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吉的惨状深深扎进苏云卿的心里,比寒潭的水更刺骨,比青鸾的鞭子更疼。
那不是对她□□的折磨,而是对她残存良知和软肋的精准践踏。
她变得像一口枯井,深不见底,投石无声,沉默到几乎缄默的地步。
裴寂似乎对她的“驯服”颇为满意,偶尔在府中远远瞥见,眼中的寒意会稍稍淡化,变得晦暗不明,像是打量所有物的眼神。
苏云卿坦然接受这种目光,甚至会在相遇时,依着秦嬷嬷教导的、对待上位者的规矩,垂下眼睫,微微躬身,做出绝对顺从的姿态。
她将自己所有的恨意、不甘、以及对母亲下落的焦灼,都死死锁在那副平静的皮囊之下,如同将炽热的岩浆压在地底最深处,等待喷发的那一天。
一个看似平常的午后,秦嬷嬷吩咐她去库房取一批新到的墨锭。
库房位于府邸西北角,平日少有人至,管理库房的是个耳背眼花的老太监,行动迟缓。
苏云卿按着条子领了墨锭,正捧着木匣往回走。
在经过一处堆放废弃家具杂物的偏院时,一阵风吹过,卷起地上散落的枯叶和灰尘,也吹动了角落里一面蒙尘破裂的铜镜。
镜面歪斜,映出她匆匆走过的身影,以及身后库房老太监费力锁门的佝偻背影。
苏云卿的脚步微顿了一下,虽然镜面将影像切割得支离破碎,但在那一晃而过的碎片倒影里,她似乎看到,库房那扇木门底部的缝隙里夹着一小片与深褐色门板截然不同的浅色布料。
像是有人匆忙离开或进去时,不小心被门夹住了衣角,又强行扯断留下的。
回到偏殿,她将墨匣交给秦嬷嬷,神色如常地继续誊录工作。
苏云卿:库房重地,老太监动作缓慢,那布条颜色鲜亮,绝非老人所穿。难道有人在她之前或之后,悄悄进出过库房,是裴寂的人还是别的什么人?
夜深人静,外面巡夜护卫的脚步声规律响起,又渐渐远去。
她躺在床上,计算着巡逻的间隙时间。
终于,在确定下一班巡逻尚有一刻钟才会经过附近时,她雷厉风行地滑下床,换上一身深色的旧衣。
这是她偷偷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的。
她贴着墙根的阴影,避开了几处可能的暗哨,再次来到了库房偏院。
库房大门紧闭着,她蹑手蹑脚地靠近,蹲下身,用手指摸索着门板底部的缝隙。
果然……
是质地很好的杏子黄杭绸,上面还用银线绣着精巧的的缠枝莲纹样,这绝不是府里下人能用的衣料,甚至不像裴寂会用的料子。
而且这花纹她似乎在哪里见过。
她将其攥紧在手心,迅速环顾四周,确认无人发现,立刻沿着原路返回。
就在她即将溜回自己小屋的那条回廊时,前方拐角处突然传来轻微脚步声。
苏云卿浑身一僵,几乎没有任何思考的时间,她闪身躲进廊柱后的阴影里,同时屏住了呼吸。
与此同时,一个人影从拐角处走了出来。
不是巡夜的护卫,那人穿着一身夜行衣,身法轻盈,动作迅捷,显然对府中路径极为熟悉。
他警惕地左右看了看,随即加快脚步朝着静思堂的方向潜行而去。
苏云卿此刻的心脏几乎跳到了嗓子眼。
黑衣人夜探裴寂的静思堂!
这人是谁?
是裴寂的对手?
还是他另外安排的人?
那黑衣人身影很快消失在黑暗的回廊尽头。
苏云卿不敢久留,趁着间隙,飞快地溜回了自己的小屋,关上门,背靠着门板,大口喘息,手心全是冷汗。
今夜所见,信息量太大,太过惊悚。
这座看似铁桶一般被裴寂牢牢掌控的无字府,竟然也并非滴水不漏。
也许她并非完全没有机会,除了被动承受和等待,她还可以主动做点什么。
比如,弄清楚那块布的主人是谁。
比如,查探一下,除了裴寂,还有谁对这府里的秘密感兴趣。
既然横竖都是死路,不如搏一把!
她走到油灯旁,盯着手中重新展开的布上花纹,蹙眉深思。
一定在哪里见过,到底在哪里?
忽然,她脑中灵光一闪!
是了!
几年前,苏婉清不知从何处得了一批江南进上的好料子,其中就有类似颜色和纹样的杭绸。
她当时宝贝得什么似的,还特意请了绣娘仿照上面的纹样给她绣帕子。
这料子难道和苏婉清有关?
可是苏婉清的人,怎么可能混进裴寂的府邸,还潜入库房,这太荒谬了。
还是说这料子另有主人,或许只是纹样相似?
无数的疑问和猜测在她脑中翻腾。
她将那块布料仔细藏好,吹熄了油灯,重新躺回床上。
黑暗中,她的眼睛亮得惊人。
裴寂以为打断她的骨头,毁掉她在意的人,就能彻底磨灭她的意志,让她变成唯命是从的傀儡。
他不知道,有些东西,是打不碎,磨不灭的。
比如仇恨,比如……希望。
她翻了个身,将脸埋进带着皂角清香的枕头里。
看来,这无字府里的水,比她想象的要深得多,也有趣得多。
那夜的黑衣人和手中的布料,像悬在头顶的利剑,提醒着她这府邸看似平静下的波涛汹涌,也提醒着她自身处境的危险程度。
她不敢再轻举妄动,变得谨小慎微起来,开始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不动声色地观察。
观察送饭小太监袖口的磨损程度,判断其是否常去某些有粗糙物体的地方。
观察护卫换岗时细微的视线交流,试图找出可能存在的特殊信号。
甚至观察秦嬷嬷戒尺上的陈旧血渍,猜测它曾落在多少人身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