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来历

紫苏不满,她摸了摸额头,“我自然知晓不能在小姐面前说,只是那日章家几个主子逼迫小姐时,你又不是不在!小姐好似一点儿也不伤心的样子。”

白芷低头又绣了两针,才抬头道:“你怎知小姐不伤心?又怎知小姐不是早伤透了心,才不在乎这些了?你整日没心没肺,不如多琢磨琢磨挣钱的法子,还能填饱你在这张馋嘴!”

“我哪里馋了!”紫苏不服气,不过这样坐吃山空也不是法子,她走到门外台阶上坐下,支着脸望着院门发呆。

萧令仪赶至河边时,严瑜刚好也到了河对岸,二人隔着河相望一瞬,萧令仪刚准备踏上木桥,就见严瑜径直走了过来,她便退回到一旁等待。

严瑜过桥,不似萧令仪那般小心翼翼,他在桥上如闲庭信步一般,她眼不错地望着他,直至他走到自己跟前。

“给。”严瑜下了桥,便将鱼递给她,萧令仪将目光从他俊美的脸移至他手上,他手骨节清俊,只不过有些细小的伤口,坏了这份美感......

萧令仪回神,连忙又看向他递过来的鱼。

鱼破开了肚膛,里头已经清理干净,外头的鱼鳞也尽数刮净了,两腮穿着草绳。

萧令仪双手接过,“多谢!还劳烦你清理好......”

严瑜见萧令仪接过鱼,未等她说完,便拱手告辞,转身上桥离去。

“诶?严公子!银钱还未给你!”萧令仪连忙拿出钱袋子。

“不必了。”

“那怎么行!下回若还要向你买鱼,仍不给钱吗?”

“下回不钓了!”严瑜在桥上走的飞快,已到了河对岸。

她锁着眉头站在河边,见他往河对岸的村落而去,身影渐远,方才转身回庵。

“小姐!”紫苏见萧令仪拎着鱼,双眼一亮,立即起身道,“这是在哪抓的,还是买的?”

萧令仪将鱼递给她,“你厨艺好,你看要怎样做。”

紫苏她们虽是大丫鬟,但平日在伯府里,也不是日日有肉荤的,她高兴接过,“一会儿奴婢拿了银钱,去斋堂买块豆腐,咱们喝豆腐鱼汤可好?”

萧令仪点点头,“那就随你。”

萧令仪坐回窗边,她望向窗外不知何处,发了会呆,才开始提笔画笺,画了几笔又出了神。

再回神下笔,两尾鱼跃然纸上,待这张花笺渐渐成型,似鱼戏莲花,又似衔头逐尾,相互嬉戏。

这回似是物感于斯,待紫苏唤她时,她已画了许多不同的鱼儿,个个都要跳出花笺来。

紫苏看了忍俊不禁,“小姐这是饿极了,还是捅了鱼窝子了?时辰不早了,咱们拿锅子到庵外头去?”

萧令仪点头,起身揉了揉手腕。

三人来到河边,白芷端着盆,浣洗早间未来得及洗的衣物,萧令仪和紫苏则琢磨怎样垒个生火的埋锅灶。

主仆纠结许久,紫苏看着不远处的散灶,“不如咱们就用那妇人挖好的吧!”

萧令仪摇摇头,“还是咱们自己来。”

二人捣鼓半天,白芷的衣裳都快洗完了,她们才总算像模像样的垒好了埋锅灶。

用干草和松木生了火,接下来便轮到紫苏大显神通了。

主仆三人围着火光等待,倒别有一番野趣,白芷瞧着火光,“这老天有晴有雨,晴日倒还好,下雨了怕是不能这样煮野饭了。”

“雨天自然有雨天的活法,雨天吃斋饭好了,也不过比自己做贵上稍许。”萧令仪和紫苏都撑着脸望着锅。

紫苏叹息一声。

萧令仪笑道:“‘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每日自有每日的活法,何必为明日叹气。”

紫苏将盖一揭,烫地摸了摸耳朵,待撒了香料,顿时鲜香扑鼻,三人眼都亮了起来。

“小姐说的对!鱼汤豆腐好了,今日的活法是吃鱼!”紫苏笑嘻嘻道。

云水村。

“祖母!您怎么起身了?”严瑜走进院中,见祖母披着衣裳,拄着拐棍,忙上前扶住她。

严老夫人咳嗽几声,严瑜替她拊背缓了缓,才听她道:“我见你杀完鱼又出了门,现下又是空手而回,可是送鱼给旁人了?”

他搀着严老夫人入内,扶她靠坐于床边,才点头道:“给附近的邻里送了条鱼。”

“还破干净刮了鱼鳞,从前不见你对哪个邻里这样上心。”要夫人语气随意轻松,一双眼睛却紧盯着他。

严瑜微微有些窘迫,却也坦坦荡荡,他看向严老夫人,“祖母,我二人初来乍到,总得与邻近打好关系。”

严老夫人见他目光澄澈坦荡,才缓缓点头,“那就好,我只怕你又重蹈荆州的覆辙。”

严瑜听到这句话,面色微沉,荆州么?

严家祖宅便在荆州,严瑜的曾祖父曾官拜首辅,权倾朝野,严瑜的祖父彼时亦是身居高位,风光无两。

只是富贵歌楼舞榭,凄凉废冢荒台,严家这庞然大物竟瞬间倒塌,树倒猢狲散,幸好皇帝还算放了严家一马,只是夺职抄家。

因此,严瑜的曾祖父便带着一家老小回了荆州祖宅。

好在祖宅还留了些田庄祭屋,一家人也算衣食无忧。

只是彼时,严家这位曾经的首辅,已八十高龄,严瑜的祖父也近五十,眼看着也不会再有起复的可能,于是便将心思转投到下一辈中,毕竟皇帝尚未断了严家科举的资格。

可惜严瑜的父亲是个草包纨绔,分明家中为他挑了貌美如花的高门贵女,他却仗着家中的权势富贵,整日斗鸡走马眠花宿柳。这倒罢了,回了荆州却仍是不知收敛,不知在哪染了赌,待严家几个长辈发现的时候,不仅家中银钱地契已被他偷了拿去赌,他人也被打了个半死,只剩下一口气。

因这样,莫说银钱,严家人连住的地处都没了,曾经风光无两的严家首辅父子,就这么被活活地气死了。

没过多久,严家这草包纨绔,便因为重伤不治也死了,严瑜的母亲、曾经的世家贵女,也因不堪这变故,拿了腰带在林子里挂了脖子,也没了。

严家家破人亡,只剩下严瑜的祖母,和严瑜这个不到三岁的幼儿。

好在严家祖母心性顽固,竟就这般独自抚养严瑜,硬生生撑下来了。

严瑜十二三岁时,这对相依为命的祖孙,才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简陋茅屋可住。

严瑜则不肖其父,更肖其曾祖,十四岁便过了童试,成了少年秀才,在县中颇有才名。

只是虽有人称其神童,秀才到底也不算稀奇,更何况严家贫困,严家祖母脾性怪异,在村中仍是常受白眼。

严瑜十五六岁,妙年风姿,引人注目,离严家茅屋不远的一户人家,便有为之倾倒的女子。

这姑娘和严瑜同岁,时常趁着严瑜在河边洗衣时,也抱着衣篮蹲在他不远处洗衣,边洗边瞧他,有时候还会闹笑话,等衣裳顺着水漂远了,才回过神去追衣裳。

严瑜面对这些,向来冷漠待之,并不理会。

这姑娘看的多了,渐渐胆大,时常来堵他的路,送些衣物吃食,他严辞拒绝,偏那姑娘不气馁,回回塞至他怀中,惹得他十分不耐。

事实上,自从严瑜过了童试,他便时常寻些抄书写信的活,既为家中减轻了些负担,也早不用乞食了,更何况他所在的那座书院,山长和几位老师都极为赏识他,并未收他的束脩,如今再不好过,也不必和幼时记忆中那般,饥饿到几乎晕厥了。

严瑜便将那姑娘塞给他的食物,悄悄放还至她家门口。

如此,次数多了,那姑娘不知怎的,以为他收了她的饭食,便开始动手动脚起来,严瑜不胜其烦,严辞拒绝未果,那姑娘的母亲竟从家中突然冲出来,举着竹枝大扫帚往他身上挥打,还嚷嚷着严瑜毁了她家姑娘的清白。

惹了这桩祸事,村里自然再呆不下去,严家祖母也不会让严瑜娶这样人家里的姑娘,便寻了里正,低价卖了这茅屋地皮,祖孙俩在书院脚下的镇子上,赁了个窄小的院落居住。

十七岁,严瑜过了乡试。

若说十四岁的秀才该称天纵英才,那么十七岁的乡试解元真是凤毛麟角了。

一时间,严家颇有些门庭若市的样子,不仅布政使差人送了宾兴银来,那湖广巡抚亦是差底下师爷送了程仪,说是以此助严解元前往京城参加会试,还嘱咐县令务必照顾好这位才子。

县令和那湖广巡抚,是隔了一房的连襟,自是听命照看严瑜,更何况这县令也有自己的心思。

严瑜虽然还未得官身,县令却对他颇为礼遇,时常请他去府中宴饮赏画。

起初,严瑜只以为是县令老爷欣赏自己,然而,随着县令的女儿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自己跟前,他见这位县令的眼神也颇具深意后,便是再迟钝,也猜到了些许。

严瑜开始委婉地拒绝,只说家中祖母还需自己奉养,县令小姐养尊处优,不敢耽误对方,便这样拒绝了数回。

起先这县令虽怒,却还忍一忍,多次推拒后,县令恼羞成怒,竟图穷匕现,开始强逼他娶县令女儿。在这一县之内,他就是天,还从未有这般给脸不要脸的,更何况,若不趁着如今他式微,抓了来做女婿,只怕到了京城,就轮不到自己做他的丈人了。

一不做二不休,这严瑜不是说要奉养祖母吗,县令便使了人,一把火将那行动不便的严家老太婆烧死算了。

明天见[亲亲][爱心眼][让我康康]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来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AI指令调到冷脸上司后

狩心游戏

猫总会被蝴蝶吸引

今天今天星闪闪

【原神】百年契约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三只鸳鸯一对半
连载中钟磬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