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来,用早膳。
好云淡风轻的口气,好雍雅淡然的作派。郑观音一时十分恍惚,直到月绮呈上小碟腌好的青笋,她才回过神来惊道:“你怎么在这里?”
弯月似的浅黛一竖,郑观音眉心微凝,语气略沉:“你拜谒长秋,竟敢无诏进殿?”
谢隽平淡的看去,通明的苍碧像一袭摇曳的丝雨,淋湿蒙尘的金石,洗去表面的灰垢后,依稀露出一点内敛的光华。
他不说话,倒是身旁的月绮小声开口:“……殿下,是女婢请世子进来的。”
她为郑观音添上煮得软烂的鱼籽羹,低声:“您昨日怎么不告诉我,世子为了救您受了重伤呢?”
郑观音放下筷子,望着从容不迫的谢隽,将他上上下下重新打量了一遍,一字一句的问:“谢世子……你、受、了、重、伤?”
她把“重伤”两个字念的又沉又重。
谢隽眉心一蹙,他容色极盛,右边眉梢上的一点红痣托在薄得似玉般的肌肤上,郑观音一瞥之下,竟觉得几分勾魂摄魄,让人有些想入非非。
“咳咳……我无碍,算不得什么重伤。”他虚弱的说。
郑观音心说你别太离谱了,昨天分别的时候不是还好好的吗?不过就是脸色苍白了点,走路有点慢的,你昨天嘲讽那群五陵子弟的时候明明很流畅的……
只是擦伤而已,娇花不会真的有什么姜汝没诊断出来的内伤吧?
她有点坐不住了,谢隽是为了救她和王小郎才受伤的,她不想欠人恩情,立时起身准备去找婢女叫个太医来看看,余光只见谢隽唇角飞快压下去的弧度。
郑观音:“……”
她又重新坐下,冷冷道:“没事,死不了。”
他们安静的用完早膳,郑观音走出长秋宫时可谓步履生风,谢隽不紧不慢地走在她身后,始终落后两三步距离。
“走慢点,瑗瑗。”身后传来一阵响动。
郑观音旋然转身呵道:“世子慎言!”
“谢世子,就算陛下看重,你也当谨身才是。我是君,你是臣,你怎敢直呼尊者之讳?”她心里憋着一口气,因而语气委实说不上好。
谢隽仍是一副温和的模样,似没什么脾性:“我们昨日也算共患难一回,今晨我又巴巴送上门来为你分忧。”
他声调突然转低,“这样的情分,还称什么公主世子。”
有些人即便是信口胡言,也能把话说的诚恳漂亮。你以为自己和他同在一条船上,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同进同退的同伴,直到大浪来时才发现,你苦苦挣扎,而他冷冷站在岸边,衣不染尘。
这样的人在史书里比比皆是,不独谢隽一个。
郑观音停在宫道旁的一处,平淡道:“陛下金口玉言,你是为君父分忧,何来为我一说。”
谢隽随她停下脚步,闻言只点了点头。
苍穹之下,铺天的柳枝倾盖在斑驳的红墙上,天光云影倏尔游动着,九重禁阙里传来悠悠晨钟,惊起天边一片飞鸿。
“好吧。只是出了宫,也要殿下世子的叫么?”他低声问。
郑观音沉默了下,别过头去,不情不愿的说:“……叫我郑九郎。”
谢隽自无不可。
因有他在侧,郑观音一路行来时受到了比往日更多的瞩目。
她看谢隽倒是神色稍淡,他眉眼只消微压,便显得格外冷疏的样子,虽则一副美人相,却似高山冻雪,凛凛不可犯。
“你不问来这里做什么吗?”她心思一动,转头问只随意扫了眼文章,此后便倚在一边阖目养神的谢隽。
谢隽今日身着暗色鎏金纹样的锦袍,听说他来京的由头是治病,不知是身体确实不好还是做给外人看的缘故,披了件薄薄的靛蓝色大氅,闻声恹恹道:“九郎做主就是。”
他果真一句不问。
郑观音蹲在地上快速地翻完了近日坊间学子新作的文章,小声的叹了口气。
她已经任由《长秋集录》流于坊间,以此表明自己的喜好,那日在礼部内堂又刻意训斥了维护旧文的大臣们,可这些学子却仍旧不愿轻易放弃往昔之功。
谢隽睁开眼睛,忽而开口道:“千里之堤,溃于蚁泬。要做成事,须得耐心些。”
郑观音没理他。
“多谢你。”她压下心里的烦躁,挤出一个微笑,谢过书坊帮忙的小二,转身离去。
玉京是六朝古都,天子居所,街头巷尾游人如织,烟火与人气充盈着每一处角落,吆喝的、交谈的、玩闹的、争执的,稚气的、年轻的、力壮的、衰老的,眼前所有都化作脚下厚重的大地,郑观音踩了踩,是实的。
谢隽若有所思的看着她。
她低下头。她知道谢隽说的是对的。她也知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是她太着急了。
可她无法不急。
皇帝莫测的圣意还如利刃高悬在她的头顶,没有规律的天幕预言更像是不知何时就会被劈下的天雷,还有前朝群臣、崔王贵戚、诸王……每一个都会随时跳出来咬她一口。
这一切都是因为那个“她”。
从天幕出现的那一刻起,所有人都试图从她身上找到那位显宗昭皇帝的影子。
其实对于天幕上说的那位雄才大略的女帝,郑观音并没有什么实感。
现在,她甚至觉得很烦。
她不知道作为昭皇帝的“郑观音”究竟是怎么登上帝位的,看着“她”那些震惊后世的功绩,郑观音和所有人一样。
她觉得骄傲,觉得不可思议,同时作为女人,她觉得很了不起。
她看“郑观音”,就像看一个和她同名同姓的陌生人的故事。这个故事足够伟大,足够波折,足够传奇,可你知道那不是你的故事。
你会敬佩她,会景仰她,会学习她,会评价她,可你不会成为她,也不能成为她。
她没和任何人说过这件事,连月姑姑都没有说。
也许是因为她觉得自己在宫中活着都已经费尽力气,她实在不想知道“她”成为皇帝所支付的代价。
她拥有的东西很少,少到每一次失去都会让她痛不欲生,然而即便是她的一切,和皇帝宝座一起放在天枰上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棠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她再一次想起了杨妃在醉后的低声浅唱。
朝天门的血气经年不散,列臣们的亡魂不肯安息。宗庙的神位前莲灯昼夜不息,得道高僧汇之一堂,夜以继日地为逝去的人超度诵经。
皇帝宽宏的赦免了勉强活下来的人,在后来的几年里甚至对他们多有优容,食旧禄,复官爵。
皇帝冀望于用这种方式去消弭残酷的政治斗争中产生的关于亲情的裂痕,尽管对于斗争中的另一些人而言已经毫无意义,但却能使皇帝获得心灵上的慰藉。
但郑观音猜测,也许皇帝的内心仍旧有一道缝隙,那是女娲补天也无法弥合的裂痕,岁月使得它的表面变得平滑,却幽邃的深不见底。
因为他御极多年,已没有人敢在他面前提及天启旧事,皇帝仍旧会在某一刻担忧。
百年之后,世人会如何评价我?
这是一个将会困扰皇帝一生的难题,作为燕王夺走隐太子的皇位所支付的代价。
那么与文景并列的女帝,冠于百王的君主,她在一个时代里胜过了当世所有的男性与女性,成为了彪炳史册的帝君人主。
她一路行来,在帝路上失去的东西是什么呢?
她是否也会得到一个谜题,然后如同武帝那样,用一生去追寻它的答案?
郑观音仿佛看见一人朝她远远地走来。她着衮冕,上下绘日月星辰,黼黻纹,衣十二章,冕十二旒,华仪棣棣,威若东海。
在那重如繁露的白玉珠下,是一张熟悉又陌生的脸。
她后知后觉的抬头,天幕果然出现了变化。
“元光十七年隆冬,帝疾甚,幸朝天门。即往,霜盖京华,雪泥鸿爪,帝恻然泣下,谓左右曰:'我老矣,但复见故人耳。'又七日,崩于明光宫。”——《六朝书·昭帝卷三》
人群里传来无数惊呼,郑观音听见重物落地的声音,骏马被急促的勒紧而发出的嘶鸣,行人往来时的摩肩擦踵,她看到一张张陌生的脸上带着震惊、疑惑和无所谓。
她听见自己急促的呼吸声。
这一次,天幕没有再去诉说那位女帝震烁古今的功绩,反而是以一个颇显平淡、甚至称得上落寂的文笔为这个波澜壮阔的故事续上了结局。
没有《显宗本纪》里诛杀兄长的英明果断,没有《文献通考》里打压世家展现出的手腕,没有《南台馆记》里试手补天裂的豪迈。
在《六朝书》里,昭皇帝至高无上的神像不再尖锐,它变得柔和,几近有人的温情。
我老矣,但复见故人耳。
这位给后人留下太多谜团的女帝平淡的在史书中谢幕了。没有浓墨重彩的描绘,反复歌颂着传奇的退场;没有恢恑憰怪的风闻,留给世人太多的想象。
她在一个寻常的日子离开了世间,就如同她来时那样。
昭皇帝,一个演技精湛的女人!
不算刀,我们是爽文!瑗瑗快乐登基~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踏青云(四)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