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宜没办法,只得收下宁惜玉的好意。
宁惜玉看着认真挑鱼刺的长宜,在灯下肤色白皙,从眉梢到指尖无一不是精致的,唇不点自朱,挑起淡淡的弧度。
放在膝头上的手缓缓拢起,宁惜玉忽然开口:“公主在宫中时,他可有为难过你?”
长宜动作一顿,视线从碗中嫩白的鱼肉,落到宁惜玉春晖般温润的脸上。
“为何突然这样问?”
她避而不答,只得将问题反抛回去。
宁惜玉看着长宜:“公主当真不记得他是谁?”
长宜忽然觉得这句话有些耳熟。
脑海中蓦地闪过邵钦眯眼的模样:“李长宜,你当真不记得我么?”
所以,此刻的长宜给出了同样的回答。
“我该记得他吗?”
宁惜玉抿唇,良久未语。
长宜已经没有心思挑鱼肉了,她放下筷子,蹙眉:“我曾经见过他?”
宁惜玉默了一会儿:“公主可还记得伯远侯府?”
长宜道:“当然。”
宁惜玉道:“那公主可曾记得,在您的及笄宴上,伯远侯庶子曾送过您一盏宫灯?”
长宜稍加回忆,想起来了。
“记得。”
宁惜玉看着长宜,缓缓揭开答案。
“公主。那盏灯,便是邵钦送的。”
-
长宜与宁惜玉在院中散了半个时辰的步,两人说了会儿从前在太学院的事。
下人给长宜房中的浴桶备好热水。长宜散步回来,锁上房门,移步走到屏风后,一件一件脱去外衫。
直到最后一件里衣褪去,长宜迈进浴桶,整个人徐徐浸到热水中。
闭上眼,思绪不自觉飘回到几年前,那场华丽又盛大的及笄宴上。
那时候。
皇后病故,六宫无主,后宫中一应事物都交给丽妃暂代处理。
说起丽妃,也是后宫中的传奇人物。入宫时因着身份低微,在宫中的位分并不高,一直以来也无圣宠,本该是在后宫中孤独终老的命数。
是一次雪夜,丽妃兴之所至,在雪地上翩翩起舞。
雪花纷纷扬扬落在她身上,丽妃身姿曼妙,容貌姝丽宛若仙子下凡,惊艳了路过的帝王。
丽妃从此盛宠不断,无论后宫出现多少新人,都无法盖过丽妃锋芒。
然而丽妃的野心似乎不止于此,总爱在宫中与先皇后争风头。
每逢初一、十五给皇后请安,丽妃总是最晚到;皇后在宫中办什么赏花宴,丽妃就会在同一日举办品酒宴。
皇后性格好,从不计较什么,加上身子差,常年被药养着,也无力计较。
皇后逝去,举国大哀,先皇为纪念皇后,宣称后位永远空悬。
而后宫终究不能无主,执掌后宫的权利便一点一点落到了这位丽妃的手上。
长宜受宠,丽妃不敢对长宜做什么,然而当先皇提出要为长宜大办及笄宴时,丽妃委婉暗示先皇准备那样多的烟花实在太过铺张,劝先皇该多节俭。
即使丽妃自己每日会用鲜牛乳与花瓣泡澡,自己的寝宫中连烛台都是纯金制成。
先皇没有同意丽妃的进言,坚持要为长宜大办。
而在及笄宴的前三天,御花园中的海棠却被拔了个干干净净。
长宜得知此事,向来与丽妃相安无事的她,直接找上丽妃的宫门,质问丽妃为何要这样做。
丽妃坐在椅子上,慢悠悠染着蔻丹:“陛下要为公主大放烟花,工人说御花园中栽种海棠的地方,是燃放烟花的最佳位置。为了公主的及笄宴,我只能拔掉了呀?若是办砸了公主的及笄宴,陛下怪罪下来,十个脑袋也不够我掉的,我总不能惹恼陛下。公主,您说呢?”
长宜气结。
先皇后爱海棠,是以在御花园中种了许多海棠。
而今,丽妃却命人拔了皇后的海棠,还要打着陛下的名头,把一切推到长宜的身上。
这丽妃不是别人,正是伯远侯家中的庶妹。
伯远侯府素来不喜子嗣相争,是以侯府中只能有一个嫡子。除非侯夫人生出来的是女儿,才会再孕一子。
伯远侯的父亲只有伯远侯这么一个嫡出的儿子,再下面,便是庶出的女儿。
伯远侯为了巩固权势,便将自己的庶妹送进了宫。
伯远侯此番,本是为了与皇室的联结更加亲密,并未指望她能有什么作为。
却不想丽妃圣宠不衰,连带着,伯远侯在朝中的地位也是如日中天。
永安公主及笄宴那日。
先帝为让长宜高兴,请了太学院上下所有同窗,无论家世身份,一并入宫见证长宜的及笄礼。
保和殿内,长宜一袭华贵宫装坐在上首,身后是高举仪仗的宦官们。宫宴上的一切都是华贵的,就连盛菜的盘子都是琉璃盏。
乐人在台下吹奏宫乐,同窗们坐在下方,言笑晏晏,好不热闹。
到了唱礼时刻,每个同窗都会起身,带着仆人上前,为公主献上自己备下的及笄之礼。
旁边有文臣记录,方便公主回头查阅自己都收过什么礼物。
——“工部尚书之子,梁志,送南明珠一颗。”
宦官高声唱礼,仆人揭开托盘上的黄色绸布,托盘上盛着一颗巨大的珍珠。
仆人将这南明珠交给一旁的少监,少监小心接下,转呈到长宜面前。
长宜倾身一瞧,用手戳了戳,问:“梁志,这颗珍珠这么大,有什么特别之处?”
梁志得意一笑:“寻常之物,我又怎会送给公主?这颗珍珠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小孔,而珍珠里面却是千回百转,有如巨大迷宫,只有一条路能通到另一个出口,其他的路都是死路。传闻再聪明的人,也无法用一根线穿过这颗珍珠。这颗珍珠献给公主,只为公主无聊时能够解闷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