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洛凝教学

秋阳斜照,金红的光晕洒在洛城大学音乐学院斑驳的砖墙上,像一层薄薄的釉彩。街边小摊刚出炉的桂花糕正冒着热气,甜香裹着暖风,在走廊尽头飘散。一阵微风吹过,卷起几片早落的梧桐叶,在台阶前打着旋儿。

洛凝已站在三楼教室的门口。

她抬手整理了下墨青色旗袍的立领,指尖轻拂过耳坠上的珍珠流苏,她深吸一口气,鼻尖掠过桂花与木料混合的气息,像是回到了十年前那个山中小院,竹篱旁一架古筝在雨后初晴中低吟。

推开门时,铜铃轻响。

教室里坐满了学生,三排古筝整齐排列,乌木琴身泛着沉静光泽,琴弦在午后阳光下泛着银微光,仿佛一池静水被风撩动。几名女生低声交谈,语调轻佻,目光却不时扫向门口,带着几分审视与好奇。林雅欣坐在前排中央,一身剪裁利落的香奈儿套装,搭配一支仿古鎏金银簪,发髻一丝不苟。她手中翻动着《渔舟唱晚》的乐谱,纸页翻动间节奏分明,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笑意,像是早已预知了什么。

“同学们好。”洛凝走上讲台,声音不高,却如清泉滴石,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我是这学期的古筝主课老师,洛凝。”

稀稀落落的掌声响起,夹杂着几声敷衍的轻笑。

有人小声嘀咕:“就她?看着比我们大不了几岁。”

旁边人接话:“听说是靠关系进来的,以前在乡下教小孩弹琴,连专业院校都没待过。”

“嘘——别说了,人家可是‘特殊引进人才’。”

林雅欣忽然举手,动作干脆利落:“老师,能先给我们示范一段吗?大家都挺好奇的。”

教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光聚焦在洛凝身上。

她看了林雅欣一眼,并未回应,只淡淡道:“既然是第一节课,不如请一位同学先展示一下基础曲目,也好让大家了解彼此的水平。”

林雅欣立刻起身,裙摆划出一道优雅弧线:“那我来吧。刚练了一周的《渔舟唱晚》,还不太熟,但想听听老师的指点。”

她坐上琴凳,背脊挺直,姿态无可挑剔。指尖落在弦上,轻轻一勾,第一个音滑出——

洛凝眉头微不可察地一动。

滑音拖得太长,节奏松散得如同断线风筝;第三小节本该轻挑之处用了重轮,破坏了整段意境;第五拍的颤音迟了半拍,像是刻意为之的“自由发挥”。整段演奏如同被水浸过的宣纸,皱巴巴地摊在空气中,美感尽失。

可林雅欣脸上仍是一副专注神情,眉心微蹙,仿佛真正在用心演绎。弹完后还轻轻叹了口气:“哎呀,太紧张了,手都抖了。”

教室里一片寂静。有人低头憋笑,有人交换眼神,似乎正等着看这位新老师如何应对——是宽容一笑?还是尴尬回避?

洛凝缓缓起身,步履沉稳地走到她的琴边,俯身查看弦位,指尖轻点第七弦靠近岳山的位置,又移开视线,盯着林雅欣的眼睛。

“你刚才那段演奏,节奏乱了三拍,滑音错两处,指法也有偏差。”她语气平静,却字字如针,“你是真的紧张,还是想探探我的水平与底线?”

林雅欣脸色一僵,勉强笑道:“老师您别误会,我只是……水平有限。”

“水平可以有限。”洛凝直视她,目光如月下寒潭,“但态度不能作假。古筝不是背景音乐,它是会说话的。你可以骗过耳朵,却骗不过人心。”

说完,她转身走向主位那架紫檀木古筝——那是学院最老的一架琴,传说是民国时期某位名家所用,音色浑厚苍凉,唯有真正懂它的人才能唤醒它的魂。

洛凝坐下,双手轻放于弦上,掌心朝下,十指舒展如莲瓣初开。

“既然大家对传统曲目有疑问,那我就来一段真正的‘古战场’。”

指尖一拨,第一个音如刀出鞘,斩破寂静。

《广陵散》开篇杀伐之气扑面而来,左手揉弦如风卷残云,右手大撮重击低音弦,一声声砸在人心之上,仿佛千军列阵、战鼓雷动。原本喧闹的教室瞬间安静,连窗外飞过的鸟雀也为之惊起远遁。

第二段“聂政刺韩”的旋律骤然收紧,轮指如雨点般落下,快得几乎看不清手势。她的手腕悬空不动,仅凭指尖爆发力推动音浪,每一记滚奏都像铁蹄踏地,震得地板微颤。

第七段“冲冠怒发”一起,整个教室仿佛被音浪掀动。琴声撕裂长空,似孤臣烈士临刑前的怒吼,又如天地崩裂之际的最后一声悲鸣。一名女生下意识捂住了胸口,另一人悄悄摘下了耳机,生怕漏掉一个音符。

林雅欣的手指不知不觉蜷缩起来,贴在膝盖上,指甲深深陷入布料之中。她曾以为技巧就是一切,速度、力度、舞台表现力才是评判标准。可此刻她才明白,真正的古筝,是可以让灵魂战栗的。

最后一记扫弦落下,余音震颤不息,在梁间盘旋良久才缓缓消散。

洛凝抬眼,目光直直落在林雅欣脸上:“艺术不容亵渎,课堂不是秀场。若真心求学,我倾囊相授;若想演戏——请去影视学院。”

全班静默数秒,随即掌声轰然炸响。

有人忍不住喊:“老师太厉害了!这才是大师级的演绎!”

“我刚才心跳都跟着节奏走了,整个人都在发麻!”

“这哪是古筝,简直是武侠现场!”

林雅欣没有鼓掌,低头收拾乐谱,手指微微发抖。合上谱夹时用力过猛,纸角划破指腹,渗出血珠也浑然未觉。她望着自己鲜红的指尖,忽然觉得刚才那番表演,像一场可笑的闹剧。

下课铃响,学生们陆续离开。有人经过洛凝身边还会恭敬地道一句:“老师再见。”甚至有人驻足问她是否收私教学生。

林雅欣最后一个起身,脚步缓慢。走到门口时顿了顿,回头望了一眼那架紫檀木古筝。

洛凝正低头检查弦轴,指尖轻轻拨动每一根弦,确认音准。阳光从侧窗斜照进来,映在她月白色缎面旗袍上,也落在她微垂的眼睫。光影交错间,她像一幅静止的工笔画,温柔而不可侵犯。

林雅欣嘴唇动了动,终究什么也没说,转身离去。

教室终于恢复宁静。

洛凝站起身,活动了下手腕。十年乡居,她在山野间练琴,风雨无阻;儿子半夜发烧,她一边熬药一边默背指法口诀;寒冬腊月,手指冻得通红,仍坚持每日四个小时基本功训练。那些无人知晓的日子,她把孤独谱成了曲,把苦难化作了弦上的风雷。

这些无人知晓,也不需人知。

门外走廊传来脚步声,由远及近,停在门口。

洛凝抬头。

林雅欣站在那儿,怀里抱着乐谱,脸色有些发白,呼吸略显急促,像是鼓足了勇气才走回来。

“老师。”她开口,声音比先前低了许多,少了锋芒,多了迟疑,“我……我想重新弹一遍《渔舟唱晚》。”

洛凝静静地看着她,没有说话。

林雅欣咬了咬唇,径直走到自己的琴前,坐下,双手放在膝上,闭眼片刻,像是在调整呼吸。

再睁眼时,眼中已有水光。

她开始演奏。

这一次,滑音克制而深情,节奏稳如潮汐,轮指轻巧如蜻蜓点水。虽仍有瑕疵,但每一音都带着敬畏,像是在向某种被遗忘的东西忏悔。

最后一个泛音落下,余韵悠长。

她没有抬头,只是低声说:“我知道我不够好……但我真的想学。”

洛凝起身,缓步走到她身边,轻轻拍了拍她的肩:“明天早上七点,琴房三号,我等你。”

林雅欣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不敢置信的光。

“谢谢老师。”她声音哽咽。

洛凝转身望向窗外,夕阳已沉入楼宇之间,天边只剩一抹绛紫。

她知道,这场战争才刚刚开始。

不只是技艺的较量,更是人心的博弈。

而她,早已习惯在寂静中,听见雷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宁得岁岁吵

不小心与嫡姐换亲后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在全A男团中假装Alpha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若是前生未有缘
连载中欣欣颐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