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了,赵祐收回思绪。总之,郑子玉应该也说不出什么关于乔惠的珠玉见解来。
赵祐坐在书案前盯着刚誊抄过的奏疏看。他越看越觉得这份奏疏不够好,所以今日非要找到乔惠解惑不可。
他朝门外吩咐,“马忠,吩咐翟蓼备马。孤要去南山猎场。”翟蓼是他此次出行的副将之一。
“殿下,这……”马忠有片刻犹豫。没有太子殿下去迁就大臣的,更何况乔公已经不是司空了。
赵祐不悦内侍的拖沓,“快去准备。郑子玉在院中受罚,不准离开。”
乔家的南山猎场在渭水南岸,太白山北侧。
这里以前养过千余匹战马,乔訸无缘得见。征蜀那年,除了刚出生的小马驹,所有的马匹和配套物资都被献给朝廷大军。再之后,马场荒废成一个猎场。
乔訸跟着父亲说是打猎,其实更像是跑马。父亲放了好几次空箭把猎物都吓跑了。
她勒住缰绳,问道,“阿翁,您有心事?”
“昨夜没睡好。”乔惠不愿多说,短暂停顿后又朝高岗骑去。
乔訸皱着眉心,纵马追了上去。在高岗上,她顺着父亲的目光一起看向远处的渭水。
往昔的渭水,无论涨水还是干涸,总是忙碌不停。河水运送着南山的竹木、松柏木去往长安,去那里修筑宫殿和陵墓。
今朝的渭水,河道里有运粮的船只,河畔两侧的农夫们在忙秋耕秋种,为来年的麦粟豆谷做准备。
乔惠缓声问身边的乔訸,“称称,你跟你三哥说你母亲与你的愿望是但求万民不在灾年饿肚子。是么?”
乔訸不知父亲怎地突然提起这个,下意识先点了头。
乔惠又问,“称称可曾想过,如何让万民不在灾年饿肚子?”
乔訸抬眼看向父亲,没有作答。
“阿翁换个问法,如果渭水在夏秋闹水患,致使沿岸百万亩良田绝收,你作为乔家的小娘子,如何帮秦地百万民众不饿肚子?”这次乔惠没等答案,自问自答起来,“开乔家在扶风的谷仓放粮吗?这事你母亲做过。可是,乔家扶风谷仓的储粮救不了沿岸的几十万民众。”
乔惠昨夜梦到称称的母亲。他与称称母亲相遇时年过而立好几载。彼时,他的发妻已过世三年多,三个襁褓的女儿先后夭折。他从未想过会在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之后,还能再写缘分。昨夜梦里分明是过去真实发生过的场景,他醒来却恍如隔世一般。
乔惠不由感叹,自己要老了。
可现在他还不能服老。
乔訸陷入了沉思。父亲这是将她与三哥夏日里开仓舍粮的难题进一步放大了。确实如父亲所言,乔家的谷仓救不了百万民众。正如她母亲作为翁主在长安城奔走,救不下杜骏将军家的妇孺一样。
打断他们父女沉思的是乔家仆从。仆从来报,贵客来马场了。
乔惠夹住马肚子,手拉缰绳,看了女儿一眼。“来找你讨要果饮的?”
乔訸不意外父亲知道庄园内发生的所有事情。她瞧了瞧东边的太阳,说道,“女儿昨日说的是午后,时辰未到。找您商谈国是的吧。”
赵祐当然不是来讨要果饮。他来是要和乔惠商讨西北边郡的军政和关中人丁流失后的徙民政策。
乔惠摆了拒绝的姿态。“殿下,太尉掌四方兵事,司徒掌四方民事。西北的兵事和民事的安排怎么也轮不到老臣这位前司空操心。”
今朝的司空没有监察职责。司空大人日常负责治水治河、修宫殿陵墓、主持典仪之类。司空贸然插手军政和民事,可是犯了大忌讳。
何况,他现在司空也不当了,一介富家翁而已。
正因为如此,他前几日随着殿下走访扶风郡县,不说古今对比的启示,不谈未来的安排,只讲现状,不讲困境的根源,不给解决方案。
关于秦地的未来如何谋划,十七岁的殿下无论如何天纵英才,终究在治民的经验和见识上略败一筹。乔惠不主动说。他要等着太子殿下来询问。如今太子主动询问,他还要欲迎还拒。
不出意料,赵祐不顾乔家小娘子在场,直言说道,“昔日乔公守河陇,保一方和平,是为黎民百姓,还是为的三公职位?若是为三公职务,孤回洛阳一定恳求陛下恢复您的职务。若是为百姓,以乔公的仁心,肯定不愿意看到秦地衰败下去。朝堂上,关东与关中朝臣多有矛盾,连孤这位听政的都能觉察一二。关东勋贵和儒学世家在朝,他们哪怕为国为民,总有偏心各自故里的时候。乔公,您若不替秦地发声,十年、二十年、五十年后关中和河陇之地会成什么样子,秦地百姓又会成什么样子,您可曾想过?”
秦地经过长安几代暴戾君王的盘剥,经过对征蜀地的三年战争后援支持,经过洛阳朝廷对王周附庸的几轮清洗,已经疲敝不堪。
不管储君的初衷如何,他虚心求良策的诚恳足以令人动容。
乔惠松了一点点口,“殿下,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备注)”
谋全局是道,谋一域是术。太子谋划关中、谋划秦地要考虑全域的打算。开疆拓土还是战略防御两种不同的全局观,对应不同的关中治理策略。策略,乔惠都有,可关键还是要看太子想选哪种。
赵祐身着月白宽袍,长身玉立。他在请教比自己年长三十多岁的长者时,身形挺拔又松弛;在规劝不想多言的长者时,眼神发亮、言语温和又坚决有力。
“东西南北,四域之内皆为汉民,今朝既为汉,又怎能放弃汉民!全局要谋,汉地要守,汉民要安!如今天下初定,谋一域何尝不是为了全局!谋全局怎可忘千年秦地!乔公,若此时不谋,恐万世悔矣。”
此言不可谓不诚。
1.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
2.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陈澹然《寤言》卷二《迁都建藩议》)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第 13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