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刑侦队,你能站在光明里追凶。”周尚武语气软下来,“怀阳,你是我见过最有天赋的学生,我不希望你把自己埋进那些死人堆里。”
“江焰和我说开放日的时候你也去总队了,你应该见过林墨,他是专业优秀生才被江焰要走的,你可别学他。”
“最近有一起五年前的案子,k310,听说过吧。我和李队商量的是让你担任专案组副组长。”
宋怀阳“周队...我知道您的好意,但是我先和江主任学习forensic再去专案组也不晚,更何况我一直在总队,有时间我也去刑侦部学习肯定不会落下。”
在宋怀阳的劝说下周尚武才终于放过他去和总队招揽其他学员。
次日清晨七点整,宋怀阳站在宁江市禁毒总队法医部门前,深吸了一口气。走廊里消毒水的气味混合着旧书的味道,与刑侦队那边喧闹的氛围截然不同。
他乔了敲那扇挂着“法医部主任”牌子的门。
“进。”
推门而入的瞬间,宋怀阳微微一怔。办公室比他想象中更宽敞,三面墙都被顶天立地的书架占据,密密麻麻摆满了专业书籍和档案盒。唯一空着的那面墙上挂着一幅人体解剖图,旁边贴着一张宁市地图,上面用红蓝两色图钉标记着数十个地点。桌面正中间摆着一个木制相框,与周围格格不入。
江焰坐在窗边的办公桌后,正低头看着一份文件。今天他换上了白大褂,袖口整齐地挽到小臂,露出一截线条流畅的手腕。两条雪白的珍珠手链随意搭在腕间。
“准时。”江焰头也不抬,“把门关上。”
宋怀阳依言照做,走到办公桌前站定。阳光从百叶窗的缝隙漏进来,在江焰的睫毛下投下细密的阴影。
“调令。”
宋怀阳将那份已经被他捏出细微褶皱的文件放在桌上。
江焰终于抬起头,那双解剖刀般的眼睛扫过他,随即指了指旁边的椅子:“坐。”
待宋怀阳坐下,江焰从抽屉里取出一个文件夹推到他面前。
“打开。”
宋怀阳翻开文件夹,里面是几张现场照片——一具高度**的尸体躺在荒草丛中,皮肤呈现诡异的青绿色,面部特征已难以辨认。
“这是今早发现的无名尸,郊区河道旁。”江焰语气平静,“说说你的第一观察。”
宋怀阳定了定神,强迫自己将注意力集中在照片上:“尸体肿胀,皮肤颜色异常,初步判断为水中浸泡所致。从**程度来看,死亡时间至少一周以上。”
“错误。”
江焰的声音不大,却让宋怀阳瞬间绷直了脊背。
“不要被表象误导。”江焰站起身,绕过桌子走到他身边,修长的手指指向照片中尸体的手部,“看指甲缝。”
宋怀阳凑近细看,这才注意到指甲缝中残留着些许白色粉末。
“这是...”
“碳酸钙混合物,常见于建筑工地。”江焰又指向尸体的脚踝,“再看这个。”
照片中,尸体的右脚踝处有一圈不太明显的淤青,形状奇特,像是被什么工具勒过。
“尸体被发现时穿着什么?”江焰问。
宋怀阳快速翻看记录:“...牛仔裤和灰色T恤,没有鞋子。”
“一个在建筑工地工作的人,为什么会光着脚死在河里?”江焰的声音近在耳边,带着冷冽的气息,“法医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学会质疑每一个细节。之后去了刑侦部办案也一样。”
宋怀阳感到耳根微微发热。在警校学到的那些推理技巧,在江焰面前显得如此苍白。
“死亡时间呢?你为什么判断是一周?”江焰继续追问。
“根据尸体**程度...”
“温度?湿度?水流速度?水中微生物含量?”江焰一连串的问题像子弹般射来与往日的温柔截然不同,“你考虑了多少因素?”
宋怀阳哑口无言。
江焰直起身,从书架上抽出一本厚厚的笔记扔到他面前:“今天你的任务,就是把这本书前五十页背下来。里面详细记录了不同环境下尸体变化的速度与特征。”
宋怀阳翻开笔记,里面是密密麻麻的手写记录和各种照片对比,笔迹工整凌厉,显然是江焰的亲笔。
“背完之后,跟我去现场。”
“现场?”宋怀阳一愣,“这案子不是已经...”
“照片永远不能替代亲临现场。”江焰已经回到座位上,重新拿起刚才的文件,“真正的证据,往往藏在镜头照不到的地方。”
接下来的三个小时,宋怀阳沉浸在江焰的笔记中。那些细致入微的观察记录和案例分析,比他大学四年学到的所有教材都要精辟。他第一次了解到,一具尸体在不同水温中的浮沉规律,如何通过昆虫活动精确判断死亡时间,以及各种伤痕在显微镜下的细微差别。
十点半,江焰终于放下手中的文件。
“走吧。”
禁毒总队的停车场里,江焰径直走向一辆黑色SUV。与刑侦队那些满是灰尘的公务车不同,这辆车干净得反光。
“上车。”
宋怀阳拉开副驾驶的门,注意到后座上放着一个银色的金属箱,上面印着“法医现场勘查”的字样。
车子驶出总队大门,融入早高峰的车流。江焰开车和他的人一样,冷静、精准,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
“昨天我走后,周尚武找你了。”这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个陈述。
宋怀阳怔了一下:“...是的。”
“他告诉你K310案件的事了?”
“提了一句,说想让我进专案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