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白云观?
她们收拾好衣物提着灯笼往白云观赶。一路上电闪雷鸣,山雨欲来。
柳希:注意脚下别摔倒了
阿德:我们摘果子的时候路过那道观,那儿似乎没人呢
柳希:大概是位置太偏僻的缘故吧
阿德:寺庙,道观为什么非得建在深山里呢?
柳希:僧道们与世隔绝,远离尘嚣,为的是保持平和的意境和心境,如果往来于城市,各种**就会增长,对修行不利
阿德:世外高人指的就是这样对不对?
柳希:嗯。其实不管是僧人还是道士,每日持斋礼拜,诵经烧香,奉守清规戒律修身,共同点都是教导众生,发大道心造诸功德,普渡一切后己先人。
阿德:勤修苦练真的可以成仙吗?
柳希:什么指水为油,点石成金,白日飞升的故事都无从稽考。存在真人真事也不一定呢
阿德:那么画中仙人乘龙驾云,遨游四海都是真的?
柳希:传说都是经神话演变而来具有一定历史的故事。要想成仙,必须先以忠孝节义等优良品行为本,济世救民获得大智慧,即使去世了精神也能流芳百世
阿德:要想成仙在完善自身的同时,还要济世活人对不对?
柳希夸赞道:阿德真聪明!
阿德:姐姐行医救人是想做神仙吗?
柳希:当然不是。生而为人,怜悯众生,不忍心见到百姓由于饱受战乱之苦流离失所,贫病饥寒,便将过去习得的医术,用来救死扶伤,拯救黎民众生而已
阿德:阿德想成仙,得好好向姐姐学习,一起帮助更多人
小萸:我也是…,哎呀
脚一打滑,摔了一个大跤。雷声大作震耳欲聋。小萸吓了一跳。
柳希赶忙扶起:摔到哪里了?
小萸:(拍打)没事…
阿德:来,我牵你
“啪”一道闪电划破夜空,漆黑的山头顿时一亮。
柳希:快走
她们加快速度。柳希提着灯笼在前,阿德牵着小萸跟后。快到白云观的时候,豆大的雨滴开始落下,暴雨倾盆而来。道观门前黑漆漆一片。只有一道道耀眼的电光划破黑沉沉的夜空时才看清道观的近样。
阿德:我们是不是来到幽冥地府了?
小萸抓紧柳希说:这里好可怕啊姐姐
柳希:别怕,我们平日采摘果子时常常路过是不是?
阿德:那是白天的时候。只是夜里阴森森的好吓人。
柳希:那你们在这儿等着,我进去看看
小萸和阿德抓住她:不,别走,我们害怕
柳希:忘了吗?这里是神仙的府邸呀。
阿德:可是里面真的有神仙吗?
柳希:当然,我们确实没地方去,逼不得已才来打扰神仙的,来,进来
推开虚掩的八卦道门,用灯笼探路,阿德小萸紧紧贴着她。观里非常干净整洁,找到几座烛台,燃起蜡烛,观内顿时光亮起来,得以看清观里的模样。
小萸和阿德大惊失色:哇,姐姐,上面坐着鬼呀,姐姐呀
阿德:别去…
小萸紧紧抱住:阿德姐姐我好害怕…
她拿着烛台往前照看,原来观里供奉的不是道教三清,而是一座普通神像,可问题是那座神像很不一样,很奇怪,奇就奇在那座神像的脸上。神像脸上表情很诡异,可以说是很不自然,不像其他寺庙里的神像,有一种让人不寒而栗的感觉,怎么会有这种神像,像是人死后水分流失的干尸。再仔细看,恍然大悟,她已看出神像的端倪来。
柳希看着大殿的对联:“清静无为,离境坐忘”。好一座清静,整洁,庄严的道观
阿德和小萸离得远远的:姐姐,快过来..
她走过去,带她们到神像面前。
柳希:来
小萸把脸埋在柳希身上:它好吓人我不敢看
阿德:姐姐我好害怕
柳希:你们看,上面坐着的这一位道长就是神仙了
阿德看了看摇头说:不,不是,字画里的神仙可不是这个样子的
小萸:这是一具死人的尸体
柳希:这是神仙的肉身。你们看,他生前的模样,眉毛和睫毛清晰依然可见,像是睡着了,这就是所谓的立地成仙。
阿德:立地成仙?
柳希:羽化遗□□,远近而祭之。这就是僧道们勤修苦练,终于得道成仙后的样子。
阿德仔细看:它不是一座泥像,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
柳希:嗯,他生前一定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为百姓做过不少善事,去世后肉身不腐,世人为了怀念他,将他的遗体保存起来,供奉在道观里,让他享用世间的香火,而他也继续庇佑这一方百姓
阿德恍然大悟:原来如此,经你这么一说,再看他的脸,我已经不害怕了
小萸镇静道:它是神仙,神仙会保佑人…
柳希:嗯。这位道人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包袱里有些水果,取来供奉他。
阿德:好。她取来水果,摆放在供桌上:可是,这位爷爷是谁呢?
柳希:你看
一块刻贴。
阿德:白心真人
柳希:真人俗家姓张,于乾道七年去世,享年八十一岁。
阿德:既然受人们敬仰,道观为什么那么冷清一个人都没有呢?
柳希:从修建的规模和保存上看,道观一直享受人们的香火供奉,也一直有人在此修道。只不过僧人道士都会云游四海,普化众生,布道传教。这里只是一时无人照看而已,道观里没了道士,无人打理,香火自然少了
阿德:哦,这没关系,既然我们来了,就把这里清扫一下,让道观恢复生机香火延续。
外面注雨如绠,风吼雷震,道观丝毫不受影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