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兵临城下(一)

“等你拿下浙江,姐夫今后便倚仗你了!”

江先生钧鉴:

久未奉函问安,常深想念。去岁龙山之行匆匆往返,未能与先生面晤,殊为遗憾。及回赣州,昼夜细思会上见闻,每有所感,必有惘惑随之,惜乎祖训严禁离藩,无法当面奉教。今将十问附于信后,切盼先生拨冗赐答。

闻先生于双屿筹备通移署。凡大宣子民得担保者皆可连财合本,托通移署建船造堡、市易海上。每岁之穷,官员计所得之利,依出资高低分于各户,而本则仍在。斗纽(注4)风险甚巨,先生槃筹颇艰,然一旦功成,获利岂止倍蓰?随信附会票三万两以作股本,望先生心血早日得报。

先生于绍兴开同文馆,翻译西洋著作。学生深慕西洋地理、数算、 工艺之学,如有新书刊行,祈盼先生不吝寄赠。或有介绍西方诸国历史、海上作战方略之书,亦盼先生能够馈赠。临书神驰,言不尽意,静待来示,务祈赐复。敬颂

大安

受知木梓敬上

弘光四年九月三日

位于镇海的浙江巡抚衙门中,江永捏着墨迹尚新的书信,额角微微胀痛。连日的操劳令他头晕目眩,林新梓的字迹再工整,在他眼前也似蝌蚪般密密游走的墨团。江永把勉力读完的尺牍放在一旁,又打开第二套副启(注5),正欲眯眼辨认那些提问,耳边忽传来汤师爷谄媚的笑声,“给江阁老道喜!得州府今日通报,各地教匪皆已解散,浙江全境复归王治——百姓安全了,浙江太平了!”

若是徐承业在场,他定会揶揄一句“师爷何前倨而后卑也?”不过江永并无心计较,他云淡风轻地收回书信,静静瞧着师爷趋行上前行了揖礼,方才拱手道谢,“浙江转危为安,多赖阖府上下齐心协力、共克时艰。江永先口头谢过,待来日彻底平定匪患,某再厚礼重谢!”

“为上官分忧乃我等分内之事,何敢以此邀功?阁老凡有吩咐,整个巡抚衙门谁不是……”

江永摆手打断他的表白,“诸位实心办事,江永铭感五内。目下贼氛虽抑,然尚未斩草除根,亦不知府州长官可有弄虚作假之嫌——各地督导可有信来?”

“温、处、金、衢(注6)尚未来报,下官即刻去催!”

“先不急,”江永拦住他,“今日本官另有要事,不能亲自巡视海防。还请师爷代某出城一趟,访其军容是否整肃、训练是否顺利、供给是否充足、将士有何需求。天色不早,师爷可在营中借宿一晚,明日再来回报。”

“下官定不负阁老重托,仔细巡查、绝无遗漏!”汤师爷再一次俯身作揖,抬起的眼眸里闪着精光。江永挥手准他告退,望着那人得意的背影,不由为即将破费的镇海总兵掬一把同情泪。

弘光四年的上半年,浙江连失两名巡抚。

四年正月十五日清晨,趁大雾弥漫、军民酣睡,白教教众里应外合攻陷杭州。璐邸宫墙内堆积如山的金钱财物被一抢而空,璐王林原钟携世子林又濯仓皇逃往灵隐寺,未及半日便被教众捕获。林原钟泥首乞命终不能活,趁乱逃脱的林又濯则被及时赶来的杭严兵备副使奋力救下,待叛乱平定后亲自护送回王府。不久之后,承袭王位的林又濯以保护皇亲不力为由上疏,竟弹劾了全浙近一半的官员。那名亲手救下林又濯的宪台(注7)被褫夺官职、贬为庶民,而远在镇海的浙江巡抚承负了此次叛乱的首责,很快便被缇骑押回南京、枭首示众。

今见百十狗,个个毛鬇鬡。投之一块骨,相与啀喍争(注8)。在一番剑拔弩张的明争暗夺后,背景手腕更胜一筹的绍兴知府戴昇成功谋得巡抚之位。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三月二十日戴巡抚走马上任,四月十五日白教便再次包围杭州。因正月之事,浙西守将中去职者近乎三二,余下之人无不心寒,接璐王手剳后不仅不出兵救援,反而在城头高调宣布起义。戴昇迅速集结全浙水陆兵勇合围杭州,历经四十余日才将战火扑息。戴昇望见涌金门上林又濯面目模糊的头颅,幽幽长叹一声,举剑刎颈而亡。

七月,朝中下旨,擢江永为正二品右都御史,暂代全浙军政,全权负责剿匪事宜。

弘光四年三月,三百名葡萄牙人及澳门华人火器手抵达浙东。江永立即派出一百人投入剿匪,却留下二百人对此前李立本、郑滔招募的一千步兵进行火器教习。白教教众皆为贩夫走卒,**凡胎举起锄耰棘矜,如何能敌百战兵勇手下的火枪巨炮?江永曾在一次大捷后巡视战场,见寸草不生的焦土种上断臂残肢,行将就木的斜阳烫红遍地鲜血,双膝忽然一软,在人们响彻霄宇的哀嚎声中跌坐在红夷炮前。

那场战役只有三十葡兵参与,死伤的教匪却近千人。

江永抵达镇海当日,即令典吏将所撰《禁止教匪告示》送往全省各府。告示首言“统率重兵弹压镇抚,原不难立加扑灭,究未忍不教而诛”,而后晓谕天下,白教传授邪言,乱说灾祥,非官府所能容忍,并将日前殛灭贼首及剿匪战况大略通报,奉劝“堕于迷途者速改前非,立时解散,未入邪(河蟹)教者引以为戒,勿复附从”。不仅如此,他还鼓励“激发天良者缚献首犯”,承诺厚重之赏,告诫“执迷不悟者蹈莫刑章”,预言不恕之惩(注9)。

在颁布《禁止教匪告示》的同时,江永也向各府县衙门发布照会,命各县衙每日通报当地教匪滋扰情况,各州府汇总后快马加鞭送至镇海,由江永亲自处理,保证事不隔夜。他又建立考核制度,通过各项细则评定官员优劣,优者即赏,劣者即罚,行令果决,不留一丝情面。

江永久历官场,对那套厚黑无赖之学深有体会,不用细想便知亲民官们(注10)能为欺上瞒下、粉饰太平玩出多少花样。于是他又从浙江府、州、县学招募百名四十岁以下的生员,分编为五个督导组巡视各地,许他们考核官员与直接汇报的权力。而江永则会综合从各种渠道打探的消息,在公务之余亲往最危险、动荡、贫困处进行督查。通过官兵与官府的合力威慑,各地教匪大为收敛,除了几场小规模摩擦外,江永几乎未费一兵一卒便稳定了局势、恢复了生产。府县衙门的匪情通报从一日一次,至三日一次、五日一次,再到后来的一旬一次,终于在九月末恢复到战前常态。白教在浙江逐渐销声匿迹,留下的只有未烧尽的雕梁与数不清的白骨。

注1:引自韩愈《子产不毁乡校颂》。

注2:参考自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子产不毁乡校》。

注3:引自《孙子兵法》“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此句本指国家,在此也指个人命运。

注4:斗纽,南宋时富豪们合伙做生意的一种形式。比如,以10个人为一个组织,各人出的钱从10万到50万不等,大家约定以10年为期,轮流负责经营,在每岁岁末清算后,即换下一位富豪,所得利润大家按比例分配。相关内容可见于《宋会要辑稿·食货七十·赋税杂录》。

注5:指正式信件外附加的信。

注6:即浙江省温州府、处州府、金华府和衢州府。

注7:对兵备副使的尊称。

注8:鬇鬡:毛发蓬乱貌。此句改编自唐代寒山《诗三百三首五十八》 :我见百十狗,个个毛鬇鬡。 卧者渠自卧,行者渠自行。 投之一块骨,相与啀喍争。 良由为骨少,狗多分不平。

注9:部分语句引自袁世凯《禁止义和拳匪告示》。

注10:指知府、知州、知县。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0章 兵临城下(一)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宁得岁岁吵

不小心与嫡姐换亲后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道姑小王妃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何处问长安
连载中不窥园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