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事事顺遂

县令千金来江家的消息,很快在六里庄和附近村子传开。有人说江莱入了县令千金的眼,根本就看不上乡下姑娘,心存侥幸的人只好歇了心思。

谁能与县令的女儿争?傻子都知道怎么选。因江莱很有可能是县令大人的乘龙快婿,原本对江家不满的乡邻也不敢再胡乱编排。

江家总算清静下来,赵若莺的到来,无形中帮江莱和家里挡了诸多是非,也算是一件好事。

日子回归平静,江莱也开始了又一轮的苦学。用功归用功,他很清楚学习需要保持头脑清醒,每日让自己保持六小时的睡眠,午时在赵耿年家小憩片刻。

每日早晚往返县城的六公里就成了锻炼身体的好机会,还好江莱身体底子不差,否则这么短时间内高强度的学习铁定吃不消。

“要记得吃,若是在先生家吃不好就出去吃好的,银子不够跟娘说。”江母把肉干和卤蛋装好放进书袋里,这是江莱每日必带的。

他用脑过度又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吃得多饿的也快。一整天都在私塾,不像在家里那样自在,所以就带些顶饿的吃食,三餐之余垫肚子。

“娘,您放心,午饭师娘准备的很丰盛,外面可没有私塾吃的好。”从在私塾用午饭开始江莱便把饭钱给了于氏。

于氏推脱不过便很用心地准备饭食,有肉有菜,赵耿年打趣说自从他来了之后家里的伙食都好了许多。

“那就好。”江母放下心来,“赵先生是个好人。”

江父也道:“的确是好人,等什么时候有空,我和你娘去私塾谢谢先生。”先生对儿子格外用心,夫妻俩心里十分感激。

“不急,等过了八月再说吧。”他能给赵耿年最好的回报便是过了院试。

穿上青色衣衫,背上双肩包江莱走出家门,包是让江母特制的,双肩背不会累人,江梅也做了同款的书包。

走到六里庄与八里庄的岔道上,意外地看见了齐墨瑜。自从赵耿年对江莱上心后,江莱已经不用找齐墨瑜问东问西了。而且俩人轨迹也不同,齐墨瑜读县学,江莱从早到晚在私塾,都忙得很,自那次在齐家就再没见过。

以往齐墨瑜总是神采奕奕,即便疲惫也挺直腰身,很有读书人的气派,可今日齐小公子蔫巴巴的低头走路。

有人从后面走近他都没发现,江莱快走几步拍他肩膀,“怎么了?有心事?”

齐墨瑜看他一眼,轻轻摇头,闷闷不乐的样子明显有事。也许是家里发生了什么,不好与外人讲,他不说江莱也不好多问。

走了一段碰上一个背背篓的姑娘打听六里庄。姑娘个头不高,人很瘦,身上的衣服也打着补丁。

背篓里装着新鲜的藕。去年的秋藕早没了,春藕才刚要下来,大宝和李氏的卤菜会用到,江莱就多问了一嘴:“这藕是要卖吗?”

姑娘摇摇头,“不是,送亲戚的。”

江莱觉得可惜,他其实也想吃。

姑娘擦擦额头上的汗,热心地对江莱说:“春藕刚下来,还小也不多,你要想买恐怕得等些日子。”

“好,多谢!”与陌生姑娘告别,走出几步江莱赞道:“真是位能干的姑娘!”

齐墨瑜仍旧一言不发,江莱想活跃一些气氛,“你知道吗?墨鱼是一种非常好吃的海物,只有大海里才有。你说你爹娘给你取名字的时候知不知道?”

齐公子看他一眼,低头继续走。

“墨鱼之所以叫墨鱼,因为他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种哦,你猜是什么?”

齐墨瑜不答,一副不想理人也不想说话的样子。

“墨鱼遇到危险时会喷出墨汁一样的东西迷惑强敌,然后快速逃生,行事好诈奸贼,所以又叫它乌贼,是不是很有趣?不但有趣还很好吃。”江莱给他讲墨鱼的诸多吃法,说的他自己都流口水了。

齐墨瑜突然问:“你怎么知道?”

江莱差点脱口而出:吃过啊,还好反应及时,“书上看的。”顺宁府地处中部,有江河但离海很远,这里有河鲜却没有海物。住在这里的人自然也不熟悉海里的东西。

齐墨瑜蔫蔫道:“我爹娘又没去过海哪里会知道什么乌贼。”也只有这个可能了,都生活在一块土地,没道理江莱懂他不知道。

“嗯,也是。”江莱笑笑:“虽然同名不同字,不过我挺希望你像乌贼。”能快速从险境中抽身,让自己不受伤。

“干嘛?”齐墨瑜瞥他一眼,“喷你一身墨吗?”

江莱大笑,“行,只要你觉得我威胁到你,尽管喷,多少我都接着,拿捅接,不用花银子买墨,多划算。”

“哼!”齐墨瑜小声哼了一下,问他:“你都是童生了为何不来县学?还在那个小私塾做什么?”

江莱故作惊讶:“你不会因为我跟你一样是童生,才不高兴的吧?忒小气了吧。”

“哼,我才没有。”齐墨瑜终于提起了一些兴致,两人边走边说,一路走到县城又各自分开,一个去县学,一个去私塾。

过完充实的一天,卯时回到家江莱告诉江梅县城有位女夫子只收女孩子,明日带她过去认路。江梅高兴的一蹦多高。

墩墩急了,“我也去啊。”姑姑这几日在家陪他玩,俩人可好了。

江梅抱着胖娃娃亲,“别闹,我回来教你认字。”

大宝乐,“这样好,不用去私塾也能认字了。”

“私塾还是要去的,墩墩现在还小坐不住,先在家里学,等过两年送去赵先生那里。”赵耿年人不错,江莱想把墩墩送到私塾启蒙。

李氏高兴道:“好,就听二叔的。”

大人把事情商量好了,只有墩墩憋着嘴,家里人都忙,没人陪他玩,好不容易有小姑姑,明天走了又剩他一个。

墩墩不开心可是墩墩不说,也就没人理会一个小屁孩儿的心情。人都回家晚饭便摆上桌,江莱看到了鲜藕炖排骨,“哪里来的藕?”

江母知道他喜欢吃这个,于娟送来她就去买了几斤排骨,下午早早的炖上,现在骨酥肉烂。

“三嫂送的。”江梅啃一口排骨,幸福地眯起眼睛。

“还没成亲,叫什么三嫂。”江大嫂训女儿。

江梅满不在乎,“亲已经定了,早晚都得成亲,叫什么不可以。”

早上遇到的姑娘竟是三宝未过门的媳妇?她从家里走到六里庄,想必天还黑着就出发了,还背着一筐藕,也是个有韧劲儿人。江莱把早上的事说给家里人听。

“我觉得三嫂一定是来看三哥的。”三宝最近没去府城,自然与未婚妻没法见面。江梅转头问江莱,“二叔觉得我三嫂如何?人好不好?”

江莱看一眼神色紧张的三宝,笑道:“好不好谁说了都不算,三宝觉得好才最重要。”

三宝憨笑,全家人都看三宝笑,把三宝笑的很不好意思。

“姑娘有心了,自家水塘里的藕都给咱家背来了,还都是嫩头再长几天会更大。”江母觉得于娟人不错,新鲜东西刚下来价都会贵一些,若是拿去卖也能赚些银子。

江父:“改日让三宝带些东西去看看,母女两不容易。”

江莱一口气喝了半碗汤,他满足地放下碗问:“三宝什么时候成亲?”乡下讲究不多,定亲快成亲也快。

江大哥看看二儿子,中间有一个没定亲,让小的先成亲会被人说闲话。“等二宝定亲了再说吧,再说家里也窄,三宝成亲没地方住。”

家里人口多房间刚刚够用,江大哥夫妻俩一间,大宝一家三口住一间,三宝和二宝哥俩住一间,江梅和爷爷奶奶挤在一个房间,也只有江莱单独有自己的屋子。现在成亲没有多余的房间供小夫妻住。

二宝:“不用等我,我三五年没着落,岂不是耽搁了三宝。”

江大嫂急了:“咋?你还想等三五年?”

二宝:“说不准。”

他不着急,但家里人急呀,七嘴八舌地劝。

二宝有主见,谁说都不松口,江莱大约能理解他的心思。“男人成婚不怕晚,遇到情投意合的人更重要,先有业再成家也好。三宝先成亲吧,至于房子,再等等,今年若是可以咱家能把房子盖了。”

也不知送去府城的纸卖的如何?存货都卖掉除去给齐墨瑜表舅袁盛和的分成也能有百两左右。村里建一座房也就几两最多不过十两银子,除非用青砖。一百两够他们建一座不错的小院了。

二宝清楚江莱在等什么,五天前纸他亲自送去的府城盛和书肆,想来也快有消息了。若是书肆卖的不好,他就去街上摆摊卖。好东西绝对不会被埋没,二宝咽下最后一口饭,起身:“我去做纸。”多做一点就多赚一些银子。

“我也去。”三宝也放下碗筷跟着二哥走了。

江莱默默啃着骨头,他家从去年开始进账不少,可真算起来也都是小钱,而且大部分都给他用了,离富裕还有很大一段距离更别说暴富了。

目标尚未达到,自己还得努力啊。饭后江莱歇了歇神便回房读书练字。二宝和三宝也干到很晚,几个男人都憋着劲各自努力。

次日一早江莱还没去县城,盛和书肆的马车就到了家门口。把家里剩下的纸全部拉走,连同上次的银子一并都给结了,总计一百零八。

当初二宝与袁盛和签了文书,一张纸定价五文钱,盛和书肆占一文半,卖完给钱。既然先付了钱定是卖的不错。

突然到手一百两,江家人很激动,都讨论盖房子的事,然而江莱却有了另外的想法。

他急着去县城便没说,今日不但去私塾还要送江梅去先生那里。人是赵耿年推荐的,她丈夫在县学教书,她本人是举人的女儿识文断字便在家里教女孩子,江梅去那里正合适。

江梅换上一身粉色刺绣的襦裙,这是她最好的一身衣服,在府城花了一两银子买的,回来都没敢说实话,只说两百文,饶是如此还把江母心疼够呛。

见到先生江梅便留在那里,江莱赶去私塾。今日赵耿年让他写一篇稍有深度的策论,江莱对本朝的统治和律法还有些疑问,于是下学便去书肆买关于律法的书。

等江莱买好书,转身出门时撞到一半大孩子。

闻许揉揉脑门:“是你啊?”

“好巧,你也来买书?”

“嗯。”闻许错身让开路。

江莱与他告辞转身欲走,就听闻许问他:“你知道齐墨瑜的事吗?”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折竹碎玉

美梦过期

经年烈酒

小家小业

别那么野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科举之入正途
连载中皮丘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