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风波

我心中一紧,却仍低声劝道:“陛下,若事已至此,亦当速决,以免牵连无辜。但承乾毕竟是太子,处理时需速而不猛,重在震慑,不可全失人心。”

他目光幽深,久久不语。

良久,他缓缓站起,声音冷而沉:“你可知……朕心痛若何?他是父血所出,怎能……如此?”

我俯身:“臣知陛下为父之痛,亦知国家大义。故臣方敢直言。”

翌日清晨,京师传出风声——

太子李承乾密谋未成,众旧臣被捕,东宫大门紧闭。李泰虽未涉事,却被迫退居魏王府,静待朝命。

我获召入甘露殿,见李世民眼神异常冷厉。

他淡淡道:“你既知全局,今日陪我一同至东宫,目睹太子行径。”

踏入东宫,满殿肃杀。旧日熟悉的书案、帷幔、宫灯,都笼罩在浓重的紧张气息里。承乾被押至案前,面色惨白,衣衫凌乱,眼中闪烁着愤怒、恐惧与不甘。

李世民手指轻点奏折,缓缓开口:“承乾,你身为太子,本应安邦定国,何以反心谋逆?”

太子哽咽,却仍倔强:“父皇……父皇偏爱魏王,欺我于前,孤我于后。我……不甘!”

殿内寂然,连风声都似被压制。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声音低沉却决绝:“尔若不甘,今日朕便让你明白——权位非父可赠,失德者必受天罚。”

随从手起,太子被押下殿。

我伏在殿角,心中翻涌——

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我无法改变的宿命。

东宫风波暂平后,我随李世民回宫,李世民神色沉痛,却仍语重心长:“你曾劝我疏远魏王,今事已至此,你可知……若非你,承乾此劫,或许更快到来。”

我低首:“臣不敢言,惟愿陛下社稷无虞。”

他目光落在我身上,许久,才缓缓开口:“舒涵,你我相识多年,知我悲喜。今后宫事务、东宫之事,你都参与其中,但有一事……你心里要记牢:皇位与血脉,非一人可定。历史记载终会无情。”

我垂首,眼角微湿,却仍稳声答:“臣谨记。”

李世民静默良久,指尖轻叩案几,忽然低声笑道:

“朕想起一事——当年雁门关外,你说你最敬佩郭嘉。”

他略顿,眼底闪过一丝温柔的怀想:“那天,你曾笑着说——‘若郭嘉尚在,曹公不会有赤壁之败。’”

“朕当时敬仰曹操,便再去读了《郭嘉传》。如今……朕才明白你之意。”

他的语气渐缓,带着一种久违的自省与感慨:“郭嘉死早,曹操虽雄,终有一败。曹操未听郭嘉所劝放过刘备,终至天下三分,朕未听你所劝,如今痛失爱子。”

殿内的烛火微微摇曳,光影映在他脸上,明暗之间,像是岁月的刻痕。

他低声道:“所以,朕才疑——你究竟只是聪慧非常,还是……真能窥见天数?”

我静静跪着,垂首不语。

心中忽觉,一切言语此刻皆是多余。

他看着我,轻轻叹息:“你总能让朕信,又让朕疑。”

随即,语调低沉:“若你真能预见未来,那朕此生……会有何结局?”

我跪下,轻声道:“陛下谬赞。臣所见,不过人心起伏而已。若真能看透天命,何至于国破家亡,此身漂泊?”

他怔住。那一瞬,他似乎明白了什么,又似乎更茫然。

终于,他叹了口气,伸手合上案上的那份旧奏。

“也罢。无论你是凡人还是天命,朕都该谢你。”

那夜,我离开太极殿时,天色已黑。

宫墙之上,冷月如霜,梨花飘零。

我想起太子的信中那句:“若我有一日失足,还请夫人为我焚香一炷。”

于是,我在甘露殿前的空院中,点燃一盏小灯。

风起,烛焰摇曳。

我低声道:

“承乾,愿你来世不为帝子。”

贞观十七年四月,东宫风波平息之后,京城气氛仍沉重。

李承乾被废,东宫锁闭,太子旧臣或流放、或被削权。魏王李泰虽无实祸,但也被警示不得再逾矩。而新的太子仍是谜团。

而我,虽未直接涉入谋反,却因知情过多,暗中劝谏,又曾被李世民多次召见,自然被朝中部分重臣私下传言,或敬或疑。

一日清晨,传令入宫,李世民召我至太极宫。

宫门高耸,守卫森然,我行至殿门,心中微微紧张。今日召见,或许只是例行,但也可能……牵动着我无法承受的责任。

殿内,李世民早已在案几前等候。他神色依旧沉稳,但眼底有一抹难掩的疲惫。

“卿近来可安?”他未直接谈风波,却先关心我。

我恭敬行礼:“臣安,如往常。”

李世民凝视着我,久久不语。烛火微微摇曳,他缓缓开口:“卿既知风波,又心知大局,朕不妨问卿——你以为何人应为太子?”

我微微抬首,沉声答:“臣以为,晋王李治宜为太子。若立李治,则魏王、承乾皆可保全。”

李世民微微震惊,最终缓缓点头:“你与长孙无忌、房玄龄他们倒是一致,看来除了朕这个局中人,你们……终归比朕看得清些。”

我垂首,轻声道:“臣不过尽心而已。臣敢言者,唯恐大事有失。”

李世民站起身,缓缓走向窗前,眺望京城城郭:“朕知你忠心,但历史如潮,风波未必止于此。卿可知,朕……甚感慰藉,因有卿于此。”

我轻轻颔首,心中明了——

在这风云变幻的朝堂与宫闱之中,我只是微小的棋子,却能成为他心底最可靠的依靠。

风吹动窗帘,烛火摇曳,映出我们影子交错的身影,像是历史的幽光。

李世民忽然转身,目光落在我脸上:“卿若再劝,朕必听从。只愿你明白,天下之事,朕亦难尽如人意。”

我恭敬而坚定地应:“臣心自明,陛下所忧,臣亦所忧。”

夜深,我告退,回望太极宫,烛火依旧明亮。

风吹过,宫灯轻轻摇晃,映照出历史的微光,也映照出我们之间未言的信任与无奈。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橘涂十一日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梦千年
连载中趁早睡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