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后,林羡被调职回京,林之校亦奉旨回京述职。
去年六月,中路军主帅杨蒙恩出事后,林之校便奉令代管中路军。北境军编制是三二二,即中路军三万人,东路和西路各两万人。
以从三品官职代管北境两路主力,在梁**史上也少见,因此大家都已在暗戳戳地议论。难得的是,东路军主将葛干,倒是一点声音也没有,非常的淡定。
林羡对于自己被指亲晋阳公主,着实非常懵圈,回想这个梁国现今最尊贵的晋阳长公主,自己连见都没见过,不对,也许幼时跟随祖母入宫可能遇到过,但儿提时候的事情,谁还记得?
跟京城那些世家官宦子弟相比,自己出身不显,又无盛名,并无任何亮点和优势,比阿阙都不如的,皇上怎么就会将这门亲事指给自己呢?
蓦然想起去年夏秋之际,自己出发游历前,曾和阿阙和萧选一起,收到过公主的亲赠礼物,自己极其喜欢的《太公六韬》就是她送的,当时书简里还夹着一纸帛诗,是什么诗来的?自己已经记不得了,难道当时这个事就已有什么寓意?不会吧?这不是前人夹在书中的么?难道那时公主和皇上就已相中自己了?这不可能!
从小到大,自己真正相识的女儿家极少,在佘山,几个师兄师姐都比自己大好多岁;自己也没有过和陌生年轻女子相识深交的经历,唯一让自己感到很特别而动了心的……也就只有她……
阿颜,她是那么聪慧、美丽、特别,可是她的真实身份,却是盛名在外的璇玑公主。
多么虚幻、如一场梦境……
自己后来无数次回想起和她的相遇,那么偶然,但,好像又是必然会遇到一般!就如冷热总要交汇,冬春必然相接……然后,再必然分开。
自己和她的相识相交,意义何在?是老天和自己开了个玩笑吗?
很是难过了一阵,可是在军营的日子,忙碌而充实,也就纾解了那些郁结。
痛过,如被剜了一块肉……可是伤口总会长好,大不了,阴雨雪天,在外人看不见的地方,仍会隐隐作痛而已。
分别而今不过年余,如今想来这段往事却如上辈子一般……
未知分离后,她也如自己这般失魂落魄过一阵吗?还是说自己不过是她丰富多彩生涯中一个插曲而已?或许,连插曲都算不上。
明知不可为,那就不必为,走各自的路,让一切都过去吧!
尚公主,是官宦家族的莫大荣耀,父亲母亲应该很高兴吧?看二叔乐得眼睛只剩条缝!
没有谁想过问问他的意见。也对,问了,又如何?
既然大家都高兴,那自己就去努力完成好这个角色。
如果不是她……其实,跟谁、不都一样?
就这样,叔侄快马加鞭,以最快的速度赶回京城。
如大家预先料想的那样,林之校述职后得到皇上嘉奖,被任命为正三品骠骑将军,正式统领北境中路军;原来的副统领冯希升任西路军统领;而东路军照旧。
林羡分入巡防营任正五品偏将,连升两级。
阴差阳错得了个军功,还不知是不是渝王帮忙谎报的;
本来被编入禁军得个从六品已是得到天大恩惠,又因恰巧在外而调任边防军得正六品。又是在自己叔父羽翼下任职,那不就是当少爷嘛,能得多少照顾!
不过一年后,又突然被指驸马爷,还是当朝最受宠公主的驸马爷,然后直升两级到正五品偏将!
这是撞了啥狗屎运!林家祖坟是啥好位置,怎么就冒青烟了呢!
此子运道也忒好了,让人又气又恨又羡慕!
晋阳公主很大方地派人送来了贺礼,恭贺未婚夫君官职高升。
林羡倒被搞得有些不自在,林乐瑶不停地打趣他,一会儿告诉他,自己去宫里看过嫂子了,嫂子如何美貌,她的寝宫里如何富丽堂皇;一会儿又告诉兄长,嫂子对自己有多关爱,跟自己说了什么体己话……
莺飞草长,春夏倏忽而过,随着林乐瑶及笄、林羡的亲事正式定下后,言阙和林乐瑶的婚事也开始走上章程,只是大家心里都清楚,婚期还早着呢,公主嫂子还没进门,还轮不上她这个小姑子呢。
雍王和渝王先后成婚,看起来皇上这次的指婚非常成功。
雍王和谢王妃夫唱妇随,每日里焚香弹琴、吟诗诵文,极其恩爱,所谓红袖添香贤伉俪是也。
言玥渝王妃的日子亦过得十分舒心,没有婆婆需要伺候,渝王又万事由着自己,唯一的妾室如兰,对自己也颇为恭顺,小意伺候着……一个女子得婚如此,夫复何求?
言玥非常满意,自己这一着棋走得太对了,多么英明啊,不枉当时自己抛弃了贵淑女的颜面,对着父母亲要死要活要嫁渝王。
如今自己主理王府,做个优秀的贤内助,当好王背后的女人,连母亲和祖母都觉着自己命真好……这种感觉,真是太棒了!
这真是一段非常安稳、宁静、喜乐的时光。
休沐的时候,三兄弟和乐瑶她们还会聚会,偶有时候,连晋阳都会加入,言玥也参与过一次他们的踏青。
老天也给力,好似在弥补前两年对天下子民的亏欠,今年风调雨顺,夏粮取得丰收,秋收又已在望,真是现世安稳,岁月静好,处处欢颜!
直到,九月十七,北部边境突然传来急报,北燕疑有逾五万大军在边境集结,有大举进伐苗头。
不过三天后,边境再次急报,北燕军越境,两国正式开战。
路途遥远,这已经是十天前的消息了。
北燕这个国家,国土贫瘠,多山地,多冻土,不利于农耕,国民亦不擅于农事,喜打猎,民风彪悍,被称为马背上的国家。
因生存条件不算好,其国民人数也不如邻国的梁国和大渝多。
北燕周边接壤的,南面是梁国,东边是大渝,西北角有一小部分,是滑国。北边是罗斯。其中和梁国的相邻边境线最长。
以往,每年十月往后,北燕眼瞅着梁国大秋和小秋的作物秋收逐步结束,而自己的粮袋子越来越空瘪,后面的冬季会更难过,往往这个时候,他们就会越境抢粮了。
而一进腊月,又因为大雪封路,行进不易,反而开始猫冬。
小打小闹年年有,哪怕一边两国朝廷正在举办外事活动,另一边下面边境照打不误,都习惯了。
但今年居然九月初就开始越境,这透着些不寻常。
照北境发来的信息,北燕大军逾五万压境,这个人马数量也太大了,夸张了吧?北燕举国兵马也不过三十来万!
它又不是大渝,大渝国土广袤,国力亦强盛,光皇室直属皇属军就号称二十万!
就照五万的话,我北境三路,合计也有七万兵马,且军备配置在各边境军中是最好的,那也不用多担心。
林之校也是名老将了,怎么沉不住气?横一道竖一道紧急军报,让大家无端跟着着急。
朝廷经过一番讨论,兵部只是象征性地上了一道奏章,对户部提出些粮草备战归置要求,顺便给户部尚书杨执素挖了两个小坑,小小吵嚷了几下,就歇火了。
也是,兵部如今由济王派转为被雍王派把持,和拥护亳王的户部时不时就要杠上一把,这次引发的争议,实在算不上什么大事。
可谁能想到,接下来竟然接连收到战报,北境居然败绩连连?
林之校、葛干都在干什么吃的?
景帝气得扔掉了两副茶盏。
林羡如今在巡防营供职,过的比较悠闲。
巡防营主要负责京畿治安,天子脚下哪能常有治安大事?更多的是常规性的带兵巡逻、值勤站岗而已。
事实上作为偏将的林羡,又是准驸马,连这些日常工作也不用做,谁愿真正安排什么事情给他?因此很多时候,他都是留在营内看看书、整整资料、思考思考问题……
经过这么长一段时间的沉淀,他对于梁国和周边邻国的各自的军备、军力、长短板等,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虽然之前在佘山和琅琊阁也阅过很多资料,自己也在外游历过多时,但如今多方面信息资料相互印证,再加上自己的推理思考,自己对于军队部署的全局性、军力配置的合理性、尤其各地域地理条件和相应各兵种兵力的适配性、甚至军队和地方“战时军民一体化”的设想,等等……让自己的军事素养竟然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北境的军事文书是自己一直关注的,这次军报一开始也没太多放在心上,前年的梅岭一役自己亲身参与过,知道北燕官兵虽然骁勇,但战力也就一般;
后来一年多北境战地生活中,和他们也时有摩擦,但这些小打小闹根本就算不上是什么战役,一般是几小队兵马混战一场,把他们夺去的东西再抢回来,双方互有些伤损而已,都轮不到他这个六品校尉亲自出手。
但现在,怎么就接连吃上败仗了呢?
叔父林之校甚是骁勇,平时练兵从不拉垮,虽然兵法谋略方面谈不上多细腻讲究,但这么多年下来,一般的军事策略不在话下,尤其实战经验非常丰富;
而东路军葛干算是个儒将,个人战力也许一般,但是个爱动脑筋的将领,遇事点子颇多;
新任西路军统领冯希,各方面能力虽算不上突出但也都不错,是从基层一点点打上来的,尤其其对于林之校的服从和配合肯定是无条件的……
怎么就全是败绩呢?太蹊跷了!
自然就想到了当时楼将军已经画得差不多的舆图,当时被大渝拓跋翃拿走,也许此时这张舆图已经回到北燕手上……这张舆图虽然画得好,然对于眼前边境战事的帮助却并不会很大,因为对于边境地区,不依靠舆图,两国官兵都已很熟悉了;
当时梅岭一役,参与并逃脱的人除了贺孙还有拓跋翃。一直想不通拓跋翃为什么会混在楼将军的队伍里,不会纯属巧合吧?从楼和其亲兵的对话来看,北燕朝廷对大渝还是心存感激的,因为经历前年的旱灾后,大渝给了北燕很多帮助,这就是楼容忍拓跋翃的原因?
还是……有什么别的因素作用?
大渝和北燕两国之间,也和大渝和梁国、北燕和梁国差不多,平时也是小打小闹不断,而大的战争,一般隔上十来年才会有一次,事实上,几国间已经很多年没有大战了……
十来年!……推算时间……难道,大战就要来临?
林羡被自己的这一推断,吓出一身冷汗。
但就算起战,为什么,北燕的战力居然会突然间高出梁国许多?这何其难!就自己对几国的军事能力的理解,这不合理!
难道、莫非……这次北燕战力骤增,是得到了什么重大境遇???
思索至此,林羡心中模糊的念头渐趋清晰,赶紧坐下奋笔疾书,完成后霍然站起,奔跑着就去找寻巡防营统领唐英。
唐英看见林羡,立刻堆出满脸的笑容来,这个年轻人可不简单,背景强硬、好学多智、据说武力也很强,自己可得罪不起!
林羡跟唐英行过礼后,郑重递给他几页信笺。
唐英粗粗翻看完毕后,心中甚为震惊!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