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把水榭涂成一层薄亮。
风里拂着新叶的清气。
叶绾绾半跪在草圃边,指尖拨开露珠。
薄荷叶脉像一只细网。
她把两片夹在掌心轻搓,香气像一口凉水往鼻腔里漫。
旁边一丛迷迭香顶着细紫花。
她用指甲掐下一寸新芽,放进随身的小药罐里。
罐壁轻轻一响,像一枚小铃。
她把罐子举到光底下看。
叶片在罐中贴着,绿得发亮。
“鸡汤会乖一点。”她自言自语。
“先用薄荷把油气按住,再让迷迭香把香气挑起来。”
小荷蹲在另一侧,抱着竹篮,眼睛被春光照得发亮。
“娘娘,香不香?”她忍不住凑近。
“香。”叶绾绾把篮子拉过来,分门别类按柄朝一处摆好。
“香要会走路。”她笑,“让它先在汤面上走一圈,再下去住。就不吵。”
砂石小径传来极轻的步声。
是女官的鞋底擦过地面的声音。
又过一息,纱衣掠过花影。
沈清梧停在槐影下。
她的护腕今日换成细绢缠就的浅色绑带。
铁藏在里头,近看仍知分量。
她看了看地上的薄荷与迷迭香。
又看了看叶绾绾掌心那一点绿。
“这些草木。”她开口很平,“你竟懂得入菜?”
叶绾绾仰头,眯了一点眼。
阳光从她睫毛边缘落下去。
“懂一点。”她把薄荷放回罐里,“想着让饭多几分香气。”
“吃得舒服,人就少吵两句。”
崔嬷嬷看了一眼那小罐,耳坠晃了一下。
她把随身的折凳递给女官。
女官很快搬来一张石凳。
沈清梧坐下。
她把裙摆往里一收,像一手落子。
“你可有火?”她淡淡问。
叶绾绾一拍篮子底。
小荷会意,从篮底抽出一只巴掌大的风炉。
风炉里早垫好炭,火纳在里面,像一个没醒透的小红点。
她将小铜壶摆上去。
铜壶底很薄,热来得快。
她把一瓢清水倒进去,水声轻。
薄荷先下两片。
迷迭香捻一截头。
她用银勺背压一压,让草汁先在热里转一转。
清香很快立起来。
不是张扬的,是浅浅地晕开。
“清汤要先有气。”她说,“气有了,盐才肯听话。”
女官忍不住往前跨半步。
崔嬷嬷抬手,示意站定。
沈清梧看着壶口升起的白。
“盐听谁的话?”她像闲谈。
“听火。”叶绾绾笑,“火稳,盐就不乱。”
“人心也是。”沈清梧接了一句。
“人心更馋。”叶绾绾把银勺交给小荷,“馋了先喂胃。”
她从袖中摸出小布包。
布包里是捶碎的胡椒与一撮很细的盐。
盐色发白,像初雪。
“胡椒只要一点。”她伸指在布包里点了一点,“在舌边上打个哈欠就够。”
她把盐撒得很高。
盐像一阵极细的小雨落进壶里。
小荷盯着壶口,眼睫毛都不敢动。
叶绾绾把壶提离火半寸,又放回去。
她像给它顺毛。
“气过一遍,汤就会乖。”她说。
沈清梧看她手腕的动作。
不急,不抖,不拖。
像屋檐下的水,一直落,一点不歪。
“娘娘尝一口?”叶绾绾侧身,用瓷匙撇出一勺清汤。
她先在自己手背上试了温。
热不烫,刚好。
沈清梧接过。
汤到舌面,薄荷先是轻轻碰一下。
迷迭香随后伸出一根细针,点了一下鼻腔。
盐不露头。
胡椒在最后往后咳了一下,很轻。
“嗯。”她点头。
“清。”
崔嬷嬷也尝了一口。
她把唇边那点笑压回去。
“有规矩。”她道。
“它知道什么时候说话。”
“是它怕折。”叶绾绾认真,“让它在最后说。话短,不累。”
花影里传来细细的笑。
是两只宫燕掠过水面时扇动的风。
“你用草给汤做路。”沈清梧把瓷匙递回,“不同寻常。”
“少油。”叶绾绾把壶口遮住,“我怕腻。”
“腻了,人就不爱理人。”
“我做饭是图清静。”
她的语气像春风里的一片叶。
软,实。
一名小太监从曲径那头快步过来。
他手上端着一个漆托。
托上是一盅御膳房的新汤。
他跪下,喘息压在喉底,“启禀娘娘,御膳房新试的‘春芽笋汤’,请娘娘品评。”
崔嬷嬷的眉目一动。
沈清梧把汤盅接过。
盅盖一掀,香气涌得急。
笋香尚嫩,汤面却有一圈闪光。
叶绾绾往前一步,闻了一闻,又退半步。
她没多言。
沈清梧舀了一匙。
咸意比她刚才那口更直。
胡椒硬。
“口急。”她轻声。
小太监额上出了一层汗,“御膳房说——春气易散,所以重些。”
崔嬷嬷用指尖敲了敲漆托。
“叶娘子。”沈清梧转头,“你说呢?”
叶绾绾把自己的铜壶挪开,清清嗓子。
“给它一个慢的朋友就行。”她很认真。
她伸手从篮底摸出两片烤过的山药片。
山药薄如纸,边缘微卷。
她把两片放进那盅笋汤里。
山药在汤里浮了一浮,随后沉下去一点。
她没再动它。
“等半盏茶。”她道。
崔嬷嬷挑眉,“你这是哄小孩?”
“哄胃。”叶绾绾不改口,“山药爱把盐抱住。”
“被抱住的盐就不乱跑。”
沈清梧看着盅里的山药慢慢吸饱。
汤面的那层光淡了一些。
她又舀一匙。
笋还是嫩,咸意收了半步。
胡椒没再硬顶。
“好。”她点头。
“这盅可用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