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什么不相信的。”
二零一二年夏,迟小满十九岁。
当时,她冲镜头说完这句话,就笑眯眯地给镜头背后的采访记者弯腰鞠躬。
再起身。
她大大方方地跟人说,
“姐姐,你要是有活记得下次还找我!”
再然后,她背着鼓鼓囊囊的包,从角落里勉强撑扶出那辆一百块从师姐手里收的、连后视镜都缺了块的二手电驴,跌跌撞撞地骑着赶回学校去上课。
结果车骑了十米不到。
她想起一事。
便又摇摇摆摆地骑回来,把安全帽上的护目镜往上一推。
下巴一挺。
对愣住的记者姐姐笑嘻嘻地说,
“我叫迟小满。”
“这附近群头都有我联系方式,什么活都可以叫我!”
这块是群演休息地,有熟识她的,听见这话笑出声,
“哟?未来的大明星又在这说大话呢?”
“我记得电瓶都是上礼拜刚学的吧?现在叫你立马演个飙车党能演吗?”
被人当面调侃,迟小满也不恼,“姐姐你别听他们的!”
她把护目镜推下来,“不会我可以学嘛。”
又歪歪扭扭地骑着电瓶往回开,在空中留下风风火火的一句,
“我学东西最快了!”
这是迟小满来北京的第二年。
两年前,她十七岁,带着奶奶王爱梅放在枕头底下皱皱巴巴的两万块存折,和迟国庆在她脸上给的两个巴掌印,还有隔壁李阿姨给她新买的两个红格子款蛇皮袋,坐绿皮火车来北京,念很普通的一所大学,念当时她认为很高级的广告系。
之后两年。
她一边在学院里表演系蹭课。
一边向隔壁编导系借设备拍学院要求的参赛作品和短片。
还一边每天早上五点起来食堂打时薪四块五的工,对着每个来买早饭的同学笑脸相迎,等到十点人少,自己缩在碗柜后面,两三口狼吞虎咽完一个凉掉的包子,再心满意足去上课。
又一边趁课余时间在各大剧组辗转当群演,替身。
因为她没有钱去艺考,却有个不识好歹的明星梦。
遇见陈樾,是在她大学快要毕业的那一年。
二零一三。
北京很热,热到当时不少广播电台都在说——那可能是这个世纪以来最热的一个夏天。可后来,谁都知道那不是北京最热的夏天。
那个夏天。
迟小满打算从学校搬出来,为的是更方便去试镜试戏,也能在剧组里多学点东西。
印象中那一天也很热。
当时迟小满来北京三年。
没资本没人脉。
只在各大剧组辗转,还没演过一个正儿八经的角色。
还在给人当替身。
挨打的替身。
背上挨棍棒、脸上挨耳光、脖子遭绳勒喘不过气脸憋得通红的……替身。
大冬天穿几层沉甸甸棉服跳水的替身。
从二楼闭着眼睛往下跳的替身。
……
当然。
不敬业的演员和剧组没那么多。
所以她的活也不多。
大部分时候。
她都是处在一个等活、不断试戏试镜,然后遭拒的状态。
那一天。
天气极端闷热,剧组人来人往。迟小满演完一场挨打的戏,蹲在地上,久久直不起腰来,头晕眼花得像是有人在自己脑子里拿着烫水搅……
那段时间,大众对群演、替身的关注度没那么高。
剧组的生活,演员的生活,也不像十年后那么透明。
大部分剧组都是草台班子。
而在这些剧组里,当一个被扯过来挨打的替身,是没人会在她直不起腰的时候过来扶她的,只会让她赶快走,别挡主演镜头,也不会看她腰上、背上多几块淤青,就好心赔她医药费。
陈樾就是那个时候出现的。
当时迟小满疼得久久没从地上直起腰来,冷汗直冒,想晕过去一了百了,但她的身体大概比她脑子更坚强,不让她晕,她只好蹲在地上不停咽口水。
而场务见她一直在旁边不走,便开始不耐烦催促,
“到底走不走啊你?”
“走,马上就走!”迟小满虚弱回话。
她还指着这些人给她活干,没可能在这时候得罪人。
这么说着。
她脸色惨白,大汗淋漓,勉强用手撑着像云朵那样摇晃的地面。
直起腰来——
结果还没站起来。
她背上就一阵撕裂般的剧痛传来,疼得她龇牙咧嘴。
“装什么装?”
那场务可能怕她讹钱。
语气很不耐烦,“快点行不行啊,”
甚至还上了手,打算过来拽她。
但迟小满就怕他上手一撵自己更站不起来。
下意识往后一退。
这一退。
她没站稳。
天旋地转间。
她表情惊恐,盯着在头顶上飘荡着那颗烈日,不由得叹口气。
心里想着还不如就这么晕过去算了。
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
一双手安安稳稳扶住她。
天热,撑住她那双手是凉的,柔的,也是安安稳稳的。
“你没事吧?”
手的主人撑扶住她,等她站稳才松手。
然后也没急着走。
凑过来耐心观察她的表情,“要不要送你去医院?”
“没事,没事。”
那天太阳好大,直射大地。
迟小满没看清面前这人的脸,但依稀看见,是个女的。
腰背上的痛仍在持续。
豆子那么大的冷汗从下颌流下,她扶着弯不下去的背,笑眯眯地跟人表达感谢,“谢谢,谢谢。”
女人没立刻说话。
她把她扶到旁边一条马扎凳上坐着,然后看了她一会。
“你等我一下吧。”
迟小满没反应过来。
但人家让她等。
她也没敢走。
一个人来北京,还想当演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