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樊盈苏面前好声好气的罗玉芬,这时像是忽然变了个人。
只见她双手叉腰瞪着说话的那俩妇人大声骂道:“就你俩长嘴了是吧!不会讲话就甭张嘴,信不信我撕烂你俩那满是大粪的臭嘴!”
刚才还晕乎乎的樊盈苏,精神一下子就清醒了不少。
那俩妇人脚上套着草鞋,头戴顶破草帽,被罗玉芬骂了就撇着嘴翻着白眼转身走了。
边走还边往地上吐唾沫:“呸!谅谁还不知道你那副坏心肠在想着什么,还以为能藏得住,也就这坏分子当你是好人。”
“也还真会挑人,估计坏分子里头就这个长得顺溜。”
“平日我们都恨不得离这些坏分子远远的,压根就不愿看到他们,没想到她长这副模样,脸还挺嫩。”
“嗐,她那傻子哥又傻又老又丑,可不得选个顺溜脸嫩的才好生娃。”
“可不得生娃,要不她罗家就绝后喽。”
“傻子还想生娃,别到时候……”说话声渐渐远了。
樊盈苏侧头看向身边叫罗玉芬的嫂子。
罗玉芬像会变脸似的,刚才还凶神恶煞地瞪着那俩个妇人,这会儿已经一脸的和气。
“你别听那些个长舌妇乱嚼舌根,我、我没那想法,”她嘴上虽然这么说着,但眼神却有点闪躲。
“嗯,”樊盈苏点头,“我知道。”
这点樊盈苏是相信的。
如果她的猜测没有错,罗玉芬对她,准确来说,是对原来的樊盈苏有所求。但罗玉芬求的应该不是樊盈苏这个人,而是和樊盈苏有关系的别的东西。
“那就好那就好,”罗玉芬忙不迭地点头,“嫂子没有坏心的,你、啊对,这个你快藏好!”
她边说边四周看了看,快手快脚地从兜里拿出了之前被她收着的包着银针的破布卷。
“快藏好了,可千万别丢了。这可是封建残余,要是被人看到,又要拉你去批斗了!”
她嘴里虽然说着银针是封建残余,但她却把银针在自己身上藏了这么久,这时又还千叮万嘱地让樊盈苏把银针藏好。
“谢谢罗嫂子,”樊盈苏把银针拿了过来,藏在了衣服里面。
罗玉芬看她这时像是精神了些,心里也就松了口气:“我送你回去,路上要是看到有人说你没去上工,我就帮你同他们说说,免得他们去举报你。”
“谢谢罗嫂子,”樊盈苏乖巧地道谢。
“和嫂子不用这么客气,”罗玉芬边向前走边悄声说,“你先回去歇着,等过了晌午大家去上工,我再偷偷煮个鸡蛋还有红糖拿给你。”
“谢谢罗嫂子,不用了,我没什么事,”樊盈苏说自己没事,但她其实这会头重脚轻,低头看路都觉得地面有点儿扭曲。
罗玉芬像是没听见,只顾埋头向前走。
村道又窄又多转角,还这边一个泥坑,那边一个水洼。
一看就是处偏僻的小村庄,村里房屋的地基和墙脚用的是石头,而墙壁则是泥砖墙,窗扇还都是钉的木板块。
屋顶有的是茅草,有的是瓦片,都是充满岁月感的旧房子,不管是茅草屋顶还是瓦片屋顶,上面都长了些杂草。
在离村子稍远的地方,樊盈苏还看见砌了几层石阶梯的公厕,两扇挡住两边门口的泥砖墙上分别用油漆写了男女两个大字。
樊盈苏四周看了看,这边应该是村子的边缘,房屋一般都集中在村中央,而公厕则建在远离房子的角落。
但罗玉芬还继续向前走,那就远离村子了。
经过两处荒草丛,出现了两排类似宿舍的房子。
之前村子的房屋,都只有一个大门。而这两排房子,每排有三扇门,代表着三间房,也有可能是三户人家。
樊盈苏多看了两眼,罗玉芬留意到她停下了脚步,转过头来低声说:“知青们这会估计在休息。”
这是知青住的地方。
再继续向前走,很快就看见了几个用木条搭出来的茅草棚。
大字标语,知青,茅草棚……
樊盈苏心里有了初步的肯定。
罗玉芬对着那些茅草棚一抬下巴:“你快去躺下歇着,我去和队长说一声。”
“谢谢嫂子,”樊盈苏看着罗玉芬往回走,而她则站在原地没动。
三个茅草棚,她不知原先的樊盈苏具体住的地方。
这时,最靠近村子那茅草棚的木门忽然开了,从里面出来一个双手端着木盆的短发女人。
对方一抬头看着站着不动的人,视线上上下下打转了好几回。
樊盈苏伸手巴拉了一下脸颊的头发,好让头发能遮挡着脸。
她和原来的“樊盈苏”长得一模一样,体形其实也差不多。对方是饿瘦的,是饥饿面容。而她是因为读博废寝忘食熬瘦的,是疲劳面容。
最重要的,是俩人肤色的不同。
原来的“樊盈苏”天天日晒雨淋干农活,晒得很黑。
而她皮肤天生就白,再加上在穿过来前,在实验室里待了不只三个月,就为了她那打算用来代替论文之一的实践成果。
天没亮,她就进了实验室。等月亮当空,她还泡在实验室里,终日见不到太阳。
但好在网购的衣服是长裤长袖的,能藏住手臂,可脸是藏不住的。就算头发短至下巴能遮挡两边脸颊,总还有露出来的皮肤。
眼前这女人的视线已经在她身上转了好几圈了,樊盈苏无法确定这人是否已经对她产生了怀疑。
樊盈苏看了一眼对方,彼此视线在这时接触上了。
对方先开口:“队长说你病了?”
樊盈苏点头。
“谁病了不都在地里干着活,就你能请假,”对方用鼻子哼了声,然后端着木盆走开。
樊盈苏斜眼瞥了她一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