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一时无话,并肩立于梅树下,静静地听着雪落的声音。空气中弥漫着白梅的冷香和冰雪的清冽气息。这一刻,没有言语,却有一种奇异的安宁在彼此间流淌。仿佛在这冰天雪地之中,唯有这一隅梅影之下,是可供灵魂短暂栖息的避难所。
就在这时,一阵若有若无的、带着焦香的甜味,随着微风飘了过来,打破了这片宁静。
裴倦生轻轻嗅了嗅,这味道与梅香、雪气截然不同,带着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烟火气。
沈阙音也闻到了,她侧耳听了听书楼后宅方向的动静,唇角微微弯起一个极浅的弧度:“是祖父。他定是看雪停了,又在院子里生火盆烤红薯了。”
“沈老先生?”裴倦生有些讶异。他难以想象那位清癯儒雅、终日与书香为伴的老者,会做烤红薯这样充满乡野趣事的事情。
“嗯,”沈阙音眼中流露出一种罕见的、带着暖意的柔和,“祖父说,冬天烤红薯,是天底下最实在的暖意。往年下雪,他总要烤上几个。说是他小时候,家里穷,冬天能有口热乎乎的烤红薯,便是最大的享受。”她说着,转向裴倦生,“裴少爷若是不嫌简陋,一起去尝尝?刚烤出来的,最是香甜暖胃。”
这个邀请有些出乎裴倦生的意料。他犹豫了一下。他自幼在北方的深宅大院里长大,饮食起居皆有规矩,烤红薯这类市井食物,几乎从未出现在他的生活中。但看着沈阙音眼中那抹难得的暖意,以及空气中那股越来越浓的、诱人的甜香,他忽然觉得,去尝试一下这种“实在的暖意”,或许也不错。
更重要的是,他不想拒绝这份难得的、带着生活气息的邀请。
“那就……叨扰了。”他点了点头。
两人一前一后,踩着厚厚的积雪,绕过书楼,走向后宅的小院。沈家的后院比裴倦生租住的那处还要小些,但收拾得十分整洁。此时,院子一角,沈老先生正坐在一个小马扎上,面前用几块砖头临时垒了个小灶,里面烧着捡来的干树枝,火苗舔着一个黑乎乎的、布满灰烬的搪瓷盆,那股焦甜香气正是从那里面散发出来的。老人穿着一件厚厚的棉袍,戴着顶旧毡帽,脸颊被火光映得红扑扑的,正用一根树枝小心翼翼地翻动着火堆里的什么,神情专注得像个孩子。
听到脚步声,沈老先生抬起头,看到裴倦生,先是愣了一下,随即脸上绽开一个温和的笑容,在火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慈祥:“是裴少爷啊!快来快来,正好,这红薯快烤好了!这天寒地冻的,正好暖暖身子!”
“沈老先生。”裴倦生连忙上前行礼。
“不必多礼,不必多礼!”沈老先生笑着摆手,又对沈阙音说,“音儿,去屋里再拿个小马扎来,再倒两杯热茶。”
沈阙音应声去了。裴倦生站在火盆边,看着盆底炭火里埋着的几个黑乎乎、其貌不扬的长条物事,很难将它们与那诱人的香气联系起来。
沈老先生用树枝拨弄着,熟练地从中夹出一个较小的,在雪地里滚了滚,灭掉表面的火星,然后递给裴倦生:“来,裴少爷,尝尝看。小心烫手。”
裴倦生有些笨拙地接过。那红薯外面一层已经烤得焦黑硬脆,入手却滚烫,一股炽热的暖意瞬间从指尖传到几乎冻僵的手掌,甚是妥帖。他学着沈老先生的样子,小心地剥开那层焦黑的外皮。里面露出了金黄灿烂、甚至有些流蜜的瓤肉,热气腾腾,香气愈发浓郁扑鼻。
他吹了吹气,小心地咬了一小口。一种极致的软糯香甜瞬间在口中化开,那甜味是天然的、醇厚的,带着炭火特有的焦香,温暖顺着食道一直滑落到胃里,驱散了积攒一上午的寒意。他忍不住又咬了一大口。
“怎么样?还吃得惯吗?”沈老先生笑眯眯地问,自己也剥开一个,吃得津津有味。
裴倦生点点头,真心赞道:“香甜软糯,果然暖胃。晚生还是第一次吃这样烤出来的红薯。”
“哈哈,这都是我们这些老家伙、乡下人的吃食。”沈老先生笑道,“比不上你们城里的精细点心,但在这大冷天,可是好东西。实在!”
这时,沈阙音拿了马扎和热茶出来。三人便围坐在小小的火盆旁,就着热茶,吃着烤红薯。雪花偶尔飘落,落在肩头,落在火盆边,发出轻微的“滋滋”声,随即融化。炭火噼啪作响,红薯的香气、茶的暖意、还有梅香雪气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种奇异的、充满生活质感的氛围。
裴倦生看着沈老先生被火光映红的、满足的脸庞,又看看旁边小口吃着红薯、神色宁静的沈阙音,忽然觉得,这狭小简陋的院子,比他那间虽然整洁却冷清孤寂的租屋,要温暖得多。这种温暖,并非全然来自炭火和红薯,更来自于眼前这祖孙二人之间那种平淡却深厚的亲情,以及这种围炉而坐、共享简单的姿态。这是他过去十几年生命中,极少体验到的。
“这世道,就跟这天气一样,越来越冷了。”沈老先生吃完了红薯,满足地叹了口气,用树枝拨弄着炭火,火光在他睿智而略带忧色的眼中跳跃,“能守着这一方小院,烤烤火,吃口热乎东西,和家人说说话,便是天大的福气了。”
裴倦生沉默着。他知道沈老先生话中有话。外面的世界,正经历着比严冬更酷烈的寒潮。而这书楼、这小院、这烤红薯的暖意,又能守护到几时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