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时的日子缓缓而流,转眼便到了年二十七,家里头的猪陆陆续续也都卖完了,除了留着下崽的三只母猪外,便只留了一头当做年猪。
窗外雪花飘飘,屋内烛火摇曳,整日未断烧着的柴火,暖的一室如春。
“算上卖猪的银钱,今年满打满算,还能再攒上三十两银子。”喜哥儿眉眼弯弯的把这段日子卖猪肉挣的银钱规整好,单独拎出来三十两银子,存放了起来。
周宵把许久未整过的铜板,用麻绳串了起来,一串一百文,弄了五串多,闻言轻声道:“刨去这段日子的花销,零用还剩多少?”
喜哥儿想了想,把床褥下装着平日花销的钱袋拿了出来,“这几日才买年货,零零散散的往外花,倒还真是忘了剩了多少了。”
夫夫俩又数了一遍,加上卖猪留下的一两五钱银子,家里的花销还能有个十八两七钱。
“如今年货已买的七七八八,大头都买完了,这些银钱能留着明年使了。”喜哥儿笑道。
周宵轻笑了声儿,轻轻叹了口气道:“说起来,今年家里加上小爹那边,入的银钱也不少,但和打猎挣的银一样还是没法儿比,劳累了一年,不若秋时打几张狐皮来,挣的银子多。”
喜哥儿嗔了他一眼,“那打狐皮哪是那般容易的,还是安安稳稳的挣银子来的好,再说了,咱家今年挣的银子,拿出去说,除了那几家富户,少有人家再能比的上我们的了,已是很好了。”
周宵也知这个道理,只是每年想着到秋时上山几日,都很难成,看着旁的猎户大把的银子入钱袋,眼馋的很,“明年,不管怎样,秋时我和老爹得去山上十日,若不然,总觉得亏了。”
喜哥儿失笑道:“到时候再说吧。”看了眼周宵串好的铜板,“这些留着平日里花,你钱袋里的零用可还够?”
周宵想了想道:“还有一两银子左右,够花的。”
喜哥儿闻言,又拿了一两银子出来,“年时,钱袋里还是带多些银钱,省的要用钱的时候不够。”
周宵笑着点了点头,明儿见着云齐那小子,又能得瑟一下了,他可知道,棉哥儿管银子管的可是紧的很,平日里那家伙一个月能有一百文的零用,都是好的了。
年二十八,周宵喊了钱闵来,把家里留的那头年猪杀了,分了家里的两家长工一家二十斤肉,请相熟的人家,来家热热闹闹的吃了顿杀猪宴。
年猪杀了,顾筠和喜哥儿忙着灌血肠,煮肉,炸丸子,一时忙的不可开交,周宵倒是闲了下来,看顾团团和圆圆的事儿便教给了他。
周宵也没闲着,见俩娃精神还不错,拎着他们,用刚买回来的学步车,教着他们学起了步来。
冬时,小娃娃穿的厚,团团趴在学步车上,一扭一扭的,看起来像是个大白团子。
周宵本满心欢喜的等着团团迈着小步伐到他这儿,无奈孩子还是有些太小了,小家伙使出了吃奶的劲儿,还是原地踏步,挪动了不足一寸。
圆圆也是这般,周宵这个老父亲劳累了一下午,俩娃还是没能完整的迈出去一步。
周宵无奈,轻轻拍了拍圆圆的小屁股,“整日里就属你吃得多,都吃哪儿去了?”
圆圆不知自家老爹嫌弃他了,冲周宵乐的牙不见眼,吐了个口水泡泡出来。
顾筠失笑道:“他俩才多大,你一岁多的时候,还不是也不会走,到了两岁的时候,因着想吃你爹手里的糕点,一急之下,才会走了呢。”
一旁的喜哥儿闻言乐不可支,没曾想自家相公竟还有贪嘴的时候。
周宵见状,羞窘的红了脸颊,只是肤色有些深,看不太出来,幸好俩娃还小,听不懂也记不住,若不然,还真是在儿子面前丢了人了。
血肠煮好,宰的鸡鸭鹅也都煮熟了,晾凉,放在橱柜里,等着年时便能直接吃了。
喜哥儿看着灶房里满满当当的肉,菜,“可惜咱们家没什么来家做客的亲戚,这么多好吃的,便只能入了咱们自家人的肚子了。”
这话一听就有些口不对心,语气中不带一丝的遗憾意味,满满的都是看着这么多肉的喜悦。
周铭闻言道:“除了亲家那边,是无甚走动的亲戚了。”
顾筠温声道:“亲戚多有亲戚多的热闹,亲戚少有亲戚少的清净,都好。”
喜哥儿见状自觉嘴快,没过脑子,大过年的,惹爹他们不开心,刚准备开口,就见周铭又去哄他的俩宝贝孙子去了,神色间没有他想的哀愁思绪。
顾筠笑道:“还有只鹅没装坛子,喜哥儿你装好了它,趁着炸肉丸的油还热着,咱们再炸一些叶子吃。”
喜哥儿点头,舒了口气,想来俩爹爹都没往心里去。
忙忙碌碌,喜笑颜开的迎新年,囤在家里的红灯笼,红络子,也都挂了出来,白雪覆满果树枝桠,如今也添了一分亮眼的红色。
年三十,团团和圆圆穿的红红火火,喜气洋洋,喜哥儿秋时给他俩做的虎头帽也戴了起来,看起来虎头虎脑,煞是可爱。
满桌的年夜饭,鸡鸭鱼鹅肉一样儿不少,周铭还在镇上买了河虾,顾筠辣炒了一盘,如此在桌上一堆的肉菜里,唯一的酸辣白菜这道素菜就显得颇为显眼了。
“爹,小爹,新年好,愿您二老,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康健,万事顺意。”周宵和喜哥儿抱着团团和圆圆给顾筠和周铭拜了年。
俩娃跟着爹爹附和了两声儿,顾筠和周铭真真是不能再高兴了,如今也算是体会了一番天伦之乐了。
抱起团团和圆圆,顾筠和周铭把准备好的红包放他们衣服里,笑道:“也希望咱们家团团团圆圆平安喜乐,你俩也万事顺意。”
一家六口在温馨的气氛中,吃完了年夜饭,窗外响起了阵阵鞭炮声。
“走走,咱爷俩把买回来的两桶烟花放了去。”周铭酒过三巡,已有些微醺,拍着周宵笑道。
团团和圆圆胆子也大了些,听着外面噼里啪啦的声响,也没哭闹,被顾筠和喜哥儿抱出去看烟花,睁着两双黑溜溜的大眼睛,看得颇为仔细,等烟花绽放的那一刻,乐的俩娃拍起了小手,瞧着可是喜欢的紧。
除夕夜守完岁,新的一年也到了。
年初一,跟着顾筠和周铭去白叔和云叔家拜完年,便是在家吃美食,打麻将,闲适惬意。
年初二,今年不用回娘家,接着吃喝玩乐,一直到了年初八这日。
“这匹藕荷色的布,拿去给我娘家大嫂,棉哥儿那边我年初一的时候,和他讲了,要六匹布,到时候再去镇上染色。”喜哥儿把带去娘家的礼收拾妥当,冲周宵道。
周宵虽不怎么喜欢喜哥儿娘家大嫂,但谷大力待喜哥儿和团团圆圆很是不错,也没心疼这匹布,点头道:“小爹做的血肠还有些,带上两斤,岳丈他们爱吃。”
喜哥儿笑了笑,“成,等会儿我去灶房里拿。”
收拾完,天色也不早,夫夫二人,推着孩提椅往村长家走去。
一路上,遇到了不少走亲戚的村里人,寒暄了几句,便道了别,有些手头宽松的妇人夫郎,见团团和圆圆着实可爱,笑着塞了些铜板给他们,两三文,不多,但也算个喜头。
“喜哥儿,阿宵,快进来,你表哥等你们许久了。”村长夫郎开门,满脸喜色的把他们迎了进去。
“呦,喜哥儿,你这贺礼可是拿的不轻,这匹布颜色瞧着好看的紧,你竟也舍得。”喜哥儿大伯母讶然道,这满月宴便是亲近人家,也少有舍得送布的。
喜哥儿笑道:“娘家家里的第一个小辈儿哥儿,我心里自是欢喜的很。”
谷李氏出了月子,正在院子里和婶子叔么闲聊,看了一眼喜上眉梢,那颜色深得她心,正好开春了做身春衣来穿,连忙走过来,接了过去,喜声道:“喜哥儿,快来,刚表哥还说起你们呢。”
喜哥儿轻声道:“我小侄儿呢?怎的没见他?”
“天儿冷,小爹没让抱出来,二叔么在屋里看着呢,你去瞧瞧,可是喜人的紧。”谷李氏笑道:“哎,表哥,这便是你想见的弟夫郎,阿宵,你们俩聊。”
说着,面带喜意的带着喜哥儿回了屋。
刚出生一个来月的小娃娃,不似刚出生那般瘦小,白白嫩嫩的,看着软软糯糯的,确实喜人。
“啊~哒哒~”团团拍了拍孩提椅,奶声喊道。
“我们家团团也想看弟弟是不是?”村长夫郎笑着把团团抱了起来,兄弟俩你看我,我看你,竟齐齐笑了起来,也不知俩人怎么沟通的,在笑些什么。
二叔么见状乐道:“这哥儿俩感情以后准坏不了。”
众人大笑,谷李氏看了眼孩提椅,出声道:“喜哥儿,这孩提椅可是好使?”
喜哥儿点头道:“确实省事儿。”
二叔么笑道:“这东西在府城很受欢迎,家家户户有孩子的,都有那么一张。”
谷李氏笑道:“那可巧的很,等团团他们大了,刚巧能给我们含哥儿使。”
喜哥儿神色一顿,轻声道:“大嫂,这孩提椅能用到三四岁,含哥儿怕是等不了那般久。”
村长夫郎不动声色的瞪了她一眼,这眼皮子浅的,“这椅子也算不得太贵,宝儿过了年岁,买张给含哥儿,等你小弟成婚,有了孩子也能使。”
谷李氏闻言撇了撇嘴,她还不是想着给家里省些银钱,瞪她做甚,心里头还觉得有些委屈了。
“我娘家那边估摸着快来了,我去门口瞅瞅。”说着便出去了。
村长夫郎无奈摇头,也不管她了,抱着团团和含哥儿玩,叮嘱道:“喜哥儿,含哥儿如今年岁小,用不了多少布,送了银锁,还送布,礼太重了。”
二叔么附和道:“以后买些小衣服小鞋子便是。”
喜哥儿点头,深觉下回还是直接送含哥儿能用的好。
[比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8章 含哥儿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