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济反复读着手中的信,每个字句似乎都重重地印在他的心上。自上次收到三殿下的来信已有数月,为了通畅江南的关系,他起初决定与陈家联姻。然而,京城那边的反应出乎意料,让他一度以为这件事将不了了之。所幸这次再次收到三殿下的书信,让他终于松了一口气。意外的是,在这段期间,他竟撞见陈清荷与李焕章私下相会,这让他重新考虑联姻的计划,不如改为拉拢李家,同时支持新的陈家家主上位,不仅避免了悲剧的产生,反而或许能成就一段佳话。
三殿下....
年幼的百济跟着父亲前往京城参加族中长辈的七十大寿,京城的繁华远超他的想象,大街上的车马川流不息,各种商贩大声吆喝叫卖,适逢正月,街边的商店张灯结彩,店里的客人络绎不绝好不热闹。大宅门庭若市,小厮忙着搬运装满礼品的红木大箱,丫鬟们忙碌着准备各种佳肴。
“祺贵人到——”
只见一位身着狐毛滚边的织锦暖裘,头戴金丝宝钗的妇人从马车中缓缓下来。
“三殿下到——”
一个粉雕玉琢的小男孩跟在妇人身后,他身穿一件精美的绣有飞雪和松鼠的红色绸缎棉袄,头戴一顶装饰有羊毛绒球的护耳绒线帽。不顾身旁小厮的惊呼,从马车上一跃而下,得意地站在雪地里哈哈大笑。“母亲!快些走!我要吃小厨房做的红豆栗子粥!”说罢便头也不回的冲进宅院。
这是杨百济第一次见到萧衍,他从自己身旁飞快的跑进院子,一边同路过的相熟亲戚客人打招呼,全然一副回到本家的模样。
百济拉了拉父亲的手,却发现父亲站在原地一动不动,目光紧紧锁定妇人渐行渐远的背影,眼中闪烁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光芒,似乎是不舍,又似是深藏的思念。
席间,小百济被族中长辈介绍至祺贵人跟前,祺贵人轻声询问自己读书的情况,百济一一回答后,祺贵人满意地点了点头。
“去把三殿下带过来。”她看了看远处园子里跑来跑去三殿下,示意身边的丫鬟,“就说给他认识一个新朋友,让他快些过来。”
“母亲,看!刚才祖奶奶给我的小泥人,可比宫里的玩具有趣多了!”萧衍两个小脸蛋红扑扑的,开心的张开手给母亲展示手里的精巧玩意儿。
“三殿下,这是百济,是你杨远表叔的儿子,学业很是不错,让他做你的伴读可好?”祺贵人一边轻抚儿子冒着热气的脑袋,一边整理他凌乱的头发,重新为他戴上毛线帽,轻声笑道:“你不是一直想要一个伴读吗?百济为人稳重,和你这个皮猴子最是合适。”
“哦?这个小不点?他那么小进宫真的可以吗?”萧衍皱眉,低下头捏了捏百济的脸,“小百济,进宫后可不要哭着找娘亲哦....”
从那以后,百济便离开了父母,跟随萧衍进宫作伴读,与他一同度过了数年的时光。在这段时间里,宫中局势突变,百济才得以重返久别的故乡。
尽管他与三殿下的关系日益亲密,常通过书信保持联系,百济深知萧衍对他非同寻常的情感。然而,在纷扰的局势中,他也无暇顾及这段情感,况且,如果萧衍最终登上帝位,按照世间习俗,他未来将会有三宫六院众多妃嫔,这是百济无法接受的局面。尽管男风在朝堂之上不时盛行,但身为未来之君,萧衍无可避免地需要继承血脉,这是他们之间无法跨越的鸿沟。
手中的信件已被反复翻阅,显出明显的折痕。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那些日子,父亲临终前将杨家托付给他,叮嘱他必须尽心辅佐三殿下。现在想来,与三殿下的联系,难道真是一段躲不开的宿命吗?
杨百济展开新的信纸,缓缓落笔写道:
殿下亲启:
三日后我将启程回戎州,一切已安排妥当,殿下无需挂心。在前往江州之前,戎州与大渊因新的赋税政策而关系紧张,我已通知边境军事加强防备,待殿下亲临戎州,我们再共谋大策。若局势演变至战争,陈安远必将成为我们坚实的后盾。
....
信使转达,您近来咳嗽甚重,是否未从上次的风寒中完全康复?政务固然重要,但殿下的健康为先。望您保重,不宜过劳。
杨百济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