在**练习室里,为即将到来的最终出道评审做最后冲刺的金旼炡,对汉南洞公寓里那条因她而新增的准则一无所知。她只是感觉,最近几次去公寓时,似乎比以前更自在了些。她的东西不会被随意挪动,仿佛那个空间里,也有了一个小小的、属于她的角落。

这种细微的变化,让她感到一种被接纳的安心。

她不知道,那座她仰望的冰山,正在以一种极其缓慢、却不可逆转的速度,为她调整着内部的构造。冰层的裂痕在扩大,暖流在更深的地方涌动。

李智宇放下电话,目光再次落在那支雪花钢笔上。理性的警钟在长鸣,提醒他保持距离,警惕任何可能影响判断的软肋。

但另一方面,那种因她而存在的内心宁静,以及这种宁静所带来的、在处理复杂事务时更稳定的心态,又是如此真实而诱人。

天平的两端,理智与情感的砝码正在重新分布。

他最终没有将雪花钢笔收起来,而是让它继续与派克世纪并排放在那里。

如同他默许了那条新增加的公寓管理准则。

有些界限,一旦开始偏移,便再也无法回到原点。

首尔近郊,西南湖开发项目的最终方案评审会,成了李富真与李智宇之间又一次没有硝烟的正面交锋。这个集高端住宅、商业综合体与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庞大项目,涉及巨额资金和重要的政商资源,一直是李富真力图掌控的领域。她联合了几家与李家关系密切的建筑商和政界人士,试图在评审会上强行通过一个明显倾向于她利益圈的方案。

评审会上,各方代表陈述激烈,李富真面带微笑,稳坐钓鱼台,似乎胜券在握。轮到李智宇发言时,他没有直接反驳对方方案,而是调出了一份所有人都未曾预料到的、极其详尽的第三方环境评估报告和数据模型。

报告清晰地指出,李富真主导的方案在污水处理、生态保护以及长期地质安全方面存在重大隐患,并附上了国际上数个类似失败案例的对比分析。数据冰冷,逻辑严密,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瞬间剖开了对方方案华丽外表下的致命弱点。

更令人心惊的是,李智宇随后出示了几份看似与项目无关、实则关联紧密的文件——包括那几家建筑商近期的财务异常波动,以及某位关键政界人士与这些建筑商之间某些“不合规”的资金往来痕迹(并未明指,但暗示性极强)。他没有指控,只是将事实碎片摆在桌上,让在场所有人自行拼凑。

会场瞬间死寂。李富真脸上的笑容凝固了,眼神深处第一次掠过一丝难以置信的惊悸。她完全没料到,李智宇不仅洞悉了她方案的技术缺陷,更在暗中摸清了她背后的利益链条,并且选择了在这个关键时刻,以如此精准而冷酷的方式发难。

这已不仅仅是商业博弈,这是**裸的警告和威慑。

“项目的长期稳定和社会责任,应优先于短期利益。”李智宇最后总结,声音平稳无波,却带着千钧之力,“我建议,成立由第三方权威机构参与的专项小组,重新评估所有方案,确保万无一失。”

他的提议,在死寂的会场中获得了大多数人的默认。李富真的方案被当场搁置,她精心布置的棋局,被李智宇以一种近乎妖孽的、算无遗策的方式,轻松瓦解。

会后,李富真铁青着脸率先离开。几位原本支持她的董事,看向李智宇的目光中,也充满了深深的忌惮。这个年轻人,不仅拥有铁腕,更拥有他们无法想象的、深不见底的信息网络和预判能力。

李智宇没有流露出任何胜利者的姿态,他平静地收拾文件,仿佛刚才只是完成了一项寻常的工作。只有跟在他身后的尹室长,能从室长比平时更显冷冽的侧影中,感受到那场无声交锋耗费的巨大心力。

坐进车里,李智宇闭上眼,揉了揉太阳穴。西南湖的项目只是冰山一角,他知道李富真绝不会就此罢休。与姑姑的博弈,是一场持久战,他必须时刻保持最高度的警惕和计算。

然而,在这种极致理性的谋算之后,一种难以言喻的疲惫和……空洞感,悄然浮现。所有的交锋、算计、掌控,仿佛都在不断掏空他作为“人”的那部分感知。

他下意识地拿出私人手机,点开了那个INS小号。@winter_nara 刚刚更新了一条限时动态。没有照片,只有一行简短的文字,像一句无意识的呢喃,又像一首未完成的歌词碎片:

“在无尽的黑夜里,收集散落的星光。”

很幼稚,很文艺,与他刚刚经历的冰冷残酷的权谋世界格格不入。

但就是这样一句莫名其妙的话,像一滴清水滴入干涸的心田,瞬间抚平了他眉宇间那抹深沉的戾气和疲惫。他仿佛能看到,在某个练习室的角落,那个女孩抱着膝盖,对着窗外夜色,写下这句带着憧憬和些许迷茫的句子。

她的世界如此简单,她的烦恼如此纯粹。收集星光……多么不切实际,却又多么……生动。

他鬼使神差地,也更新了自己的INS小号(@j.y._zero)。同样没有配图,只有两个冷冰冰的、与他风格截然不符的字:

“收到。”

像是在回应她那句“收集星光”,又像是在确认某种无形的连接。这完全不符合他多智近妖的人设,更像一个青春期男孩笨拙的互动。

做完这一切,他立刻退出了账号,仿佛那短暂的失态从未发生。他重新拿起工作平板,开始审阅下一份文件,眼神恢复绝对的冷静和专注。

然而,就在当天深夜,处理完所有积压事务后,李智宇做了一件连自己都未曾深思的事情——他修改了汉南洞公寓核心安防系统的几处权限参数和访问日志的加密等级。动作隐秘,甚至绕开了尹室长的日常监控流程。

这并非因为出现了什么新的安全威胁。而是一种近乎本能的、属于顶级掠食者的领地标记行为。在他自己都未必清晰意识的层面,他将那个存放着她围巾、卫衣和保温杯的空间,以及那个能与她进行无声对话的虚拟账号,划入了需要更高级别保护的“私有领域”。

冰山的计算,不仅用于对外征战,也开始用于……守护那片悄然萌生的绿意。

而对金旼炡而言,她看到那个“收到”时,只是愣了几秒,随即脸颊微微发烫,将手机紧紧抱在怀里,在宿舍床上偷偷滚了半圈。她不懂这两个字背后的深意,只觉得,她随手抛向星空的微弱信号,似乎……得到了回应。

这便足够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宁得岁岁吵

不小心与嫡姐换亲后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在全A男团中假装Alpha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韩娱冬天的故事
连载中阿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