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猝不及防遇见你

在蒋彤的记忆里,她的童年在她进入初级中学的那一天起就结束了。那是2002年的初秋,当时候九年一贯制的说法还没有流行,蒋彤成为了初中一年级的新生,她心想着“我上初一了”,有些欢喜,又有些紧张。

初中学校门口的门垛上,有一只振翅欲飞的白鸽。进门是一条水泥路,操场分在路两边,操场边的围墙旁立着一排笔直的白杨树。沿着这条路穿过操场,就看见一排四层的教学楼。从下往上分别是三年级、二年级、一年级。初中比小学大很多,蒋彤就读的小学是每个村子一所,每个年级一个班,班上只有三四十个学生。而初中在镇上,每个年级有六个班级,一个班六十多人。

蒋彤望着班级里这么多人,除了几个小学同学,都是陌生的面孔,心里多少有些忐忑不安。她努力踮起脚尖,在学校贴在墙上的分班表上艰难地寻找着自己的名字,终于在四班的名单里找到了自己。然后按照班级示意图上了楼梯,班主任就在门口,问过了名字,在名册上画个对勾,就点头指着某个座位说坐到那里去。后来大家才体会到座位是根据小升初成绩和身高排列的。

班主任是一位姓郭的老教师,然而眉目清朗,丰神俊秀。不知道是不是人长得帅管理起学生也不费劲,他身上完全没有那种职业倦怠的疲态。分发新书,讲校规,激励大家好好学习,一套流程行云流水。

郭老师把手臂撑在讲桌上,俯视着这些清澈而稚气的眼睛,开始了班主任的训话,无非是要遵守校规校纪、和睦同学等等。然而郭老师就是有本事把这些老生常谈的东西讲得入情入理,没有人垂着头用眼神盯着地板,末了还有人带头鼓掌。郭老师收起笑容,清了清嗓子,一改轻快的语气,说:“你们上初中了,也面临着人生的第一个转折。今年咱们学校有8个人考上一高了,你们要给自己定一个目标,不要浑浑噩噩虚度光阴。考上高中才有机会考大学,如果考不上学,男的就只能去工地,女的进厂里打工。你们都好好想想,写一个《规划书》来,自己有什么目标,你要怎样去实现它,字数不少于500字,今天不上课,上午你们就可以写,下午自我介绍,做一个学习交流会。”这次没有人接话。

下课铃声响了,郭老师没有说下课,只是把一些文件顺手夹在腋下走了出去。班上的同学面面相觑,难道不是该全体起立说“谢谢老师”吗?看着窗外郭老师的身影消失在楼梯拐角处,大家终于确信是下课了。班里的气氛立刻缓和了许多,邻近的同学也相互打招呼。无非说些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村的,有没有上六年级。顺便感慨一下咱们班主任真有意思,看起来还不错。你来我往地几句话之后,大家彼此就算认识了。

2002年比较特殊,在2001年的时候,小学由五年制改为六年制,所以那一年三分之二五年级升学,剩下三分之一上六年级,在2002年时这些有六年级的学校,六年级和五年级一起升学,再以后就只允许六年级升学了。

正式消息是五一的时候才公布的。有些精明的父母就帮助孩子转学了,毕竟在初中多复习一年两年来应对中考比上六年级更有价值。那时候中考允许复读,考不上可以继续考。其实蒋彤也向父母提出要去姥姥家所在的村借读,那个村的五年级可以直接升学,可是父母却不肯去疏通。就这样蒋彤也只能接受命运,成为第一批上六年级的学生。

班上有同学家长是老师,对学校的升学信息自然了解得多一些。当那个同学谈论今年的中考信息时,不少同学围了上去。蒋彤也竖起耳朵仔细听,大概拼凑出信息。据说,考上一高的7个人中4个是复读的,而一高自费是一万三和一万八两档,如此等等。两个课间之后,有了言语交流大家很快熟络起来。蒋彤紧张的心情也有些松弛下来,但是听着那少得可怜的录取率又不免忧愁。蒋彤对于中考的信息格外关心,所以一听见别人说就凑过去听,认真记在心里。

那时候,蒋彤所在的县,或者说市,不过因为是县级市,所以大家习惯说“县城”,全县有6所高级中学。一高是省级重点高中,还有五所普通高中,中考录取分数从高到低排序是一高、二高、五高、六高,三高和四高因为在其他乡镇离得较远所以很少有人报考,他们的录取分数略高于六高。

县里的每个高中都有两个分数线,一个是公费线,一个是自费线,公费的分数高,考上的学生只需要缴纳600到800元的书费、住宿费。自费的分数低,只要缴纳一定数额的“择校费”就可以进入高中。当然,如果足够有钱、或者关系足够硬,不够自费线也一样能进去。至于其他的学生,职高、技校欢迎你。那时候高中录取率很低,考上高中已是非常不易,考上一高更是凤毛麟角,能交得起高昂择校费、愿意给孩子交择校费的家庭同样凤毛麟角。

班主任让班里几个男同学去搬新课本。书一本一本发下来,蒋彤挨着给每一本书写上名字和班级,不禁自言自语,“课程可真多,这要咋学呀。”结果前排的同学竟然转回来对她说:“是呀,书真多。我听别的同学说,到了初二还要学习物理,初三还要学习化学。”蒋彤立刻笑说:“要是能像哪吒一样可以化身三头六臂就好了。”

在蒋彤上小学的时候,学校只开设四门课程,语文、数学,自然、思想品德。通常上午上数学,下午上语文。自然和思想品德,一周共有4节课。小学没有英语课,所以,蒋彤和所有同学一样,都是从初中才开始学习26个字母的。但是初中就不一样了,不仅要学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主课,还要学历史、地理、政治、生物四门副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AI指令调到冷脸上司后

狩心游戏

路人,在漫画卖腐苟活

乌鸦嘴[红楼]

八戒八戒,心肠不坏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
×
人间别久 少年如故
连载中庄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