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花农

新招的人手,不管是技术还是性情,都需要先观察几天,花田里三间小屋的活,正好用来试工。

做工的有了,孟卫行又喊了来送料的,直接报了三间小屋需要的材料,让他们现在就可以送过去。

安排好送料,孟卫行又跟双城说了三间小屋的位置和规格。

双城跟着孟卫行也干了十来年了,材料预算不用他管,只要把起基给他讲清楚,三间小屋双城带几个人还是能干下来的。

等孟玉宁把他们带到自己宅基那里的时候,送货的也差不多到了。

有双城在,孟玉宁身为主家和送货的交涉都省了。

和送料的交涉不用管,做活的质量更不用担心,搬料的干活的双城都安排的明明白白,孟玉宁就跟个多余的人一样,好像站哪里都碍事。

这边用不着自己,正好先去牙行里转一圈,了解一下花农的雇佣情况。

孟玉宁带着樱桃雇车跑了几家,刚过完年,牙行里的活契工正是多的时候,大多也都是乡下来的,每个牙行里都有不少会侍弄花草的,哪怕孟玉宁要求的专业技术比较高,牙行里也能找一两个出来。

来牙行,原本也只是打算先了解一下情况,如果花农多,就等房子盖好了再雇佣。

看了一圈,花农不少,孟玉宁本身是不着急的,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在买胡管事的牙行里,孟玉宁遇到一户挺合适的人家,一对不到四十岁的夫妻,侍弄花草的手艺好的很,只因为带了个失了双腿的十来岁男孩,一直没找到合适的雇主。

花农算是技工,因为气温和节气,一年不可能做到全工,但是有技术的男子,一年最低的工费也得十两银子,还得管着吃住。

家眷算是助手,一年能开他一半多点的工钱。

但是因为带着个残疾儿子,他们一家三口,雇主只愿意让他带家眷,管他们一家子的饭,但是工钱只开他一个人的。

牙人和孟玉宁也算熟人了,悄悄跟她说:“这对夫妻技术好,以前出来做工,一年的工费能拿将近三十两银子,现在因为带了个残疾儿子,一年只要二十两银子还遭人嫌弃。

姑娘家里要是住的宽裕,雇他们绝对不亏!”

雇个花农,却带个残疾儿子,别人都嫌碍眼,孟玉宁却没这个讲究,更何况还不在一块住,而且那孩子除了失了双腿行动不便,其他也没什么毛病,不用抱也不用哄的,并不用他父母费太多心。

孟玉宁就跟牙人说:“我出二十两银子雇他们一家子,但是我不管饭。

他们自己在花田里住,花田不到两亩,只他们一家子,盖了三间小屋,再给他们留一分地种菜,需要侍弄的花田最多也就一亩半。

麻烦牙人跟他们商量商量,若是他们愿意,今天就能领人。”

孟玉宁的开的工费,比起别的雇主并没有高出多少,别的雇主把工价压到十五两银子,但是管饭。

孟玉宁不管饭,出到二十两,但是又给留了一分地让他们种菜,这样能省了买菜的钱,而且他们一家子单独住,生活上就更便宜了。

冲着一家子自己住,花农答应了孟玉宁的开价。

花田的房子刚开建,孟玉宁先把这一家子安置在了家里,让他们住前面空闲的门面小间。

因为住在家里,家里距离花田直线距离不算远,但是要过去却要绕过整条二等街。

孟玉宁想着他们带着个残疾小孩去花田不方便,在花田的房子盖好之前,让花农媳妇带着孩子在家。

只是这个名字叫许强的花农,是个老实又本分的性子,觉得主家既然雇了自己夫妻,就没有让媳妇在主家闲着啥也不干的道理,所以他执意要背着孩子去花田。

将近两亩的地,三间小屋盖在最后面,加上放置建筑材料,最多也用半亩的地方,不耽搁把前面的地开出来。

孟玉宁对种植只知道个皮毛,对种花懂的也不多,她也不做那门外汉指导技术工的蠢事。

对花田的种植,孟玉宁只做了个大概的安排,整个花田,畅销花卉种一半,可以保证花田的基础费用。

另外一半,让许强根据季节,什么贵种什么。

至于日常种植和管理,孟玉宁全权交给许强,买花种和农具,也直接把钱给他让他自己看着买。

许强从年少时期就出来给人做工,像孟玉宁这样省事的主家还真少见。

几乎绝对的自主性,把许强的积极性完全调动了起来,上工第一天就开出了一块地,撒了花种,第二天安排妻子继续开地,他自己一大早去市场上选花苗了。

现在的孟玉宁,已经基本掌握了身为老板的画饼技术,在许强栽种精心挑选的花苗的时候,孟玉宁给他许诺:“今年花田收益好,明年就给你们涨工钱。”

许强原本就干劲十足,听了孟玉宁画的饼,对花田更上心了。

其实孟玉宁也不是单纯画饼,花田一年的预期收益,她在心里定的是五十两银子。

如果今年能挣到五十两银子,明年就继续雇佣许强,若是达不到,就要换花农了。

如果只种普通花卉,不到两亩的土地当然很难达到五十两的收益,这块花田能不能挣钱,最终还要取决于贵重花卉。

许强如果在基本预期五十两的基础上,能让花田多收益十两银子,明年就给他涨一两银子的工钱,多收益二十两,就给他涨二两银子。

许强的技术能不能涨工钱,现在还看不出来,要等他种的贵重花卉上市才能知道结果。

……

花田的具体事宜不用操心,孟玉宁就准备在花苗分苗之前,做好花园的设计图。

专业的设计人员一时半会找不到,自己的绘画功底还不错,孟玉宁决定自己先设计一张出来。

只可惜现实总比想象更骨感,设计香牌时满满的灵感,在设计花园时,却一滴也没有。

在家画了两天,设计出的图纸,没一张令人满意的。

孟玉宁倒也没有太大的失望,香牌设计以单张图画为主,前世自己哪怕不是美术生,但是生活在那个时代,天生就有那个时代的审美。

穿越到现在这个时代,从呱呱坠地到豆蔻年华,又重新接受了一遍这个时代的审美。

因为兼具两个时代的审美,所以才能设计出不完全超出这个时代,却又符合这个时代审美的图案。

只是园林设计和图案设计不同,要想设计花园,首先得有足够的见识才行。

孟玉宁前世逛过几次大众公园,今生也只是逛过县里的梅园,就这点见识,想设计出精美的花园,简直是痴人说梦!

自己设计不出来,只能请专业人员了。

爹爹在建筑行业做了那么多年,孟玉宁想找人设计花园,第一个询问的人,当然是自家老爹。

孟卫行听闺女想找人设计,笑道:“设计花园找什么外人呀,你爷爷什么园子没见过,请你爷爷给你画个图,比你花大价钱请别人画的只能更好!”

孟玉宁一拍脑门:对呀,我怎么把爷爷给忘了!

写了封信给老爷子,请他帮忙给画个花园设计图。

撒的花种刚开始出苗,爷爷的回信就来了。

对于孙女的事,老爷子是真上心,直接给画了三张花园设计图。

翻看着设计图,孟玉宁终于体会到找自己定做香品的客户的纠结。

实在是太好看了,每一款都想要!

三张设计图实在难分难舍,询问父亲,也只是多了一个纠结的人,至于其他的人,都是和自己一样没多少见识的,问了也是多一个纠结的人。

身边的人给不了建议,只能往外想。

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同样在州府的郑逸泽。

郑逸泽自从他舅舅解决了弟弟上学的事,他在家一天都没多待,直接跟舅舅回了县里,第二天就来了州府。

回到州府,就开始了一心写书的日子。

虽然父母对他不再有过高的期待,却不妨碍父亲听到他的腿伤马上就要恢复的消息后,还想着让他跟着一起去刨树。

还是舅舅说让他在州府再抄一年书,也好把腿给养牢靠了,以免以后落下病根。

郑逸泽心里憋着一口气,争取今年就考上复雅书院,在专心备考之前,他要先把今年计划出的两本书写出来。

回到州府的这段时间,郑逸泽白天写作晚上梳理剧情细节,原本就写了一半的书,过几天就能收尾了。

今天和往常一样,又是一坐就是大半晌,起身活动了一圈,准备着待会过一遍稿子,过完好去吃饭。

不等重新坐下,门外有书坊的伙计来报:“郑公子,孟姑娘在楼下,询问公子是否有时间。”

郑逸泽大脑还在写作的故事里,身体却于大脑先做出回答:“有时间”

话说完,郑逸泽微微顿了一瞬,有点奇怪自己的急切。

奇怪了一瞬,又想到自己独身在州府,孟玉宁既是同乡又是朋友,别人来找自己没空,她过来,自己必须是要有空的,心里就释怀了。

也不用伙计传话,直接开了门,反手锁上,下去接人去了。

孟玉宁想着郑逸泽在赶稿子,已经做好多等一会的准备了,正在放游记的专区,准备挑几本有意思的,自己看完,以后还可以放在店里,让客户等待设计稿的时候,也好打发时间。

郑逸泽从二楼下来,在伙计的指引下,看到正在书架前,抬头挑选书本的孟玉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5章 花农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六十二年冬

天幕:皇帝聊天群

我喜欢的文 10

狩心游戏

被枭雄男主看上之后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孟二姑娘生活日常
连载中大南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