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再遇旧人

阳光明媚,纽约文化中心正在举办一场“文化认同与全球行动”的小型圆桌论坛。杨琳作为合作项目方之一,被邀请参与对话。

她原本以为这只是一次例行的发言与交流,却在签到表上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简文汐。

简教授。

那是她本科时代最仰慕的一位老师,文化人类学领域的知名学者,曾是她申请波士顿博士的推荐人之一。那时的简文汐,是典型的“学院派中坚力量”,发表过大量高引用论文、带出无数研究生,也是她对“学术理想主义”的最初投射。

但在博士一年级时,杨琳得知简教授突然辞职,远赴东南亚做一线文化项目,从此淡出学界。

她曾疑惑,也曾震动。如今三年过去,竟在纽约再度相逢。

简文汐站在讲台侧,头发剪短了,神情干练,眼神依旧澄澈。她的分享干脆利落,没有华丽修辞,却句句直击人心:

“我们曾以为文化研究是为了理论,但后来发现,它更像一座桥——连接那些没被听见的声音,和那些习惯了视而不见的世界。”

台下掌声不大,却格外真诚。

活动结束后,杨琳犹豫片刻,还是走了过去。

“简老师。”她喊出这个称呼时,自己也愣了一下,“我是杨琳,您还记得我吗?”

简文汐回头,露出笑意:“当然记得。你已经在做很棒的事了,我听说过你的项目。”

他们找了个角落,坐下聊了半个小时。

简文汐没有问她是否后悔读博,也没有提起离开学院的决定。她只淡淡说:

“我不是逃离体制,而是发现自己真正热爱的是与现实共振的事。学术很好,它锻炼思维。但不是所有人都必须待在象牙塔里。有些人注定要走到田野里、人群里。”

杨琳听着,忽然想起自己这几个月的所有动摇、挣扎、计划、辩证和等待。

她忽然明白了——自己不是“不够坚定”,而是正在用另一种方式走向坚定。

临走时,简文汐拍拍她肩:“你不用成为任何人。但你已经在成为你自己。”

当晚,杨琳独自回家。

沈奕临时加班未归,屋里空空的,她泡了杯茶,坐在阳台。

纽约的夜,像她的心,一层一层地安静下来。

她望着那一排排灯火,轻轻地笑了笑。

这一刻,她还没对任何人说出答案,但她知道,自己已经做出了选择。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婚内上瘾

狩心游戏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春水摇摇晃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人间欢喜
连载中清和雅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