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无疾看着自己的手掌,手指沿着敖思君那带着凉意的指尖,划了一下,同时,脑海还在回忆着那日的场景,脸上带着傻笑。
一连几日都是这样。
母亲早已看到端倪,吃过晚饭后,来到他的院子。
“儿啊,怎么这些日子都不往外跑了?”
贺无疾低头笑了笑。
“可是,找到人了?”母亲笑着追问。
贺无疾点点头,像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年。
当然,他本来就没有情感经验,只是一味的瞎玩。
“那怎么不带回来,一起吃个饭啊?”母亲又问。
这时,两个哥哥和嫂嫂也都往他院子里来,刚好听到,都纷纷忙问是哪家的公子。
这个一言那个一语,连父亲也都过来凑热闹了。
一时搞得贺无疾很不好意思起来,忙忙地把大家往外面赶,脸红着说:
“八字还没一撇呢!”
大家都笑了。
“这小子,还害羞起来了!”
“就是,还是头一次看到三弟这副模样。”
“之前相亲,都不曾见过他有过一丝不好意思。”
“希望是个好人家吧,富贵不富贵的,都无所谓,人好就行。”母亲笑着说。
头几日,贺无疾总是沉浸在一种期待的快乐中。
然而,这种快乐并没有持续多久,到了第五日,他实在等不及了。
他早就安排了梅花观里的道人,若是看到少年来,就请立刻告知他。
倒也不是要马上见面,只不过有个信,心里放心。
可是一连等了五日,都不见观里有人来通报。
贺无疾怕是梅花观的人忘记了,或者偷懒没有来告知,更怕是少年自此以后没有了消息。
于是,第五日的晌午,他就穿戴整齐,骑上马,往城外去了。
等到了梅花观,下马,拴好,先急匆匆往后园子去,看了一圈,什么也没什么。又穿过牡丹花丛,来到那百年梅花树下,四下看了。
一切如旧。
于是,急忙踏出花圃,从穿过小门,往前门的大殿去。
“道长!”
“贺公子。”老道士刚做完晚课,从大殿出来。
“怎么都没给我消息啊?”
“什么消息?”老道士一时忘记了。“想起来,并不曾见过那少年来,所以,没有让弟子去城里通报。”
“一次都没见过吗?”贺无疾有点慌了。
“没有。”
贺无疾一时,有点泄气,颓了下去。
但,转念一想,那可人儿来无影去无踪,观里又只有几个人,或许没注意也有的。又或许,改了时间呢,不是黄昏来了。
于是,这日贺无疾等到月悬高天才迷迷糊糊在回廊睡着了。
第二日,回城里与阿金打了铺盖,拿了日常要用的东西,住到了梅花观去。
从初夏一直到中秋,除了几个重要的节日会回家几日,他就一直在梅花观候着。
可是,真的杳无音讯。
“哥儿,老爷太太让回家过中秋了。”阿金进城拿东西,一进门就说。
“这么快,就中秋了吗?”
贺无疾望着天,恰好一只落单的大雁,从上空飞过,心中不免更加孤寂起来。
阿金看着自己哥儿那失魂落魄的样子,也叹了口气,便进门收拾东西去了。
临近傍晚,阿金把东西都放上到了马,又回头对站在前面的贺无疾喊道:
“哥儿,快点吧,再晚,城门要关了。”
贺无疾不为所动,呆呆的。
阿金又大喊了两声,见他还是不动,只能上前去拉,嘴上又说:
“哥儿,你就放心吧,观里的人都说了,一见到人肯定会通知的。这都守了多少个月了,都消瘦了。这样下去,老爷太太要担心的。”
一晃,中秋也过了,第二日是十六。
贺无疾盘算着,吃了午饭,还是往城外去。
母亲站在门前欲言又止。
“随他去吧,不让他出去,更是悬着心,时间一长,就会淡的。”父亲在一旁安慰道,“年轻人嘛!”
吃了饭,又睡了个午觉。不知道是昨晚没睡好还是,贺无疾竟睡了很久。醒来时,已经是申正时候了,就收拾好行李,和阿金一起出门了。
贺无疾耷拉着脑袋,像一条无家可归的小狗,马也是慢悠悠地走着。
出了城门,望了望梅花观的方向,贺无疾竟然有点不想去了,或者更准确的说是不敢去了,他非常害怕再继续这样等下去。
“那只臭鸟也不来了。”贺无疾心里骂着,还是往梅花观去。
正走着,忽然,身后有人大声喊道:
“三哥儿——”
贺无疾听着有些耳熟,回过神来,才发觉是自家的小厮,转头时,他已经骑着马赶到了面前。
“哥儿.......有......有人找?”小厮气喘吁吁地说道。
贺无疾听了,眼睛突然亮了起来,身子一下子挺直了:
“谁?”
“一个.......一个小公子。”
贺无疾听了喜出望外,立刻高高地纵起马首。
“小心!”两个小厮见他这副着急的样子,害怕他落马,忙大喊道。
贺无疾调转马头,正欲策马狂奔,一抬头却看到敖思君站在城门前。
白白的小脸,挂着浅浅的酒窝,看着他。
贺无疾愣了好久,随后,翻身下马,因为下得急,险些扭了脚,好在只是跌了一跤。
敖思君一惊,正想跑过去,贺无疾却连土都顾不上拍,爬起来,就迈着两条长腿,向他冲了过去。
一到跟前,立刻抱住,转了两圈。
敖思君被吓到了,像一只兔子,一动不动。
贺无疾似乎感受到了怀着人的不适,连忙把他放了下来,赶紧道歉:
“对不起,对不起,我还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