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道:“既如此,老祖宗赶紧尝尝!”
鸳鸯替贾母夹了一筷子蜜酒酿蒸鲥鱼,贾母吃了一口,连连称赞道:“难为你寻了来!”
宝钗道:“我娘家伙计从金陵来,特意带了来我尝鲜,今日借花献佛了,也是它的造化,人说鲤鱼跃龙门,今日是鲥鱼进公府了!”
贾母见宝钗如此讨好,也就把对她的不满放下几分,心道:那事须怪不得她,到底是王氏自作主张,她若是好好理事,也便是贾家的媳妇儿了。
众人一尝,果然鲜美难言。
黛玉道:“还是嫂子懂得这些。前儿个有人也做了鲥鱼,油煎后煮汤,尽失其味,真是可惜!”
宝钗道:“阿弥陀佛,能得妹妹一句称赞,我这功夫才算没白花!”
李纨笑道:“你这花功夫又能花多久,不过一次,妹妹就要走,今后日日念着你的好呢!你也不亏!”
李纨也是嫂子,她说这话很是有理,大伙都笑了。
一时酒宴过半,麝月拿了戏单请主子们点戏。贾母命黛玉先点,黛玉道:“就算是我生辰,也越不过老祖宗去,寿高之人先点,我这个小寿星也能沾光!”
贾母捏了捏黛玉的俏鼻,道:“可人疼的孩子,今儿你最大!你既这么说,老祖宗就先点,然后就你点,她们呀,都是沾了你的光。”
贾母首先点了一出《长生乐》,黛玉依言接着点,点了一出《喜荣归》,因她素来不喜听戏,见这名字好听便点了。
宝钗看了,瞅着黛玉直乐,黛玉不明所以。很快邢夫人、尤氏、李纨都点了。迎春便谦让,让宝钗先点,宝钗不依,让迎春和惜春点了,自己才点。
一时好戏开场,黛玉细听那《喜荣归》,也不知是喝了点酒,还是因为戏台子上的秀英的深情表白,颊生红霞。难怪宝钗看着她笑呢!
这一场生日宴闹到申时才歇。贾母上了年纪,有些撑不住,黛玉和宝钗扶着贾母回上房休息,余下众人也就散了。
尤氏别了李纨,转到凤姐这儿来。凤姐院子里冷冷清清,一丝声儿也无。平儿在廊下煎药,看见尤氏来了,将扇子给小丫头,连忙迎了上来。
尤氏问凤姐的病情,听平儿说了一会子,叹了一声,道:“我进去看看!”
平儿打起帘子,尤氏走了进去,见凤姐躺在房里,闭目养神。凤姐听到动静,见是尤氏,双目微红,道:“如今这时分,你还能想着我……”
尤氏上前握住她的手,道:“快躺好,你我虽说是隔房的妯娌,可从前比姐妹还要好呢!你身子不好,我岂有不担心的!”
凤姐道:“我悔啊!性子上来,拿你发狠,全然不顾往日的情分!如今落到这般田地,想来也是报应!”
尤氏道:“别胡说!什么报应不报应的!男人的错,怪不到女人身上,你必是能好好的呢!今日那郎中可来行针了?”
凤姐道:“天天被扎得跟刺猬似的,也不见好!”
尤氏撑不住笑了,道:“我看你保准能好起来。到时,我看那宝二奶奶还能不能抢你风头!”
凤姐是爱热闹的,听了这话,连忙向尤氏打听今日席面上的情形,尤氏也一一说了。听说宝钗提拔了麝月,凤姐笑个不住,人也精神多了。
凤姐与尤氏这才算是冰释前嫌。两人又说了一会话,尤氏要走,凤姐还想留她。尤氏道:“你还不知我家里那个,一时不在就要作妖!我回去了,改日再来看你。”
平儿送尤氏一路出了院子,道:“奶奶有空常来,你来了我们奶奶都笑了,不像之前闷得很!”
尤氏道:“我知道了!你去吧,好生照料你奶奶!孩子万万要保下来!”平儿点头,送尤氏去了。
我有看到大家关于黛玉为什么不反驳“颦儿”这个称呼的争议,因为涉及到剧透,所以我也没有回应。不过竟然有读者说我笔下的女主角恶心,哼,反弹反弹。还说她茶,呵,那我可不能让她枉担了这虚名,现在就让作者替她来茶言茶语一番吧!
读者A:“颦颦”是宝玉给黛玉取的字,现在黛玉已经定亲,“颦儿”这个两个字怎么还能拿出来说呢?!
作者:“颦颦”不是字哦,尽管7岁的宝玉说是送她两个字,但很明显小屁孩是根据外貌特征取的外号,既不蕴含美好的期许,也不颂扬优秀的品质,就跟男孩叫“小胖”、“大嘴”一样,没有人觉得“小胖”、“大嘴”是“字”吧?不能因为“颦颦”这个词文绉绉的,就认定是字哦。另外,兄长取个外号,兄弟姐妹之间叫着玩,习惯了。何况贾府讲究弟弟/妹妹的怕哥哥,兄长取的外号,妹妹也不便反驳。兄友妹恭,对吧?!
读者B:兄长?宝玉不是表兄吗?
作者:原著中第三回标题“荣国府收养林黛玉”,我文中也写过贾政代表收养黛玉的荣国府进宫谢恩,所以,贾母要收拾“元春赐婚”后留下的烂摊子,避免陷入舆论漩涡,就要咬死宝玉和黛玉从法理上说是兄妹关系,因为贾政收养了黛玉。并且当初贾府与林如海没有立下婚书哦,宝黛没有婚约哦,所以贾府没有悔婚哦(贾府众人摇花手,拼命高喊没有没有)哪怕有些人知道些内情,但也无法对贾府太过责难。
读者C:即便没有婚约,男女七岁不同席,曹公笔下,宝黛之间太过亲近……
作者:同上,兄妹之间的正常亲厚哦!何况黛玉身边四个丫头两个嬷嬷(作者还给安排了一个严厉的蒋嬷嬷哦),这么多双眼睛看着呢(省略贾母现场表演掰谎记若干字)。不会有人只有一个丫头吧?支走丫头就可以为所欲为了?不会吧不会吧?(瞪大眼睛难以置信)
读者D:但宝黛毕竟不是亲兄妹,还同住大观园的……
作者:这是元春的旨意哦,何况一个住潇湘馆,一个住怡红院,论起距离来,比一般人家兄妹间隔得远多了。你什么意思?莫非质疑皇帝亲封的贤德妃?你是对皇帝的眼光有所不满啊!来人呐!(掌印太监孙三宝持拂尘入)
读者D:别别别,我是现代社会的现代人,我明白了,那是古代阶级社会,不得质疑皇权,除非想要造反。
作者:对咯!
读者E:所以你的一切答案就是宝黛是兄妹?
作者:看吧,如果反驳了“颦儿”一个称呼问题,后面有无数个问题等着,比如“你现在反驳了,那你从前怎么不反驳,是那会儿想要嫁给宝玉吗?”所以不能陷入自证。你非要掰扯,我就这一个回答:宝黛是兄妹!(摊手,理直气壮,不变应万变!谁叫曹公在创造大观园这个少男少女的乌托邦时就埋下惹人非议的隐患了呢)
读者F(八卦的表情):那你老实说说他们的内心呢?黛玉真的只是把宝玉当成兄长了吗?
作者:请认真阅读前面章节哦(苦口婆心、再三叮嘱)黛玉泪已尽,债已清,确实只把他当做兄长了!另外未婚夫帅哥一个,身手了得,还很乐于助人,办事牢靠,刚刚帮忙救出迎春,黛玉很难不把心思放到未婚夫身上吧?心情好咯,其他的小伎俩根本不放心上(风轻云淡瞅瞅帅哥)
读者F(继续追问):那宝钗是故意的吧?!
作者:也不是!主要是宝钗对这些细节不太注重。宝姐姐还当着众人的面叫荣国府当家少奶奶“凤丫头”,你看厉害如王熙凤反驳了吗?贾母教训她了吗?我文中也写过,她不小心叫迎春二妹妹(呀,暴露年龄)人家自曝其短,你看戏就行,反正心中毫无波澜。(喝口可乐,咕噜咕噜)
读者G:你不要太得意,小心踩坑里!
作者:剧透,叉出去!
读者H:那黛玉有字没有?
作者:曹公没有写,但我有考虑到哦,想要知道的话,请继续追文哟(虽然茶但很真诚地鞠躬)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9章 芳辰(上)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