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津离世的时候潮崎久世刚满七岁,他们几乎没有在一起生活过,在记忆里“母亲”只不过是一个模糊的形象,对她的感觉多过回忆。偶尔会有那么几个人良心发现,跟他说一点关于真津的事,那些零碎的元素在他心里组合成一个苍白失色的印象——那个时候,山口百惠已经能够穿着红黄蓝色的泳装落落大方地出现在杂志封面上,但真津却被强硬地套进一件和服里,浓密乌黑的头发剪成了短刘海发式。
摄影师似乎试图通过艺术技巧给她加上点神秘感,但那些阴影让她更像是一个被强行按在凳子上的年轻女性,脸上带着被压迫者和被侮辱者的倔强——这张照片成为了潮崎久世对于“母亲”形象的启蒙。
潮崎久世生长的环境里,没有什么普通家庭的印象可供参考,他也并不觉得“母亲”或者“父亲”是生活中的必备项目。但拥有这张照片后,对那个“幻影”似的母亲的思念就一发不可收拾,仿佛一直横亘在他和真实生活之间的无形壁障,因为这张已经开始褪色的照片裂开了一道缝隙,有微弱的光开始照进来。
那时候他大概五岁,经过永见鹿岁的斡旋后,他终于见到了真津。
并没有什么久别重逢的喜悦,在真津居住的那栋靠着河岸的屋子里,他们相对无言地对坐了九分钟。从看过的书里或者电视剧里,潮崎久世知道他应该扑上去紧紧抱着她,泣不成声。但他一动也不敢动,没有任何经验能让他应对这样的情况——仿佛所有人都默认他天生就能够不露声色、沉着应对,久而久之,他就再也没法使自己的情感见之于言表。
从那次之后他们又见了几次面,最后一次见面的时候,他在花园里看完了最后几页书,抬头时才发现真津站在走廊上。那天他们煮了俄罗斯红茶,用银制的壶、蓝色网状的茶杯与茶碟,加了两茶匙果酱。真津和他聊了会那本书的故事,这是第一次他们说那么多话。
一直到现在潮崎久世都还记得真津坐在那儿的样子,盘着头发,露出面庞,她的双眼经常望向远处,即便在微笑也总是含着一丝忧郁,美丽和不幸在她身上谜一般交织在一起——这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两个月后,真津将一条丝巾绕在洗手池的水龙头上,自缢身亡。
第二年春天的午后,负责照顾他的女佣为他端来红茶和点心。那一刹那,潮崎久世终于感到了切实的痛楚。他没有眼泪,更不会哭喊,只是在那一刻感到大片的空白,姗姗来迟的悲切将他完全淹没,只留下无尽的虚空。
在志麻去世后他收到了她们遗留的一些物品:几张照片,一些读过的书和笔记,几本素描本,还有一尊小小的纯金圣圣像。底座上描绘着东正教最重要的圣人群像,每个细节都栩栩如生。
他把圣像挂在一个小房间里,他不信奉神灵,但有的时候在那间小房间坐一会,就会从心底感到悠久的平静。后来他从那些笔记里翻到一些夹杂在抄录与心得之间的文字——检查的人员大概把它们当做了某个小说的片段。
那是关于一片湖泊的故事:明斯克湖蔚蓝的湖水看上去深不见底,几百只燕子的黄昏时飞过湖面,它们飞得那么低,低到它们的翅尖差点拍打到水面。水鸟们的音乐会每天都会举行,水鸭嘎嘎不休,天鹅引吭高歌,聚集在湖边的鹤群发出高亢的鸣叫。有两个女孩就住在湖岸边,一个叫瓦列里娅,一个叫拉莉莎,她们坐在自己家的台阶上,花园和庭院里充满了浓郁的花香。笑声和歌声一直不停,星星就像萤火虫,在天空的深处微微地闪动...
瓦列里娅——真津——她用祖父与祖母留下的零星碎片,与诸如他们生活过得时间和地点之类的已知事实,基于自己所知的来编纂来虚构自己未曾谋面的故乡。在被以“婚姻”为名的拘禁中区找寻一个文本化的声音,让她可以辨认方向。
她在悄悄撰写的小说里让自己和拉莉莎远离现实中的一切,把一切抛诸脑后,彻底挣脱,在思想的世界里去过自己的真正的生活。
她在笔记里记下了很多东西,有时候是一些零散的白俄罗斯语单词,有一个“TpoДHO”,潮崎久世后来知道那是白俄罗斯西部的一个城市,离波兰很近。涅曼河穿流而过,当她的祖辈离开时,那座矗立在涅曼河边的格罗德诺老城堡只剩下令人痛心的断壁残垣。
她还记录过与家人一起乘坐北海道山间登山列车的情景——连接札幌和留萌线的石狩沼田的单线铁道,在1956年才重新通车。夏季的时候路边满是芦苇丛,河流潺潺,处处可见水芭蕉的白色花朵。
潮崎久世在这些片段里读到了一个意志坚韧、思想自主的女性的影子,她没法做出至关重要的决定来对抗所处环境的暴力,但她的意志和思想都没有屈服,她不爱自己生下来的孩子,没有向激素带来的“母性”俯首帖耳,也没有将仇恨肆意地投注在那个孩子身上——十三年来,她始终坚定地保持着自我,并清醒地选择解脱。
潮崎久世在那间挂着圣像的小房间里读这些东西,一些新鲜而陌生的景象在他的幻想中闪现在墙壁上,有时候是格罗德诺那些清新漂亮的老城堡,有时候是北海道岸边长满芦苇的潺潺河流,澄清透明的流水在泛着黑光的岩石下方形成漩涡。
她们会回到哪个故乡去呢?真津与志麻,或者说瓦列里娅与拉莉莎。潮崎久世很想知道她们到哪儿去了。
已经将近午夜,雪还是下个不停,马路上、屋顶上已经积了约五厘米厚。他们都没有说话,默默地看隔着窗户玻璃,被隔绝在外的寒气中飘着无数白色斜线。
高明关掉了灯,在一片漆黑中讲起了当初调任新野警署的往事:长野的冬天非常寒冷,说呼出的气会马上冻住也毫不过分。在远离城市的山中,大雪来临的第二天,屋顶会堆积起一尺多厚的雪。寒气凝结在树枝上,形成一簇簇、一串串晶莹生辉的树挂,透过灰色的天空,太阳含着雪光照射下来,看上去令人目眩。这个时候,任何交通工具都没法使用,只有骑马或者步行才能在厚厚的积雪中行进。
他的挚友大和敢助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进入雪山追缉犯罪嫌疑人,却在途中遭遇雪崩受伤失踪。在他失踪之后,上原由衣在无助中嫁入长野名门,期冀能从内部调查出甲斐玄人的死因,而高明则因为违抗上司,执意去寻找失踪的大和敢助而受到处分,被调往新野署。
这些跌宕起伏的往事如今由他说来,透露着“仅此而已”的平淡。人生有死,修短命矣。与千曲川浮沉千年的水流相比,人的生命如白驹过隙,但从自身的角度去看,它却依然能令人惊异地宽阔,能容下相互对立的不同侧面,失去与所得,心碎与幸福,甚至更加尖锐的矛盾——这些在生命之流中激烈的波荡,实际上能够提醒每个人,意识到自己是生命这条宽阔多彩河流的一部分,包括死亡也是其中的一部分。
窗帘没有完全拉上,透过隐约的光线,能够看见高明宁静的目光正看过来。他秀丽而修长的眉毛舒展着,仿佛写在一片雪地上的两行诗,寂静的光辉平铺在那里,每一处褶皱都映得灿烂。
潮崎久世情不自禁地凑上去,去嗅闻他脖颈里的味道,很像暴雨骤临时激起的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又像是一场早霜后在森林中播撒着的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他们的手指扣在一起,胳膊和腿亲密地厮磨。潮崎久世觉得自己会永远记得高明的味道,所有他们说过的话、做过的事、见面的方式,都会以一种刻骨铭心的方式记录在他的人生里。他闭上双眼,最终坠入沉眠。但噩梦已经不会再惊扰他的梦境,他在今夜将享受远比所知的一切更好的安息了。
真津的故事差不多讲完,她是一个因为遭遇权力暴力而不幸的女性,尽管接受教育的时间有限,但她依然敏锐地从痛苦的生活中找到了自己的慰藉,并清醒地选择自己的结局。我希望能把她塑造成“莉拉”那样的女性《我的天才女友》——强推这套书。志麻的故事会在之后继续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4章 第 44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