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一桶金

桓良下了命令不让芙蓉君出门,因此房间门口总有看守的人影来回走动。芙蓉君躺了一天,其实根本没有力气下床,失去记忆后,他的脑子比以往都清醒。耳朵可以听到细微的流水声,眼睛可以捕捉到阳光中的虹色,衣服上溢出幽幽的熏香……或许是累了,他不太想绞尽脑汁去回忆,他不知道这样对不对,至少现在的身心是舒服的。

傍晚他倚着斜阳小憩,体内真气突然混乱,一种刺痛感从心脏连接到大脑,他想起来有把剑丢了。

谁的剑?丢在哪了?芙蓉君没有知觉,就好像有人推了他一把,他冲出房间,跑到河滩上……然后呢?他心底有个声音在一遍遍告诉他,一定要找到那把剑,但是为什么?这是哪里的记忆?为什么会想起来?

芙蓉君呆在原地,死一样的眼神望着远处的星点光亮,其中移动最快的那个在他面前变成了骂骂咧咧的桓良。

“我怎么和你说的,你脑袋两边长的是瘤子吗?”桓良一把揪起芙蓉君的领子,要拖他回去,“我看你不是把剑丢了,你是把魂丢了。”

芙蓉君一声不吭地跟着桓良,之前的迷茫一瞬间烟消云散。他不用猜测对方是出于哪种目的救了自己,他现在要想的只有紧紧抓住桓良这根救命稻草。

芙蓉君比桓良高出半个头,桓良拽着他的领子手也酸,等家仆追上来,他就把人往别人怀里一推:“带他回去,留几个人在这儿找他说的那什么剑,今天晚上找不到的话,明天白天再找。”

一身泥水回到住宅,侍从帮两人脱去外衣,桓良指着芙蓉君的鼻子,不好气地说:“能跑能跳了是吧?自己洗干净,不然别想睡我的房间。”

直到下半夜,家仆才找到了芙蓉君口中的银剑,擦拭干净隔天早上交给了小少爷。

桓良接过剑时手臂一颤:分量不轻啊。剑鞘就是用普通的木材制成,上面刻了一些无关紧要的花纹;剑柄和剑身也正常,只有侧刃上包的白玉值点钱,不过江湖中人的剑不应该越锋利越好吗,白玉和润,阻隔了剑刃的寒冽,哪还有杀伤力?

能用内力疗伤的,芙蓉君恐怕不是一般的习武之人,或许在江湖里还有一定地位,他把剑改造成这样,难道是不想伤人?

桓良将剑带去给芙蓉君看了一眼,确定是他的剑后,脸色一变,又将剑拿了回来。

“救你一命前后花了我一百两,在你还完债前,这柄剑要押在我这儿。”桓良在芙蓉君开口前竖起一根手指,“我知道的,你们混江湖的身不离剑,所以这段时间你可以用我的。”

说着桓良从身后掏出一把木剑:“木剑伤不了人,正合你意。”

这种木剑小孩子练剑才会用,但比玩闹用的坚韧的多。芙蓉君问:“真是你的剑?”

桓良在这句话里品出一丝嘲讽的味道,猛得站起来,反问道:“你有意见吗?”

“没有。”芙蓉君不明白桓良怎么这么大反应,他只是实话实说,“用来防身正好。”

啧,桓良心里一阵别扭,他那副纯良的样子,真的还是装的?该不会是笑面虎,时间差不多就反咬自己一口……

桓良冷着脸出去,被芙蓉君一声叫住:“还没问,怎么称呼你?”

桓良道:“晚点写给你,但是那不是你能叫的名字,你得叫我少爷。”桓良想了一下,“恩公也行。”

“恩公?”芙蓉君面露难色,“这也太……”

桓良回头轻轻一笑:“逗你的,吞金大笨蛋。”

运鲜藕的马车出发的第二天,桓良也准备离开藕花村,前往京城谈生意了。

离家是带的人手实在不够,要北上的货已经劳烦桓府的管家去打点。既然逃不开地和家里有了联系,桓良在考虑是把芙蓉君带在身边,还是留在府中。

“你觉得呢?”桓良想问问芙蓉君的意思。

芙蓉君没有丝毫犹豫,即答:“我的剑还在你那里。”

“走吧。”桓良于是又递给村长一袋钱,“再买一匹马。”

骑马到京城一天足矣,两人路上随便聊了些,桓良好奇江湖上的奇闻异事,芙蓉君虽记忆模糊,但劝桓良不要对江湖抱有美好的幻想,也尽量不要过问江湖之事。

理由呢,用他的话就是——混江湖的人,心都脏。

“你不也是江湖中人。”桓良投去质疑的眼神,“你不会因为不想还债,就动用江湖上的人脉做了我吧!”

“我没有那本事。”芙蓉君道,“我谢你来不及,怎会害你。”

你最好表里如一,桓良心里寒颤。

在京城住了一夜,大清早的桓良拉芙蓉君起床去逛早市。

“少爷好兴致。”芙蓉君眼前一片模糊,嗓子也是哑的。

“难得来一次京城,你怎么睡得着的?”桓良用一根木簪盘起长发,朱红色的衣服尽显皇城的恢宏盛气。

从城门口有一条十里街笔直通向皇宫,名为十里,实则要长得多,皇族巡游或是属国进贡都要经过这条街,因此这周围的繁华远比边城,即使是平时,小商小贩亦然络绎不绝。

早市的稀奇玩意儿不多,人是吃饭来的。桓良塞给芙蓉君十文钱,让他想吃什么自己去买。

芙蓉君掂了掂手心的分量,拿出一半还回去:“这些够了。”

“不错,学会勤俭持家了。”桓良认可点头,“却山楼的东家邀我今日赏脸,正好可以谈生意,你在旅馆等我,若是想四处走走也随你的便。”

“却山楼闻名天下,它的东家怎会无缘无故邀请你?”芙蓉君仿佛看透了一切,“莫非你借了家族的名号?”

“那是必然,单是我一个人能有多大的面子成为却山楼的座上宾。”桓良放弃了先前执着,“本就是赌气离家,气消便罢了。桓氏的名头多好用,可以少走十年弯路,刚出来混立足要紧。”

芙蓉君一边点头应和,一边走来顺手买下一块刚出锅发着烫的红糖糕,掰下一角放进嘴里。

桓良被这香甜的气味吸引,道:“这个几文钱?”

“一文。”芙蓉君嚼着糕的嘴巴鼓起一边, “你要尝尝不?”

“谢了。”桓良忍住了表情上的嫌弃,“在家里要多少有多少。”

芙蓉君以为桓良是客气,但他并没有想和桓良客气,一口将剩下的红糖糕塞进嘴里。

桓良不禁狐疑:他真的是富家子弟吗?一块糕吃这么开心,还是说他就好这口?

想了心累,一百两终归逃不了,他要是没钱,卖艺卖身也得让他还。

中午桓良应邀前往却山楼,受到刘东家的盛情款待。桓氏与却山楼的渊源很是奇妙,两家都以生意起家,在这上面却是没有什么来往。只是十余年前却山楼还不算有名的酒楼,桓老爷偶然来访,吃饱喝足后大笔一挥,写下一块牌匾,刘东家感慨妙笔生花,挂在了大门口,从此宾客络绎不绝,成就了如今天下一楼。

后来刘东家才知晓那日尽抒才情的是当年的探花,一手好字在京城无人不晓。

刘东家深觉自己是沾了别人的财气,虽没有直接接触桓氏,但与他人谈及时必敬畏三分。

正到春收,却山楼的菜也要追上时节。几日前,刘东家听说有一批鲜藕运到京城,本来按照行业规矩,为了保证品质和压低成本,是不会随便更换供应商的,可今年好巧不巧,供给却山楼的那批莲藕远不如之前的鲜嫩,做出来的菜变了味,却山楼的信誉就会崩塌,刘东家是绝不允许这种货端上餐桌的。

藕的赏味期就那么几天,错过了就挫败一季的生意,因此有新货时,刘东家立即找人去打听。当听闻是桓氏操办时,喜出望外,连忙请人家到楼里坐坐。

酒过三巡,桓良准备把那批莲藕搬到台面上聊一聊,这也正符合刘东家的意。

鲜藕管够,同样的份量比原来多收一成钱,刘东家看在桓老爷的面子上答应下来,生意就谈拢了。

卖给却山楼后估计还要滞留一些,刘东家好意提醒桓家小少爷,今天莲藕的品质都有欠缺,很多地方都供不上货,连那个地方——他指了指天——估计也拿不到这么好的藕了。

桓良心领神会,与刘东家相视一笑。

走时单独点了一份炖牛肉,装盒带走。桓良忘记给芙蓉君留点钱了,四文估计只够吃一碗素面,别把芙蓉君那么个大活人活活饿死在满是食物的京城啊。

回旅店路上的一处挤了好多人,场面一度嘈杂,桓良凭借爱凑热闹的性子,一股脑从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群中挤到第一排。

他顾不上整装,抬头向高台张望时,对上的一双熟悉的眼睛,差点让桓良一口气背过去。

“你怎么会在这里?”桓良在众人注视下一把将芙蓉君拉下高台,“闲逛到比武台上了是吧。”

芙蓉君见到桓良也很意外,现在的情况,他决定装傻,于是非常没有眼力见地点了点头,道:“你又没说哪里不能去,不可以怪我哦……你没有生气吧?”

谢谢支持,全篇看完的老爷们,love you【比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第一桶金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寻仙

异世丹帝

修真弃少混花都

武侠之横行诸天

武侠:我成了婠婠师弟,开局融合叶孤城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请君上贼山
连载中呼滋啦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