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生意这个词触碰了于知乐的某条神经,让她意识到了山桃村那笔交易的奇怪之处,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山桃村真正的贵人并不是她,而是蓝圆圆。
“比如,订一千瓶泡椒酱,或者一千罐辣炒鲍螺。”对方见她没反应,继续抛出诱饵。
于知乐直接拒绝:“杜先生,海隅村不会和你合作。”
说话间,她毫不掩饰打量的目光,同样不刻意隐藏惊讶之色。
她能从宁谭零星的话语中窥见杜家的产业庞大,但没想到一手建立它的人看起来是个文弱书生,他完全不像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人。
“海隅村七我三,不再考虑考虑吗?”杜生嘴边的笑始终保持相同的弧度。
于知乐笑了笑:“你不用再试探我,我和圆圆之间的友谊无关利益。”
“不愧是海隅村副业组的大脑,你很聪明。”杜生收敛笑意,眼里却流露出赞赏,“希望以后有机会合作。”
说完,他转身准备离开,被于知乐叫住。
“杜先生,你的爱对她来说是一种负担。”她直言不讳。
一瞬间,杜生周身气场发生变化,看她的眼神像是在看随手能捏死的蝼蚁。
“我不知道你和蓝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她也不知道。”于知乐直视他的眼睛,“她对你一无所知,你给予的行为给她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这时,蓝圆圆的声音传来:“乐乐,你在哪儿?我抢到半匹呢子面料,打算冬天给我娘做一件大衣。”
她欢欣雀跃的语气让杜生眉头微蹙。
墙上的挂钟滴答滴答地走,她的声音越来越近,杜生转身疾步离开。
“乐乐,原来你在这啊,看!”蓝圆圆一脸兴奋地展示手里的布料。
于知乐配合地摸了摸,感受到细微的毛绒感,说:“这布料冬天穿肯定暖和,我省城的同学有穿过。”
“真的?你还记得样式吗?我想多收集几款,让娘好好挑。”讲起做衣服,蓝圆圆眼睛在发光。
于知乐挽住她的手臂,叠声应道:“记得,记得,回去给你画出来。”
“好。到时应该会有多余的布料,不知道还能做些什么。”蓝圆圆开始苦恼。
于知乐提议:“帽子、手套或者围巾。”
“听起来还不错,我先记下了。”蓝圆圆笑道。
两人携手走出供销社,一路说说笑笑。
回到国营饭店,蓝圆圆骄傲地向胡蓝展示抢到的布料,收获了一箩筐夸夸的话。
两人在店里坐了很久,吃过午饭,慢慢悠悠地到老地方去等于二爷。
没一会,于二爷赶着牛车走近,让她们上车。
今天的太阳不大,偶尔还会吹来一阵微风,回村的路程还算惬意。
于知乐刚到家,张文心就跑来于家小院。
“乐乐,好消息,两个本子都能演了。”她激动地脸都红了。
今早上工前,女知青们集体找她报名,有才艺的报了节目,没才艺的表示希望可以加入样板戏演员候选名单,她们会积极配合排练。
张文心合计了一下总人数,发现演两个本子绰绰有余,当即拍板要把两个剧本都搬上秋收晚会的舞台。
“你终于不用发愁了。”于知乐戳戳她的眉心。
这几天选剧本的事给她愁出了川字纹,现在终于能放松眉头了。
张文心摇摇头:“还不成,虾池选址出了点问题,曲老师说还要继续考察,挖池的时间要往后移了。”
“好事多磨。”于知乐宽慰,而后把话题转向泡椒酱,“玻璃厂那边怎么说?”
这段时间,统筹各事项进度的任务落在张文心身上,她每天都会找相关负责人确定进度。
“后天早上交货,标签纸也准备好了。”张文心翻了翻笔记本,“海梅和海竹商量过,当天中午就可以开始炒酱装罐,第二天就让葛泰去送货。”
于知乐点了点头,提醒道:“让海竹炒几罐鲍螺一起送给云姐。”
“咱们不是计划在秋收后才开始做罐头吗?”张文心有点惊讶,这进度比预想的快了将近两个月。
村里没有相关设备,排气、封罐和杀菌的步骤相对繁琐,气温较低的季节对她们更有利。
于知乐将忧虑告诉她,希望可以尽早提高海隅牌的知名度。
张文心了然,谁也拿捏不准罐头厂那边的心思,她也不想海隅村回陷入这样的困境。
紧接着,两人理清当前所有工作内容,张文心将其中一部分移交给于知乐,腾出时间去张罗秋收晚会的事。
之后两天,村里没有特别的事发生,大家还沉浸在即将举办晚会的喜悦当中。
对于知乐而言,最大的变化是蓝圆圆搬到她家住了。
不仅如此,张海雁还直接把缝纫机搬到了于家小院,顺带教起了于春祺和于冬禧姐妹二人。
于婉琴也向姐妹二人学染布技巧,生活更加充实了,小院里总是热热闹闹的。
玻璃厂交货当天,天气晴朗,副业组小院聚集了二十几个人。
葛泰拉着牛车走近,玻璃叮叮当当的碰撞声让小孩们跟在车旁跑。
“做酱咯!做酱咯!”他们边喊边笑。
大家合力卸下玻璃罐后,小院正式分为两个大区域。左侧是泡椒酱制作区,右边是罐子煮沸消毒区。
张海梅带人把泡椒剁碎和准备香料配菜,张海竹和张灵用半人高的锅铲炒酱,葛小菊按照于知乐的指导煮瓶子瓶盖消毒。
工作时,每个人都戴上了张海雁几人特地赶制的棉口罩,操作过程都符合于知乐规定的章程。
很快,这个小院充斥麻辣酸香的味道,一盆盆色泽红亮的泡椒酱被放到长桌晾凉。
酱冷却到合适的温度,陈昭和组员开始装罐,每瓶装到九分满,而后立刻密封。集满半框,搬去进行由于初月和张文心负责的最后一道工序——水浴杀菌。
装了泡椒酱的罐子放入水中加热,在大约八十摄氏度的水里煮二十分钟,擦干表面,再堆放在阴凉的角落。
“吃饭喽!”于婉琴朗声道。
今天的午饭由她和张海雁几人准备,做的是简单快手的麻辣烫配米饭。
高油盐的饭菜让大家的体力恢复得很快,饭后歇息了一会就又全身心投入做酱的工作。
二十几人一直忙活到下午五点,一共做了三百五十六瓶泡椒酱。
至于给吴云的辣炒鲍螺,她们打算明天早上再做,以确保新鲜度。
“呼,终于做完了。”张文心长舒一口气,“不过累归累,看着小半墙酱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众人随着她的视线望去,点头赞同。
这时,于婉琴几人送来满满一大桶在井里沁过的绿豆汤,让大家敞开肚皮喝。
凉爽的绿豆汤喝起来甜丝丝的,极大程度地减轻了大家的疲惫,让大伙重燃斗志,分成几条线开始贴标签。
这次印刷的标签有两种,一种印了海隅牌的商标和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另一种印的是建议吃法,列举了煮粉和几道家常菜的做法。
“我活这么大,罐头都还没吃过,倒先做上罐头了。”有人说。
其他人嘻嘻哈哈地附和起来。
张文心豪气道:“大家好好干,副业组发展好了,年底不仅发钱,还发罐头。”
这句话直接让现场的气氛热烈了一个度,大家的积极性一高再高。
“氛围这么好,谁来唱首歌?”张文心问。
张灵二话不说就开唱,一首生动活泼的民歌让大家拍手叫好。
于知乐笑着看她们,而李然捧着许久没翻动过的资料书看她。
在这一刻,他才真正懂得了集体的含义。成为集体中的一份子不意味时时刻刻都被需要,而是每一个同甘共苦的瞬间都和大家一起度过。
李然放下书本,打开笔记本奋笔疾书,偶尔停下思索片刻,很快又能接上继续写。
第二天一早,葛泰装好泡椒酱出发。李然带着信紧随其后,骑车前往镇上邮局。
于知乐比平常起得早,彼时家里早饭还没做好,她坐在秋千上发呆。
“小宝,今天咱们继续听音乐节目,不听戏曲,好不好?”陈昭双手合十,眼巴巴地看着于迟。
自从收音机到家,听收音机成了一大一小早晨的固定节目,两人商量好轮流听爱听的栏目。
“小昭哥哥,做人不能言而无信。”于迟说话老气横秋。
陈昭叹了一口气,认命交出收音机,让他调到戏曲频道。
切换频道时,滋啦滋啦的声音让于知乐的注意力稍微回笼,注视着小宝的动作。
“欢迎收听今天的晨间新闻,今天的头条新闻是关于敌特王某人的搜查进——”
清亮的女声很快被混乱的电流声取代。
于知乐倏地站了起来,让小宝调换刚才的频道。
女声继续播报新闻:“据悉,王某人已于三天前落网……行动过程中,我军多名战士负伤……”
于知乐捕捉到部分字眼,一时间觉得脑袋嗡嗡作响。
与此同时,院外响起了汽车刹车的声音。
圆圆是本文最有钱的二代,没有之一。
还有,院外有车声,回来的到底是谁呢?[让我康康]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3章 落网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