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场哗然。这种专业级的赛道知识,根本不是普通孩子能掌握的。
夺冠后,谢江的训练强度悄悄升级。每天放学后,谢临风都会带他去私人赛道加练两小时。
某个深秋的夜晚,江羡发现车库灯还亮着。她推门看见谢临风正在给儿子讲解数据:"...这个弯你入档太早,损失了0.3秒。"
谢江小脸通红:"我已经用尽全力了!"
"赛车不是用蛮力。"谢临风蹲下来,与儿子平视,"听着,真正的速度...在这里。"他点了点谢江的太阳穴,又按住他的胸口,"和这里。"
江羡默默退出去,片刻后端着热牛奶回来:"该休息了。"
谢临风接过杯子,突然说:"下周有场业余联赛..."
"不行!"江羡打断他,"他才十二岁!"
"妈!"谢江拽着她的衣角,眼睛亮得惊人,"让我试试好不好?我保证听爸爸指挥!"
江羡看着丈夫和儿子如出一辙的倔强表情,最终叹了口气:"...必须用安全车。"
那场业余联赛成了当地赛车圈的传奇。年仅十二岁的谢江,驾驶着改装过的入门级卡丁车,连续超越二十多位成年选手。
最惊险的一幕发生在最后一圈。领先的谢江被第二名恶意挤压,几乎被逼出赛道。千钧一发之际,他做出了一个令人瞠目的操作——故意擦碰护栏利用反弹力完成超车。
"疯子!这完全是谢临风式的驾驶风格!"解说员激动大喊。
赛后,赛事总监拿着视频找到谢临风:"你儿子那个动作...是计算好的?"
谢临风看着远处被记者包围的儿子,嘴角微扬:"他说是直觉。"
那天回家的路上,谢江在后座睡得香甜。红灯时,谢临风回头望去,发现妻子正轻轻抚摸儿子手上的水泡——那是长时间握方向盘磨出来的。
"值得吗?"江羡轻声问。
谢临风没有立即回答。他看向后视镜,里面映出儿子熟睡的脸庞,和自己年轻时的影子重叠在一起。
十四岁那年,谢江横扫全国青少年卡丁车锦标赛。决赛那天,江羡破例请了假,坐在谢临风身边观赛。
最后一圈,领先的谢江赛车突然失控打滑。观众席一片惊呼,江羡猛地站起来,却被谢临风拉住:"看下去。"
只见谢江在千钧一发之际反打方向盘,利用离心力奇迹般地救回了赛车,反而借此机会拉开了更大差距。
冲线瞬间,谢临风突然捂住眼睛。江羡诧异地发现,丈夫的肩膀在微微发抖。
"怎么了?"她轻声问。
谢临风深吸一口气:"那个救车动作...是我当年在澳门格兰披治的成名技..."他声音哽咽,"我从没教过他。"
领奖台上,主持人问谢江如何做到的,少年笑着说:"就感觉...应该那么开。"他看向观众席,"可能是我爸的基因在帮忙吧!"
当晚的庆功宴上,周叔喝得微醺,拍着谢临风的肩:"认命吧,这小子生来就是吃这碗饭的。"
谢临风望着被队友们抛向空中的儿子,终于露出一丝释然的笑。江羡悄悄握住他的手,发现掌心全是汗。
"现在相信了?"她轻声说,"他会比你走得更远。"
谢临风收紧手指,目光穿过喧嚣的人群,仿佛看到了更遥远的未来:"我只是怕...他也要经历那些..."
江羡靠在他肩上:"不会的。因为他有我们。"
月光下,谢江胸前的金牌闪闪发亮,映照着这个赛车世家崭新的传奇。
3.分歧
Red Bull青年队的邀请函躺在餐桌上,烫金的队徽在晨光下闪闪发亮。
谢江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眼睛盯着那份文件,仿佛要把纸面烧出一个洞来。他的心跳比引擎转速表还要快——十八岁,F2席位,直接进入F1预备车手计划。这是多少年轻车手梦寐以求的机会。
厨房里,江羡正在煮咖啡,香气弥漫。她透过玻璃门看了眼儿子紧绷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
“妈。”谢江突然开口,声音有些发干,“你知道这份邀约意味着什么。”
江羡端着咖啡走出来,把杯子推到他面前:“意味着你要放弃大学入学资格。”
“我可以延期!汉密尔顿当年也——”
“你不是汉密尔顿。”谢临风的声音从楼梯上传来。他穿着睡衣,头发乱糟糟的,但眼神锐利得像刀,“他十七岁就拿下了雷诺方程式冠军,你呢?欧洲F3连领奖台都没上过几次。”
谢江猛地站起来,椅子在地板上划出刺耳的声响:“那是因为车队给的破车根本调不好!你明明看过数据!”
“数据不会撒谎。”谢临风走下楼梯,拿起那份邀请函扫了一眼,“跳过F3直接进F2?你知道去年有多少菜鸟在F2撞得连他妈都认不出来吗?”
车库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谢江一拳砸在工具台上:“你就是不想让我成功!怕我超过你是不是?”
谢临风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江羡立刻按住丈夫的手臂,但已经晚了。
“超过我?”谢临风冷笑一声,抓起桌上的车钥匙扔过去,“现在,开我的GT3去赛道。只要圈速能进1分38秒,我亲自给红牛领队打电话。”
谢江一把接住钥匙,眼睛发亮:“说话算话?”
“谢临风什么时候食言过?”
江羡看着儿子冲出门的背影,皱眉道:“那台GT3的调校根本不适合刷圈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