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三皈五戒开示》

第二个,你说你的果证,什么叫果证呢?不是圣位,初禅以上就是果证,你说得到初禅,结果你没有,大妄语。这就破戒了,就是说超越凡夫的法,就是你讲这个事情凡夫做不到的,大妄语。

就有这四种情况,其他的都可以忏悔,你找一个同梵行的,你五戒的找五戒的,菩萨戒的找菩萨戒的,把你的过失发露出来,向他忏悔,断相续心,就可以了。

但如果根本戒就要取相忏,就是我刚才说的取相忏,就是说我们犯了戒以后,我们怎么做一些补救,按照戒律的说法,即便你受了戒而破戒都好过没有受戒,律师为什么这样认为呢,他的理由有两点:

第一点,即便你破戒了有过失,比如说我杀了某甲,但是按照律师说法是,我杀了某甲,是其中一个污点;但是我当初缘不杀生,是缘十法界对不对,刚刚我们受戒是缘的十法界,你对其他人持戒还是清净的,还是有功德;不能够因为你杀了某甲,就否定其他人,欸,我对其他人没有杀生啊,这个是持戒的功德,对不对,你不能够说我杀了某甲的过失就遮盖了我其他的持戒功德,不可以这样子,所以你这个时候还是有功德,当然变成功过参半了。

就是说,第一个,你就算破了一个,针对某一个人杀盗淫妄,但对其他人还是持戒清净的,所以你还是有功德的,只是你功德中夹带过失,如此而已,这是第一个。

你要没有受戒,你根本没有功德。你没有持戒,你就是不做杀盗淫妄,这叫善法。功德它必须要超越生死,必须要是一个波罗蜜,凡是没有愿力所造的业都叫善法,因为你这个悠悠泛泛,那不是你的本事,那是环境造成的。

持戒不是,持戒是它能够抗拒环境,以愿力来修善。

这个就是难能可贵,这叫波罗蜜啊,不能做要他做,不能持要他持,来自愿力的摄持,这个是佛教最可贵的地方。它能够突破外境,突破妄想,所以你不持戒,你说,欸,我就是发好心、说好话、做好事,你是一个好人但不是一个道人。因为你一生当中只能成就善法,不能成就功德。这个就是简单区分善法跟功德的差别。

你必须有广大的菩提愿,修善这个才能变成功德。这是佛陀为什么出世要制戒的其中一个理由,因为它会让你所有的善法转成功德。你这样子修善就能有到彼岸的功德,那么这是第一点,就算你是犯了戒,你本身其他戒还是清净的,这是第一个理由,所以受了戒破戒还比没受戒好,这第一个。

第二个,你受了戒,你犯了戒,破了戒,你有警觉的功能,你会自我反省。你会及时踩刹车,产生补救;你如果没有受戒,你会一错再错,直到罪恶满盈为止,你不会踩刹车的,你不会有惭愧心的,受了戒,在我们的心中产生一种警觉的一个机制,就是你创造一个警觉的功能在你心中。一个人不受戒,对过失他没有警觉性。

诸位,过失的可怕,往往不是刚开始,而是辗转相续,你学过业力就知道,业力的可怕是来自于它的势力是相续的,就是滚雪球。所以一个人持戒,他会自我反省,会增上惭愧,他会马上知道自己的过失,发觉过失这个何等重要啊。一个人可以犯错,但是你不知道你犯错,这件事情非常严重。就意味着你这个错会不断相续下去,直到临终的时候你就知道怕了。

所以受戒的人,他会怎么样,他会在戒律过失刚出现的过程,就知道这个地方不对的,他会产生惭愧。他总有一天,会做出忏悔,会做出补救。在死亡之前踩刹车,为这个至诚的忏悔,折损罪业的势力。这是第二个理由,受戒比没有受戒好。

两种理由:第一个受戒你容易创造功德;第二个就算有过失出现,你也会比一般人会及早处理、及时处理,当这个火开始烧的时候,你就知道有火了,而不是整个森林起火了才知道,你不会到临命终到了不可挽救的时候才知道。

我们一个人很容易知道别人的过失,但我们很难知道自己的过失,很难!唯一的方法就是受戒,因为别人给你讲你不会听的。所以受了戒,等于是你自己会产生一种自我觉察、自我反省的力量,这是受戒的意义,它的意义在这个地方。

其实我们这次受戒采用的是《梵网经》的戒体,这个我解释一下,菩萨戒有三种戒体,一个是六重的,是优婆塞戒体,优婆塞戒体严格来说不能算正式菩萨戒,它是介于五戒跟菩萨戒中间,这是佛陀针对一个菩提心还没有很圆满坚固的人所设定的,就是过渡。

正式的菩萨戒只有两种,正式的:《瑜伽》和《梵网》。《瑜伽菩萨戒》的戒体是从唯识的角度,就是别教的角度,就是从阿赖耶识的善种子。就是说我不可能创造一个成佛的因种,我一个凡夫有漏的心,我没办法创造一个成佛的因种,我所做的善法都是为我自己做的,一般人,对不对。所以你就永远不可能跟佛陀搭上线,你永远就没有一个成佛的因缘,当然,你没有一个因,就没有结果了。

佛陀慈悲说,你呢,就先学发愿,以佛志为已志。佛陀发的愿是: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你就学习去发。这个时候,你也能种下一个成佛的第一个因种,你有一个因种就有希望了,你就把第一个扩大,一个变成两个,变成四个,变成八个等等,所以唯识的角度,《瑜伽菩萨戒》的戒体,是从善种子安立的、无漏的善种子。

《梵网》是从我们的清净心,众生本具,诸佛所证的一念心性;就是我们前面讲过,一念的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的一念心性,是从这个地方安立戒体的。按照成佛的标准,这个才是真正的戒体。《瑜伽》的戒体是方便说,因为你跟佛陀要站在同一条线上,肯定是依止圆教的一念心性,阿赖耶识这个是从凡夫的角度安立的,它只有随顺于佛性、相似于佛性,真正能找到一个跟佛陀相同的东西,所谓的跟佛陀同一个鼻孔出气,只有一念心性。

因为我们业障深重,但是你把妄想拨开来,我们的心是如,佛陀万德庄严,那也是后来修来的,佛陀的心归零的时候他也是如,当我们的心和佛陀的心都归零的时候,我们是一致的。就凭着这个得戒体,凭的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就是当十法界的众生都把他归零的时候,我们会找到一个共同的平台,就是现前一念心性。我们先不谈人生的因缘,不谈过程,只谈原点。这个地方就得戒体。

按照台湾目前情况,有些人一次到位,就是直接圆满的,你这个机会难得,你就直接受《梵网》直接得戒体了,当然有些人会Step by step。但是我是这样想的,诸位的机会不见得会很多了,就是说,我们的目标必须远大,下手可以务实,是吧。你可以慢慢做,但你必须要设定一个,就像你发愿,你不可能说,我先成就阿罗汉,再来回小向大,你哪有那么多时间?叫你回来回去的,是不是?生命你能得到人身的机会不多,你一定要直通大乘,走捷径。

佛法就是说你走的第一步很重要,当你的第一步走错了,你还得调整跑道,对你来说,这个是你未来的一个障碍。

我们的意思就是,你生长在一个有大乘佛法的国度,你生长在一个有圆教思想的传承当中,这是你的机会,这也是你过去善根福德因缘,你应该珍惜、去把握。所以我们一次到位,直接受《梵网》圆满戒体,就是以自信清净心为戒体,而不是以阿赖耶识的善种子为戒体。

当然,你必须明白道理,就是说你可以没有证得清净心,但至少你要知道、至少你要相信你有清净心,你只要相信你有清净心就可以了,只要你有名字位的清净心,名字位;闻经达理,断疑生信。就是说我相信我打妄想的心中它的本质是清净的,够了,这就够了。你就有资格受梵网经戒体,只要相信。

佛法的真理,哪一个人不是从信解下手的,信解行证嘛。佛陀也是从这里踏出第一步的嘛,但是你不相信,那就没有办法了,你就没办法受《梵网》戒了,这样懂吗?我相信你学了天台教观不可能你还不相信吧,是不是?你相信你就有希望,因为你知道,佛法是先有信仰,才有愿力,你才有未来的目标,有愿力你就有行动,如果你不相信这个道理,你就不可能有这种愿力去成就,你就不可能付出行动。

就是说,你对于圆教的传承这个法,达妄本空,知真本有,你知道妄想不是你本来的东西,那是我在流转生死的过程当中,因为生命经验的刺激而创造出来的想像,只是我自己一厢情愿的想像而已,你有本事把它想像出来,你就有本事把它消灭,是吧。所以,妄想是虚妄的,这是第一个,达妄本空。

第二个,你要相信你还没有打妄想之前、父母未生之前你的本来面目,那个清净明了的心性跟十方诸佛是同一个体性,你只要相信这个就够了,信解!我本来就清净的,这些妄想都是因缘所生的如梦如幻的、没有自体的东西,我总有一天会把它消灭,你就有资格受《梵网经》了。

而受了《梵网经》以后,你的戒体会跟你的心性产生一种互相的感应,乘性起修,你的心性会加持你的戒体,你的戒体也会帮助你开显心性。内外产生一种交流,一种善的循环。如果你不受戒,你的心性永远被妄想包住,你很难开显它,所以你这个性德一定要有一个修德,乘性起修,全修在性。

这样讲好了,就是说,假设我们每一个人都往生到净土了,或者今生或者来生,总有一天到净土去了,到净土到那里不是去玩的,是听阿弥陀陀说法。花开见佛悟无生,佛陀为你说无生法,这个地方就有很多种可能:

第一个,你证得空性了、你证得阿罗汉了,先证得小果。因为你以前相信的真理就是空性的真理。佛陀不能改变你的根性,佛陀只能应机说法,你心中是怎么想的,佛陀一定顺你的心意。所以你不能说阿弥陀佛不慈悲,是你自己准备的就这种程度,这是第一种可能,无生就是空性。

第二种你证得了别教的菩萨,初地。因为你熏习的法就是唯识别教的法。

第三种佛陀直接给你讲无上的□□,你直登八地。有三种可能。

如果你在人世间受过《梵网经》的人,你到净土就占有优势了。同样一批往生的人,你会比一般人超越,因为你善根栽培的好。花开见佛悟无生,什么叫无生呢?八地,不动地,因为你的善根准备太好了,所以今天你受了什么戒体会直接影响到,到了净土以后阿弥陀佛给你说法,你会证得什么果位。

佛教的修学讲内因和外缘,外在的因素、三宝的加持,这个不能预测;但是内因,你应该要尽量的准备,因为这是你可以控制的,你把自己准备好,当你准备的越好,佛菩萨就给你越多的东西,佛陀的说法绝不可能勉强,欸,你是栽培别教的善根,佛陀给你圆教的。没这回事情,因为法机不相应了。佛陀说的法一定是应你的根机,所以你准备的更好,你一定占优势。佛陀的心是平等的,良由众生根机不一,至使如来巧说不同。所以,你把自己准备好,等待佛陀的出现,这个很重要。

有些人他一天到晚等佛陀出现,你都不准备佛陀出现有什么用呢?有用吗?没有用,你一天到晚都活在妄想中,根本没有栽培善根,佛陀出现有什么用呢?佛陀智慧的火要把你烧起来,你这个木头得把它烘干吧。所以,诸位,虽然我们现在还没有往生,但是你要为以后做长远的布局,一个有智慧的人,他不会只考虑到现在,他会考虑到未来的成佛之道。

按照天台一佛乘的思想,当你在解决生死问题的时候,你一定要把成佛的问题一起考虑下去,你不能说我分成几段,你很惨了你分成几段,你这样子自我设限以后自己障碍自己。成佛之道:应该是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一道门,一而贯之的。

所以一个最圆满的修学,必须要把了生脱死、圆成佛道做一次性的处理。这个就是为什么受《梵网》,合乎一佛乘的精神。因为你迟早要做,而你早做好过晚做,你现在不做,以后还得补,但是你现在养成一个错误的习惯,你要改过来花的时间会更多。你反正迟早要成佛,你为什么要在过程当中折腾这么久呢?

就是说,既然这个是迟早要做的,你必须要赶快把自己拉到成佛的道路上去,你的因种要正确。第一个,因地发心就正确,后面的路当然就是正确的,这个就是为什么要受《梵网经》。让你一开始就走在成佛的道路上,不要在那里弯来弯去,又回小向大,有时候又不见得回的过来,是吧。是这个意思,好,大家有没有问题。好,请说。

【学员】师父慈悲,弟子知道这个《梵网经》是十重四十八轻戒,师父刚才说的,根本戒前面四条还是这十个重罪都是根本戒呢?

【师父】它前面是根本,后面是增上戒,后面的增上戒是很好忏悔的,不用取相忏。对首忏就好了,但是四根本要取相忏。后面的增上戒呢,是犯了以后忏悔、断相续就可以了。但是你四根本犯到一定要取相忏。

【学员】那我们在家居士受这个《梵网》戒能做得到吗?因为是四十八轻。

【师父】对,它要把那个不□□改成不邪淫就行了。就差这条。受在家《梵网》。四十八轻怎么样?

【学员】四十八轻戒里面我们在家居士能做的到吗?

【师父】四十八轻你们在家居士很难做到,我们出家众也很难做到,都做不到。但是,你们现在对戒律有一种错觉,请坐。按照蕅益大师《梵网经》的注解,蕅益大师有一个《梵网经合注》,对不对?他说《梵网经》全世界只有一个人做到,那个人是谁知道吧,是佛陀。唯佛一人持净戒,其余皆是破戒者。连等觉菩萨都做不到,但是受戒何意呢?对。就是我不放弃。持戒的精神不是要你全部做到,不是。你全部做到了,你就不要持戒了,这个戒就不要持了,如果你什么都做到,《梵网经》你全部做到了,那这个戒对你是多余的,这个懂吗?持戒是帮助你往这个方向走。

持戒的精神,四根本戒一定要做到,这第一个。第二个,其他的戒有一条也很重要,你好歹吃素吧,对不对?有些人说吃众生肉是轻罪,但是你看过哪一个人发了菩提心还吃肉的吗?有没有?你不能够说酒肉穿肠过,佛在心中坐,你酒肉穿肠过佛就不在心中坐,他就坐不下去了。那是阿修罗、罗刹在那边坐了。你这个吃肉,断大慈悲佛性种子。

所以除了四根本以外,有一条很重要,台湾只有一个要求,你要吃素,否则没得商量。其他都可以慢慢开始,你说我这个人喜欢批评别人,没问题。不是说这好,不是说这样对,你可以改。但是你不能吃肉,你吃肉的话,这条戒没得商量。为什么呢?每天犯啊,而且人家讥谦啊,你受了菩萨戒,你还吃肉,对菩萨的影响太大了。

所以受了菩萨戒,从理论上了解真如的道理,真妄不二的道理,妄想中有真如,这第一个。第二个呢,你起码能够守得住四根本。第三条,你最基本要吃素。这三条。你就可以受菩萨戒了。表示说,我愿意。慢慢的学习成佛之道,而且我决不放弃。持戒的精神只有一条,叫做决不放弃。我可以慢慢改,慢慢做,决不放弃。你就有资格受菩萨戒了。

不是让你做到,你看《梵网经》很多都做不到的,蕅益大师也说宗喀巴大师受了菩萨戒以后,宗喀巴大师他自己说,他受了比丘戒、声闻戒的时候,一条戒都没有犯,二百五十条全部清净,但是宗大师受了菩萨戒以后,他说他每天看到自己犯的戒就像下雨滴这么多。每一天啊,因为它是心地戒。但是没关系,重点是你愿意改,重点在这里。你愿意能够不断地调整自己往这个方向,这是最可贵的。就是你那个愿力,你那个成佛的愿力,你决不放弃,这个最可贵,这是戒体。

所以我再讲一次啊,受菩萨就有三个条件,三个资格。

第一个,你要明白真如的道理。什么叫达妄本空知真本有,什么叫做妄想中有清净心,这个道理要明白,而且要相信、信解,这第一个。

第二个,你起码把四根本重戒守好不犯根本。

第三个,你起码得吃素。这三个,慈悲心嘛,慈悲心是菩提心的根本,这三个条件。当然,最后就是努力的学习决不放弃,这个是附带。

好,还有什么问题?好,请说。

【学员】请师父慈悲开示,我们在家要受八关斋戒,中午吃饭到几点停止?吃到几点?

【师父】它有一个时段,你可以上网去查这个日中时间。洛杉矶好像比较晚。洛杉机一般来说是一点,甚至有的到一点半,因为你们到了冬天都会拨晚一个小时,对不对?你要上网去看它每一天都不一样。一般来说,从11:45到12:15有半个小时的,一年当中有半个小时的误差,它不断的在跑,你要上网去找。找那个日中时间。

【学员】请师父慈悲开示,想请教个问题,如果我们受五戒或菩萨戒,学习过了五年或十年,觉得有进步了,再重受的话,这种效果就是说有增加效果,还是说你有做,不受也没关系,有什么样的差别?

【师父】有增益戒会有好的,因为你会…,因为重新发愿一次,戒体会有加强效果。尤其是你戒体还羸弱的时候,再重受也会好,就好像补强吧,把能量再补强一次会有好处。

【学员】就是我学习感觉有进步,我现在在好的殊胜法师那边重受,效果是否有增加的效果?

【师父】会有增加,你自己再把自己的愿力提醒一下,会有增加。

【学员】那师父问一下我们受菩萨戒如果吃蛋可以不可以?

【师父】不可以。

【学员】就是要全素,对不对。

【师父】对,但是有时候呢。他在面包有放蛋,但是你没有看,一不小心吃到。不小心啊,这个勉强可以,但是如果这个是摆明一个蛋,你去夹就不对了。是吧。

【学员】那师父我们在家居士受菩萨戒,因为在家人有些似乎都吃肉边菜,这样可不可以?

【师父】你吃肉边菜可以,但是你不要吃到最后,变成菜中肉,你就是把它拨开,可以,刚开始没办法只好这样。

【学员】ok,谢谢,师父

【师父】不过你受了菩萨戒,不是只是吃肉边菜,你不能煮荤的,你知道吗,荤的就不能煮了,你只能够煮素的,荤的要请别人煮,不能煮荤的,我刚刚忘了提醒,不能煮荤的。欸,还有一个问题。好,请说。

【学员】师父慈悲,可以买现成的吗?

【师父】买现成的可以,已经都做好了,不是因为你杀生,这个可以。

【学员】买现成的给家人吃,没关系?

【师父】五净肉,这个可以。不是你煮,你去买可以。

【学员】师父慈悲,牛奶可以吗?

【师父】牛奶可以,因为它没有经过,就是说你这个取得,牛奶是什么戒呢?是化教戒,是《楞严经》里面不允许吃牛奶。这个跟杀生没有关系,这个是很微细的。它是说,你尽量不跟众生结缘,结生死缘,但是这个不在菩萨戒的管辖范围,因为菩萨戒还是属于戒法,它这个已经属于化教了,那更深层,讲到因缘法了,那这个就不在菩萨戒范围之内。所以菩萨戒的制戒没有管到牛奶这一块啊。欸,请说。

【学员】师父慈悲,请问一下,如果请客吃饭,他们吃荤的,我可以请吗?

【师父】你应该说,哦,我请客,但是你们看着办。你不能够说,你们可以吃荤的,不能这样讲,你看着办。就是说我请你吃饭,你们吃什么你看着办,我吃素,就这样。我请你吃饭,但是我没有叫你去吃荤的,是吧。尤其是你,比方说做父母亲的子女要办这个荤的宴席。比如说你子女要结婚,是吧。她问你说,妈妈我们这个婚礼要办几桌,你说我没有意见。你这样说你没有意见,不能说你有意见,他一旦办荤的,你就说这个我没有意见,你看着办吧。你都不能表达意见。只要是这种荤食有关的杀生有关的,你不能够去制止他,起码你要能够保持,没有意见,你不能参与,这样懂吗。

【学员】师父,蛋糕可以吃吗?

【师父】蛋糕啊,现在的蛋都没有生命啊,说实在的,是吧。这样你听懂了噢。

【学员】谢谢师父。

【师父】还有问题吗?

【学员】师父慈悲,我是泰国华侨,中文不怎么好。想问一下,泰国跟辽国高敏他们的和尚都没有吃素。

【师父】他们没有受菩萨戒,声闻戒里佛陀没有规定说要吃素,比丘戒里没有这一条,所以他是合理的。因为声闻戒他是托钵嘛。居士给你什么,你就吃什么。所以他是对的,从声闻戒角度他是对的,声闻戒没有要吃素,因为他以出离心为主,他不求大悲心嘛。

【学员】有时候妈妈要带我,要我带她去那个庙,他们都没有吃素。

【师父】对、对,声闻,因为汉传佛教他受了声闻戒又受了菩萨戒,南传的比丘,没有受菩萨戒,所以他吃肉是正常的,正常的。

【学员】师父,请问一下,用皮具是不是也不可以?

【师父】哦,那个。菩萨戒也不可以,这个兼制,因为你这个皮的获取。一定要经过杀生吧,他跟那个牛奶不一样,牛奶的获取。你不要伤害他的生命,但是你要他的皮,肯定要他的肉嘛,是不是,这个不可以。毛,像那个绵羊那个毛,它是定期要减,那个比较ok了,是吧,但是你这个东西的获取,必须伤害它的生命,这个就不可以了。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这就不可以了。你去促成这个杀罪的成立的因缘啊,所以你要思考,这件事情的获取是要伤害它生命的就不可以了。

【学员】那个我们如果去买面包,上面也有写里面有蛋,有那个牛油,这样可以买吗?

【师父】那就不要买了,你看到就不要买了,就是你明知道你就不能吃了。

【学员】那个沙发,皮沙发可以坐吗?

【师父】它也不是你创造出来的嘛,对不对?你如果有选择,当然尽量不要坐,你如果没有选择的话。这个问题不是很严重了,这个不是重点啊,但是如果你去买就不要买这个东西。

【学员】我重新再问一句,你说那个买现成的那个,买那个鱼啊、那个鸡,给家人吃,没关系?

【师父】你能够避免当然避免,但是这个问题不是很严重了,因为你不伤害,这叫五净肉嘛,对不对?五净肉嘛。

【学员】那个就是不要去买不要来煮。

【师父】最好是这样子,煮是更严重,更严重啊,煮是不可以的。

【学员】好,谢谢。

【学员】我以前生过病,以前我受过菩萨戒,但是呢,我一向没有吃蛋,好几年前我生了一场大病很厉害,医生说你不能不吃蛋了,你再不吃蛋,你真的不行了。结果我就……。

【师父】结果你只有吃蛋没吃肉是吧?

【学员】好几年了,差不多十几年了,最后一场大病很厉害,因为医生说你还是吃蛋吧,你再不吃蛋,你真的没有办法,结果我就真的吃蛋了。我现在真的很忏悔,我是受菩萨戒。

【师父】没关系,你可以重受,重新开始,没关系,你没有犯到根本,这个是轻微戒,没关系,这个对首忏就可以,对首忏就可以清净。没有关系,轻罪。

【学员】好,阿弥陀佛,谢谢。

我做个总结啊,就是说。可能我们的过程都做的不圆满。每一个佛陀都是这样开始的,但是,你成就一个成佛的种性,这个很重要。就是说你今天是一个佛陀的儿子,跟是一个佛陀的邻居,那不一样,因为邻居,你不能够继承佛陀的家业,你说你隔壁的人去继承你的房子,有没有,不可能嘛。你住的和佛再怎么近?你不是佛陀的种性就不是了嘛。所以印光大师说受了菩萨戒,发了菩提心的人受了菩萨戒的给他赞美一句话叫做:

王子坠地,功超群臣。

一个王子坠地,他什么事也没有做,他什么事都做不好,他比宰相当然不如,但是宰相他是国王的种性嘛?当然不是,他可以继承王位吗?当然不可以,对不对,虽然,我们受了菩萨戒以后,摇摇晃晃,很多做的不如法,但是你别忘了,你可是佛陀的真实儿子,这一点谁都不能否定,只要你不肯放弃,不断的要求自己改变,你总有一天要继承佛陀的家业,这样懂吗?

第二点,人生会有很多的机会,如果你不把握,你可能没有第二次的机会,我只有提醒你这句话,你不会有太多机会的,人生那,尤其是这种成佛的因缘,你可能没有太多的机会,好,我就讲到这里,阿弥陀佛!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号后

关于你的偏执狂

如何饲养恶毒炮灰

心跳晚霞

佛罗伦萨交响曲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开示合集弘法问答
连载中妙音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