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第二十二章

屋外传来几声窸窣的脚步,一位带刀的黑衣男子走了进来。他目不斜视,径直走到顾筠身旁,附耳轻语。

顾筠听完,眉心一拧又很快松开,低声道:“此时我已知晓,不必声张也不要打扰她。”

黑衣人应声称是,余光扫过关鹤还在诊脉,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

又过了一炷香的时间,关鹤收回了手。

帐内传来微弱的咳嗽声,顾筠忙走上前去,担忧道:“璟娘,你怎么样?”

“无妨,只是一时心急想说话,不慎呛了一下。”凤璟捏紧了手中被鲜血染红的帕子,柔声回答完他,又对关鹤道,“病骨支离,枯枝将凋,难为大夫为我走这一遭,眼下形容憔悴不便见人,实在失礼。”

“璟娘……,你,你不要这样说自己,”顾筠目光惶然,勉强勾了勾嘴角,继续道,“关小大夫是神医谷的小谷主,他医术精湛,定能治好你的病。”

也不知是在安慰凤璟,还是在安慰自己。

凤璟淡笑一声,没有再接话。

希冀的目光自然而然转到了关鹤身上,少年隔着纱帐看见已经转过身去的女子,沉默一瞬后到底还是对着顾筠轻轻摇了摇头,说:“王爷,借一步说话。”

顾筠几乎要站不稳身子,往后退了两步,摇摇晃晃地领着关鹤出了门。

两人到了院子里,迎面遇上一名神色慌张的侍女。

侍女脚步匆忙,一时没看见眼前来人,差点一头撞上关鹤。

关鹤往边上一让,顾筠忙伸手扶住将要摔倒的侍女,低声训斥:“这么着急要赶着干什么?王妃刚诊过脉,现在已经睡下了,不要进去惊扰她。”

不等侍女答话,又说:“去厨房把宫里送来的那棵百年人参炖上,告诉王妃是小谷主从神医谷带过来的,让她喝了补补身子。”

侍女犹疑片刻,领命走了。

顾筠这才转向关鹤,急忙问道:“可有冲撞到小谷主?”

关鹤摇头。

“敢问……我家夫人这病,可还有得治?”顾筠苦笑一声,“小谷主但说无妨,这么多年熬过来,我也不再强求什么了。”

关鹤:“身易治心难医,王妃若继续心存死志,在下也只能束手无策了。”

“这话的意思是……能治?”

关鹤:“可勉力一试,我观王妃脉象沉郁,乃心中有结。若心结得化,可保王妃十年寿数。”

“可这心结,”顾筠皱眉,“该当如何?”

“自然解铃还须系铃人。”

顾筠神色萎靡下来,涩然一笑,道:“只怕此法行不通,我夫人平生最厌恶的就是那个造就她心结的人。小谷主可还有其他办法?”

“本不该打听王爷家务事,但想要对症下药就得了解症结所在。”

顾筠轻叹一声,毫无预兆地转了话题:“先前那位姑娘,当真是你的妹妹,而非心上人?”

关鹤:“……”

“确实是我意中人,只她在这方面比较迟钝,我也未曾同她互通心意,还请王爷为我保密。”

“可否容我再八卦一句,因何不愿告知她,我看她也很在意你,现在还在那房顶上扒着看你呢。”

“别抬头,小心被她发现。”顾筠笑起来,继续道,“方才侍卫来报,说那姑娘偷偷溜上了房顶,我就猜她定是来寻你的。”

“感谢王爷担待,没有叫人给她丢出府去,阿倾性情纯真并无恶意,”关鹤很淡地笑了一笑,“大抵是因她曾经这样失去过一个很重要的朋友,所以心里后怕总觉得放下不下我。”

顾筠便又问:“你说她迟钝,又不愿教她识得情爱,怎知她对你到底是何感觉。难道就从来没想过要争取一下吗?”

“没想过,”关鹤毫不迟疑地回答他,“王爷有所不知,她非红尘中人,一向来去随心,我又怎好用这无端妄念去挡了她的道,让她徒增烦忧?”

顾筠哦了一声,总结道:“说来说去,不过是打着为她好的名义以己度人。”

“我看见你们,恍惚像是看见了当年的自己。”顾筠说,“你问我夫人的心结,可愿听我讲一个小故事?”

“可以,”关鹤说,“但请王爷容我先把房顶上的那位请下来。”

关鹤随手捡起一颗石子掷出,轻落在瓦檐上发出一声响动,躲在房顶背面的曲倾知晓自己被发现,讪笑着探出头来。

“下来,”关鹤说,“慢一点,注意脚下。”

曲倾挠了挠头,脚尖一点飞掠而下。

怀着点心虚来到两人面前,也不说话,只一味地看着关鹤说话。

顾筠:“姑娘好身手!只是不知为何会在本王家的房顶上。”

曲倾:“……”

“我四处闲逛,见此处风景优美,情不自禁,脚也不停使唤,自己就上了房顶。”

顾筠大笑,赞道:“果真是个妙人。”

关鹤生怕他说漏嘴,忙开口:“风景看够了就回去吧,我和王爷还有点事要商量,一会儿就回来找你,这次不许再乱跑了,我在王府里不会遇到什么危险的。”

曲倾应了一声,磨磨蹭蹭地转身离开。

不料顾筠突然道:“我这个故事,倒也想讲给这位姑娘听一听。”

曲倾马上扭过头,问他:“哪种故事,话本里来的?”

“话本算什么,”顾筠说,“我要讲的可比话本里面的精彩多了。”

曲倾转过身,端端正正站好,仰头看关鹤,宣布道:“那我要听。”

讲故事的地点换到了院中的小亭子里。

故事里有三个主人公,分别是北渊王顾筠本人、王妃凤璟以及当今的帝王顾延。

顾筠说,凤璟是太后的侄女,从小就在宫里长大,三人曾经是青梅竹马。准确来说,是顾延与凤璟两小无猜,自己只是个无关紧要的添头。

顾延出生就是太子,而凤璟是先帝内定的太子妃。两人从小就相互喜欢,一路扶持着长大,待到凤璟及笄那日,太子带着求来的圣旨来取自己心悦的太子妃,婚后两人举案齐眉、琴瑟和鸣。

“那时我心里也喜欢璟娘,不愿在京中黯然神伤,恰逢北狄来犯,便请旨领兵去往边境,一待就是三年。第二年的时候,璟娘来信说腹中有了身孕,要我为小侄女取一个小名。”

那天晚上顾筠喝了一夜的酒,醉眼朦胧间就着营帐里昏暗的灯光翻看古籍,写了一篓筐寓意好的字送回去,还附带一块收缴来的好玉。

“第三年秋天,我哥来信说小侄女没了,要我赶快回京。我快马加鞭赶到东宫时,璟娘却闭门不愿见我,她抱着小小的尸身枯坐一夜,我便也在房顶默默守了她一夜。”

直到那日,顾筠才知道太子与太子妃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可没有人告诉他时因为什么事情使得夫妻反目。

“第二日一早,璟娘提着剑出来,说她要杀了我哥。我抢走了她手里的剑,把自己的佩剑交给她,我告诉她出了事有我替她担着,叫她尽管去做。璟娘在我面前大哭一场,没有眼泪,随后便入了宫想父皇请旨废除她的太子妃之位。”

“父皇自然不肯答应,最后只允了她出宫清修的请求。然后我哥告了我一状,父皇勒令我即刻返回边疆。那之后我偶尔会回来看璟娘,她变得很沉默,也不再爱笑,夜里还总是失眠。”

“直到我父皇薨逝,太子即位,因为一封遗诏,璟娘成了中宫皇后。她不愿意跟我走,带着仇恨回到那个会吃人的皇宫里。那时我以为她对我哥心有不舍,心灰意冷下只好再次离开。”

后来又过了两三年,顾筠听闻帝后和睦、情深意长,便也不再关注京中消息,孤身与黄沙为伴。直到未央宫的一场大火映亮了洛京半边天,他收到了凤璟的死讯。

“我这一生干过两件大事,第一件是起兵造反得以全身而退,第二件事是抢走了我哥的夫人。两年后我又遇见璟娘,才知道她当时是借假死脱身,又过了几年,她接受了我,我们在一起了。”

曲倾抹了一把眼泪,吸着鼻子夸顾筠干得好。

顾筠自得道:“那当然了,大丈夫喜欢什么就去追求,何必畏手畏脚。”

“但她依旧不太开心,初初开始的几年里总是做噩梦。”顾筠话音一转,又说,“如果她有心结,我只能想到那个令她恨之入骨的人了。”

关鹤听完,沉默片刻,下定结论:“想来这就是症结所在了。”

曾经爱之欲其生,后来恨之欲其死。

情之一字,困心又伤人。

顾筠站起身来,说:“故事讲完了,希望能对小谷主有所帮助。若能治好璟娘,什么条件我也给得起;若没有办法,还请为我配上一剂毒药,待我安葬了她好随她而去。”

“好了,璟娘应该已经醒了,我得去看看她。”

与此同时,凤璟听着侍女阿姚的话,失手打翻了那碗参汤。

她胡乱地抓住阿姚的手,睁大眸子,一再确认:“你确定没看错,真的是他?”

泪水打湿电脑,收藏快来、四面八方来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3章 第二十二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西江的船

狩心游戏

六十二年冬

我的18岁男房客

宁得岁岁吵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人道洛阳花似锦
连载中朝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