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长生签·秋空凄海

赤那走在前面,他没回头,却开了口:“你不是寻常将领。”

孟子钰闻言抬眉:“哦,赤那统领看走眼过几次?”

“你的刀,”赤那缓缓转过身,目光扫过他掌中的刀——那是大睿皇室亲军才配用的制式,刀鞘内侧刻着的云纹虽被战火磨浅,却瞒不过常年研究军备的宫卫统领,“还有你说话的底气。普通将领,不敢拿汗王的巫女当筹码。”

“你到底是谁?派来的死士?还是……”

“我是谁不重要。”孟子钰冷冷地说,“重要的是,我能代表大睿王朝,跟你们汗王谈笔交易。”

“大睿王朝……”赤那的声音低了下去,“你是……”

“到了金顶殿,汗王自然会认。”孟子钰讽道,“现在,要么带路,要么让你的巫女再流点血——你选。”

不亮身份,是留余地;敢提交易,是握实底。

他以为我靠人质,孟子钰想,其实我靠的是他身后骑兵的马——只要战马闻到粪味,就会把亲卫们甩进火堆,而赤那只能带我走,没得选。

藏龙于野,非为避狼,是待风来。

金顶殿内并非想象中的金碧辉煌,穹顶由黝黑的沉水木支撑,覆盖着厚实的雪白狼皮毡毯。

光线幽暗,殿心巨大的铜火盆燃烧,跃动的火光将上方王座投下庞大的影子。

王座空悬。

赤那在殿门内三步处停住,单膝触地,以手抚胸:“汗王,人带到了。”

孟子钰与梁世荣立于其后,扫视四周。

除了火盆旁侍立的两名如同雕塑般的宫卫,再无他人。

殿门在身后沉重合拢。

时间仿佛凝固。赤那保持着单膝触地的姿态,头颅低垂。

孟子钰与梁世荣静立其后。梁世荣的手始终虚按在腰侧刀柄,扫视着每一个可能藏匿危险的角落。

孟子钰则显得异常沉静,他甚至微微阖了一下眼,仿佛在适应这殿内的光线与压力,再睁开时,眸中只剩下平静。

“大睿来的客人,耐心似乎不错。”

一个醇厚而极具穿透力的声音,带着草原特有的韵律,从王座后方传来。

一个高大的身影缓缓踱出。他没有穿象征王权的华服,仅是一袭玄色窄袖骑装,外罩一件深灰色狼毫大氅,腰束金带,足蹬软靴。

火光勾勒出他棱角分明的侧脸,鼻梁高挺。正是北蛮之主,耶律隆绪。

他并未直接走向王座,而是在火盆旁停下,伸出骨节分明的手,感受着火焰的温度。他的目光精准地钉在孟子钰身上。

“胆识更佳。”耶律隆绪补充道,汉语流利,语气平淡无波,“烧马厩,闯禁地,挟持我王庭的巫女……你给本汗的‘见面礼’,着实令人印象深刻。”他微微侧头,“说说看,什么样的价码,能让你觉得值得冒这诛九族的风险?”

孟子钰迎着那目光,不闪不避,躬身一礼:“大睿使臣,见过汗王。风险自担,所求唯一:”他略一停顿,声音清晰,回荡在空旷大殿,“请汗王即刻下令,撤回围困幽州的铁骑。”

死寂。

赤那抬头。梁世荣肌肉瞬间绷紧。

那两名宫卫的手指微不可查地扣紧了腰刀。

耶律隆绪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他依旧在烤火,仿佛孟子钰只是说了一句无关紧要的闲话。

半晌,他才缓缓转过身,正面面对孟子钰,嘴角甚至勾起一丝极淡的弧度:“说是大睿的使臣,却连名字都不肯告知,开口就是要我朝退兵?”

孟子钰闻言,长笑一声,不疾不徐地拱手一礼:"汗王说笑了。在下姓孟,名子钰。汗王日理万机,想必不用留意这等微末细节。"

耶律隆绪凝视着眼前这个自称"使者"的年轻人。

此刻点破他的身份?不,太无趣了。

这人直言自己是孟子钰,就说明他本来就没想瞒。

耶律隆绪舌尖抵着上颚。这个游戏的精妙之处,正在于彼此心知肚明却要装作蒙在鼓里。

更何况...。

大睿皇帝竟舍得把最宠爱的小儿子送来当死棋?要么是朝中剧变,要么...这就是个香饵。

他完全能掀开这张假面——"六殿下别来无恙?"——然后呢?

看这个骄傲的年轻人被迫卸下伪装?

不,他要留着这张牌,等大睿皇帝亲手把更多筹码推到赌桌上。

"好个牙尖嘴利的使者。"汗王大笑,"本汗今日才算见识,什么叫'舌上有龙泉'。"

孟子钰从容退后:"汗王过誉。在下不过是个送话的。"

"本汗很期待。"耶律隆绪慢慢退回王座,"下次来的,会是孟使者,还是...别的什么人?"

“在下的筹码,说得很清楚了。”孟子钰笑道,“汗王不应,就只能一直是我。”

耶律隆绪眯起眼。

“撤回?理由呢?就凭你烧了我一个马厩,挟持了一个女人?”他摇了摇头,“孟子钰,你太高看自己,也太小看我北疆铁骑了。”

“凭这个。”孟子钰抬头,“汗王可知,此刻已有足够黑石部全族半年的青稞粮车,正停在他们的草场边缘?”他盯着耶律隆绪的眼睛,“汗王又可知,黑石部首领最疼爱的幼子阿古拉,此刻正客居我大睿都城,锦衣玉食,却也……身不由己?”

耶律隆绪脸上的那丝弧度瞬间消失。

黑石部……他当然知道大睿与黑石部有些勾连,但没想到对方的手伸得如此之深,控得如此之死。

孟子钰不给对方喘息之机,声音压得更低:“汗王若动我的人一根汗毛,我保证,明日清晨,黑石部首领的鹰笛就会响彻七部草场。笛声里会有汗王您‘背信弃义,擅杀大睿使臣’的消息,会有我大睿即刻断绝所有青稞供给、并将质子阿古拉打入天牢待审的宣告。汗王猜猜,走投无路的黑石部,为了族人的口粮和首领爱子的性命,会做出什么选择?他们会不会举起反旗?其他对汗王心存疑虑、对您苛待黑石部早有不满的部族,看到这一幕,又会作何感想?”

大殿内的空气仿佛被抽干了。

赤那的额角渗出冷汗。

孟子钰的话,精准地剖开了他统治下最脆弱的那条缝隙——北蛮七部松散的联盟。

大睿,竟利用这一点,将黑石部变成了悬在他咽喉上的一把钝刀。

这威胁不是空话,青稞、质子、反旗……

耶律隆绪沉默了足足十息。

他终于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好。孟子钰,你这份‘大礼’,本汗……收下了。幽州之围,可撤。”

孟子钰心中微动,面上却无半分松懈。

他知道,真正的交锋才刚刚开始。

“不过,”耶律隆绪话锋一转,“礼尚往来。撤兵,你需应我两件事。第一,幽燕边境,借道于我骑通行一月。第二,黑石部之事,你需立下文书,三年之内,不得再以粮、质相挟,迫其生乱。”

借道一月。

赤那瞬间明白了汗王的意图,心脏狂跳。

这哪里是借道,这是要光明正大地将骑兵派到大睿眼皮底下,探查幽燕防线的虚实。

一个月,足以摸清无数关隘哨卡、兵力部署。

孟子钰心中冷笑。

他面上却露出恰到好处的“为难”与“警惕”:“借道?汗王,此议非同小可。大睿疆土,岂容外骑随意踏足?”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耶律隆绪语气平淡,“若无此诚意,撤兵之议,作罢。”

孟子钰盯着他,仿佛在艰难权衡。

片刻,他仿佛下定了决心,语气变得冷硬:“好!借道可以!但路线,必须由我兵部勘定,沿途关隘、哨所,皆需提前知会。”他冰冷的眼神直视耶律隆绪,“若有一骑越线,哪怕只有一人一马——我即刻断掉黑石部所有粮道。质子阿古拉,会出现在我朝刑部大牢,罪名……通敌叛国。”

釜底抽薪。

孟子钰的反制狠辣精准,直接点破了借道的真实意图,并用对方最忌惮的筹码——锁住了对方的咽喉。

耶律隆绪沉默了。

孟子钰的强硬超出了他的预估。

这个大睿使臣,不仅胆大包天,心思更是缜密如妖。

汗王在飞速权衡:强行借道探路,代价可能是后院起火,七部离心;放弃,则失去了一次绝佳的侦查机会。

终于,耶律隆绪缓缓吐出一口浊气:“一月之期不变。路线……依你大睿所定。”他终究不敢赌上内部稳定的根基。“黑石部……粮道可通。撤兵之令,本汗下达。”

孟子钰心中巨石落地:“汗王英明。我亦承诺,只要汗王信守诺言,黑石部必安分守己,绝不主动挑衅王庭。”他话锋一转,“不过,容我再提醒汗王一事。一月之期届满,若幽燕边境线上,还见铁骑一兵一卒滞留不退……”

他微微停顿,目光扫过耶律隆绪,再扫过脸色铁青的赤那:

“那么,为免贵部战马因盐价腾贵而乏力,我大睿幽燕十州边境榷场的盐价,将‘适时’上调三倍。届时,汗王的铁骑还能否如风驰骋,就未可知了。”

盐,草原的命脉,战马力量的源泉。

这轻飘飘的“适时上调三倍”,比千军万马的威胁更令人胆寒。

耶律隆绪的脸色终于彻底阴沉下来。

“好……很好。”耶律隆绪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孟子钰,本汗记住你了。赤那,送客!”

孟子钰微微笑起。

"我这个人最讲信用,说断粮就断粮,说涨价就涨价。"孟子钰带着点嘲讽的意思。

"告辞了,"他大步走向殿门,"希望下次见面时,汗王还能这么威风。"

对于学历史或对历史感兴趣的读者,若文中内容让您感到些许不适,我先在此致歉。

文中涉及的契丹民族相关朝代,确实参考了辽代的背景,部分皇帝名号也沿用了史实;但需说明的是,文中的中原王朝 “大睿” 是完全虚构的设定,并非对应历史上的北宋。

这样处理,其实源于我个人的考量:原本可以参考萧绰、耶律隆绪等历史人物的生平,塑造有原型的虚构角色,但当时一来觉得起名繁琐,有些疏懒;二来也顾虑自己对历史细节的把握不够精准,怕稍不留意引发误解或争议,便索性保留了部分真实名号。如今想来,创作前未能周全考虑,确实是我的疏忽,恳请大家不必过于较真。

最后想说,五十六个民族始终手足相亲、血脉相连,永远是休戚与共的一家人。[比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6章 长生签·秋空凄海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AI指令调到冷脸上司后

狩心游戏

路人,在漫画卖腐苟活

八戒八戒,心肠不坏

乌鸦嘴[红楼]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窃麟
连载中臣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