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蓑看见梁江雪开着电瓶车出了门,忽然想起了孟竹在门前种的那几棵树——枇杷高大,亭亭如盖;葡萄蜿蜒,枯叶纵横;月季多刺,缠绕香樟。
——没一个省心的。但都是孟竹的宝贝。
他拿出门后的干树枝和绳子,边走嘴里边念叨。
虽说如此,他修剪断枝残叶的技术倒是非常成熟,看得出来,从小到大这种事情应该没少干。
去年深秋,隔壁的陈伯也帮忙修剪过一番枇杷树,尽管今年树叶依旧大剌剌地半张着;月季也打过杀虫剂,尽管叶子还是密密麻麻遍布黑色斑点;葡萄树更是帮了一番倒忙,把一整个藤都不小心折腾折了,死藤在架子上歪来倒去的。
倒是街道里统一栽种的香樟,从不倒伏,从不弯折,什么季节都那么碧绿绿的。
风歇了一会儿,但河边灭了的那几盏灯却没再亮起。
正巧,他家院落里,也是黑漆漆的。
不知道为什么,此情此景,他突然想起梁江雪对他说的那句——你希望我同情你吗?就此,竟然咂摸出了一些他从未意识到的作为留守儿童的委屈感。
他没有得到过这种同情,或者说,他没有得到过这种爱。
正当他打算收了工具上楼的时候,却见到有个人骑着他的那辆“大黄蜂”电瓶车,沿着东面的小路又绕回来了。
天色太暗了,他辨认了好半天,凑近了才确认那就是梁江雪。
梁江雪一个急刹停在孟蓑面前,还滴了两声喇叭,人却迟迟不准备从车上下来。
“怎么了?”孟蓑摸不着头脑地问。
“还有个事,想劳烦你一下。明天加两只螃蟹,怎么样?”
孟蓑突然想起六子说梁江雪拿螃蟹去讨好秦小山那件事,竟莫名有些气不打一处来。
于是道:“我不爱吃螃蟹。”
转身就作势要回家。
梁江雪见状有些急了,又按了一下喇叭:“哎——别走。别的也行,你想吃什么,我都可以去买给你吃嘛!”
孟蓑转过身,挡住“大黄蜂”的车头:“别按了!你先说,到底什么事情?”
“我现在需要一个方言翻译,想来想去,只能找你了。”
孟蓑低头看了眼他的仪表盘:“但是——今天台风天阻力大,我们又是两个人,车子也不是满电。超过五公里的话,我估计我们就回不来了。”
“放心,我不会让我们回不来的。”
孟蓑听完,看了看手机,又往屋子里走:“等着。我拿件外套,马上来。”
禾城的旧火车站年代已经非常久远了,它就像是一块锈蚀的钟表镶嵌在整个城市的正中间。古老的护城河包裹着火车隧道,周边的旧村庄杂乱无章地沿河而建。
那里生活的大多是一些当地的老人。他们也许是与子女距离最近的留守人员。
路过火车站的时候,孟蓑看了一眼播报时间的大屏幕。
大概因为天气的原因,几乎每一排都显示着延迟出发或到达。红色的光糊在丰盈的水汽里,具体的时刻看不分明。
白日里的一阵急雨,把站台上那种难闻的气味全都翻了上来。孟蓑不自觉地捂住了口鼻。几秒钟后,他自然而然地用另一只空闲的手,替梁江雪也捂上了。
结果当然是——这过于突然的动作惊得电瓶车一个趔趄,差点就没开稳。
“祖宗,你要干嘛?”梁江雪喊道。
“太臭了,你没闻到吗?”孟蓑边说边憋着气,说完又给自己捂上了。
“没有。我还以为你要谋杀我呢,把我能通气儿的口全堵上了。”
“你怕不怕?”
“怕你个鬼啊,你是我房东,我死了警察第一个查你。”
“啊?你在禾城就没什么别的亲人啊?”
“以前有,现在没了。”
两个人一路穿过了火车站周边的拥堵区,把围得水泄不通的车子一辆辆抛在身后。没多久,路灯就渐渐变得昏暗起来了。他们进入了偏远的乡村。
风夹着雨乱飞,打在梁江雪的脸上。水坑里满是泥水,到处都是被各种车轮压出的车辙印。电瓶车开起来并不稳当,大黄蜂的车头总是摇摇摆摆。
梁江雪一路开一路张望,天色昏黑,灯火寥寥,无论是门牌号还是红色窗柩,都很难辨认。感觉快接近河道的时候,两个人齐齐下车,把电瓶车锁在了一户人家的屋檐下。
脚下是水泥地,踏踏实实的,很有安全感。
孟蓑从背包里掏出一把巨大的墨蓝色雨伞,和梁江雪并肩而行。但风太大,没走几步,整个伞骨都不堪重负地一掀而起,雨水瞬间积聚起来。
就这样,孟蓑和梁江雪只能各自一手抓着一边的伞骨,支撑着它尽量维持雨伞的形状和功能。两人越走越荒,人烟已经相当稀少。
看样子,前面差不多就是最后一户人家了。
豆大的一点昏黄的光,透过玻璃,在雨中若隐若现的。
那是一件低矮的平房,墙面是灰扑扑的白色砖瓦。庭院里,有一个大约二三十平样子的塑料棚。屋后,几棵高大的水杉一字排开,在风中相互搀扶着齐齐晃动。
靠得很近了,梁江雪从伞下脱了身。门牌号,186。他抬头看,鲜红色的、新刷的、格格不入的窗柩伸手可及。
应该就是这儿了。
这个点,老人恐怕已经进屋准备睡觉了。他想。
刚敲了两下门,就听见一个老太太用带着极重的乡音问来人是谁。
还没等他们回答,门就开了。
“就说我们电瓶车没电了,天气不好,能不能借她家充个电,我们可以付费。”
孟蓑一一转述。
老太太听懂了之后,用方言连声道:“好啊,好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