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鹤唳风声(三)

一石激起千层浪。侯府秘辛转眼变成两国交涉,高卓作为侯府在京中的当家人,又是位高权重的一国宰辅,如何能忍受天子百官的反复质询、平民百姓的指指点点?他对外称病,甚少出席朝会,对于访客筵宴皆一概回绝。更为可气的是,高游光胆大妄为惯了,只管娘亲性命无虞,对家丑外扬却毫不在意。大顺开国后,天佑阁大学士、梁国公张善奉命考订新朝律法,其中犯奸条沿用《大宣律例》,刁奸者男女同杖一百,若是官员家眷,则罪加一等。如果依法审判,高夫人即便不死,也难逃流放荒野的重罚。然而四川公使馆内施行本朝律令,赵煜阳有鉴于礼义衰微,风俗隳坏,不教而诛有违圣人之训,曾特许犯奸妇女纳粮赎罪——七十五石粟米,对于游光而言简直易如反掌。他和娘亲暂住四川公使馆中,一面等候成都的答复,一面收拾细软准备入川。不久,高启从边境寄回休书一封,只言“鸩媒易误,鹣侣难谐,今后听凭改嫁,别无异言”,却又以“子女年幼,不忍遽离生母”为由,允她继续留在府中生活。高启向天子讨来赦令,教母子平安返家。年末,高夫人生下一子,不能为家族容留。高婕与陆植相熟,遂将婴孩抱进江府,委托陆植送去天主教堂。

人情似纸薄,爱恨翻覆间。经历过兄弟反目,骨肉分离,看透高堂上金装玉裹的伪善与宗祠里冠冕堂皇的杀虐,复为“邪嬖子”的高游光逐渐起了另立门户的念头。高家早有交接内官的门道,他向宫门里塞了张字条,很快让杨皇后知晓其投诚之意。漠北巨变,急需遣使回访,江霖原是当仁不让的人选,却因要接待远道而来的朝鲜使臣,在揣摩皇后之意后,顺水推舟,举荐游光加入使团。

与景军会战乌兰布通后不久,噶尔丹财赋耗竭,很快在忧病中溘然长逝。他的部下溃散逃亡,多数投奔喀尔喀部,向景朝纳土称臣,少数则归附青海王公,或投奔准噶尔新汗策妄。策妄对噶尔丹甘为吐蕃宗门驱使,不惜一切攻伐鞑靼各部的举措心怀不满。为了巩固失去科布多河谷以东大片领地的准噶尔汗国以及自己对汗国的统治,他一面休养生息,专注发展农业,手工业及工业生产,一面向景廷、顺廷和罗刹派出使节,正式告知噶尔丹病逝和自己接任汗位的消息,表示准噶尔无意再起衅端,愿与各方通商结好。三方积极相应,纷纷遣使回访。只有“令鞑靼全境永沐佛光”的野望破碎后,被礼送回拉萨的摄政桑杰遭遇了灭顶之灾:在景帝元烨的严辞追问下,他不得不奏明五世活佛的脱缁始末,并称六世活佛将在明年年初坐床,恳请元烨暂为他们隐瞒消息。元烨虽称“宽宥其罪,允其所请”,受他管辖的和硕特部首领拉藏汗却在不久后出兵拉萨。拉藏汗攻占布达拉宫,杀死摄政桑杰,镇压反对僧侣,肆意染指吐蕃事务,却始终没能控制逃亡中的转世灵童。为了完全主宰局势,他竟指称桑杰所立活佛是假,在请旨废黜后将自己的人选推上活佛宝座。此举招致黄帽喇嘛们的极大愤慨,他们向策妄求援,吁请他南下“护教”,将和硕特部的人马逐出吐蕃。

吐蕃大乱之际,高游光正在伊犁做客。他比景使更早知悉此事原委,当即面见策妄,劝他举兵入藏。彼时策妄正对哈萨克汗国用兵,企图扩张领土并控制向西的贸易通道。他不愿现在就与景朝发生冲突,也犹豫是否要同儿女亲家拉藏汗反目成仇。游光为他分析局势,极言与顺、宣合作的重大利好。策妄心有所动,虽未当即应允,却向顺帝李默与川督赵煜阳各致手柬一封,相约互通有无,来日共抗萨景。

自咸嘉九年,朝鲜国王向博仁投降,与景朝确立宗藩关系,五十余年来,国中但有风吹草动,景朝便大兵压境,誓将心怀异心者赶尽杀绝。然而朝鲜视皇宣为“父母之邦”,以小事大,《春秋》之义,尊王攘夷,程朱之学,何况当初壬辰之变,万历帝遣兵入援,令宗社亡而复存,恩同再造。正因如此,虽处“宗主国”严苛督管之下,朝鲜国中“尊周思宣,复仇雪耻”的声浪从未平息。去岁海上频起飓风,有往贩东瀛的商船漂至朝鲜。济州官员见船上之人结髻插簪,身着大宣服饰,皆感万分惊诧。他们的消息渠道被景朝封锁,与这些船员笔谈,方知宣室尚在,南方犹有“皇朝之民”。朝鲜国王惧于景朝责难,不得不将九十五名漂人执送北京处决,暗中却派大臣经由东瀛渡海至闽,在洪门弟子的帮助下先入四川,再辗转前往长安,面见“宣室仅存的后裔”江霖。

江霖是隆武帝的外孙,严格算不上“林氏后裔”。朝鲜使臣与他会面,其实是深思熟虑后的选择。他对朝鲜缚送漂人之事表示理解,只希望日后再遇意外漂到的汉人,若船完好,则就地遣送,若船破坏,暂留其地可也。而后他又让使臣带回书信一封,待天下有变,相约挟攻景朝。受此事牵绊,江霖把回访漠北的使命让与游光,成就其“合纵南北”之功绩,得以在大顺朝堂站稳脚跟。这份情义不大不小,只是游光常年与江霖较劲,始终不愿开口道谢。他从袖中取出两份请柬,“三日后某于府中敬治薄酒,恭候诸位大驾光临,以为新居增色。”

同居长安,却是才知他秘密购置新宅,离开高家另立门户。江霖和连瑬俱是一惊,“敢问尊府在何处?”

“在城西四府街附近。”

“倒是离天主教堂不远,”江霖笑道,“在下定将登门恭贺乔迁之喜。”

“外能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内能孝于慈亲,友于兄弟,真大丈夫也。”

被江霖一言点透心思,游光深感不满。他本想反呛几声,不意连瑬的称赞接踵而至,便忙从砂锅里夹起几块豆腐,热红了面颊,埋头大嚼起来。

注9:引自唐代李贺《苦昼短》。

注10:引自清代黄百家《先遗献文孝公府君梨洲行略》。

注11:引自东晋习凿齿《汉晋春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2章 鹤唳风声(三)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宁得岁岁吵

不小心与嫡姐换亲后

我寄长风

道姑小王妃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何处问长安:金玉之铉
连载中不窥园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