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散了围在身边的百草堂诸人,竹茹关上房门,几下撕开信封,当看到信纸上的内容时,竹茹嘴唇几欲出血。
“姑娘…”竹茹仿佛是一下子被抽干了力气,疲惫的撑着脑袋,将信纸锁入匣中。
等到她打开房门后脸上疲色一扫而光,对百草堂众人的目光浑然不觉,仍旧若无其事的捣药。
………
飞驰的马车在宫城里不常见,一旦出现这种马车,不出意外的,那绝对是出了大事。有眼力见的宫婢内侍会远远避开,以免惹祸上身。
收到皇后早产消息时,皇帝正在太极殿上朝,司农卿正跟他汇报全国各地太仓的积储,刚说到一半,就有小黄门慌慌张张的跑进来。
他下意识觉得这人带来的消息准没好事。
果然,当听到皇后早产时,他立刻结束了朝会,在一众朝臣的目送下赶往后宫。
明明早朝前皇后还好好的,他还和皇后约好了一起用午膳,怎会突然早产。
等来到皇后寝殿外时,三十多位太医正在叽叽喳喳吵个不停,殿内不时传出皇后压抑的哀号声。
刚下御辇的皇帝听闻此声,就要不顾一切往里闯。
“大家!不可啊。”身旁内侍死死拽住皇帝衣角,跪地劝阻,不让他进殿。
旁观的太医在得知皇帝要干嘛后也纷纷醒悟,一个接一个跑到皇帝身前跪下,磕头劝谏,不让他进去。
“你们…”看着面前几乎成了一堵人墙的众人,他最终妥协了,让所有人起身。
“皇后究竟如何了。”皇帝将头冠解下,扔给身旁的内侍,又扒拉了两下领口,面带不善问道。
“回陛下,娘娘动了胎气,以至腹痛不止,依臣看,怕是要生了。”一个八字胡太医硬着头皮答道。
“皇后怎会动了胎气”皇帝气急。
八字胡太医语塞。
他怎么知道!他也是刚来这不久好吗!
“陛下恕罪,臣等正在寻因。”一个山羊胡的老太医出口解围。
“皇后腹中胎儿尚不足九个月,此时生产,是否有碍?”皇帝又问了一个致命的问题。
众太医又全都扑通一声跪下,垂首不语。
“回答朕!”皇帝加重了语气。
“陛下,臣不敢保证娘娘一定无恙,臣只敢说尽力而为。”那山羊胡的老太医把头一磕到底,久久不敢平身。
那就是有碍了,皇帝心里明了。
扫过场中所有太医,他心中又有一个疑惑。
“黄义鸣呢?”确定黄太医不在后,皇帝又询问那个山羊胡子。
“回陛下,黄太医昨日染了风寒,让人帮忙向太医院递了条子告假,今日正在家休养。”山羊胡子小心答道。
皇帝听后阴翳的目光再次扫过场中众人,凡与之对视之人皆低头不语。
“朕不管你们用何手段,皇后必须母子平安,若做不到…朕也不会杀了你们。”皇帝不大的声音传遍了在场每一位太医的耳朵。
众太医皆松了口气,可皇帝的下一句话让他们如坠冰窖。
“朕会赐你们三族为皇后殉葬,让她到了地下不至于孤单。”皇帝的话如一颗长钉,将他们全都钉在了原地。
有些胆子小的太医已经被皇帝的话吓晕了,皇帝命人抬走,让他醒了以后接着过来出主意,不要想着装晕蒙混过关。
邹漪就是在这样的气氛下进了大明宫。
就在她要进殿为皇后接生时,皇帝死死抓住了她的手,双目通红的要她一定要保皇后母子平安。
看着跪了满地的太医和宫人,她无法给皇帝打包票。
就在邹漪犹豫时,皇帝又对她说了让她感到意外的话。
“若无法两全,可舍子保母,你能否做到!”皇帝嘴角已经打颤了。
邹漪意味深长的看了他一眼。
“我知道了。”邹漪不再多言,转身进入殿中。
………
邹漪进到殿内,感觉气氛十分窒息。
隔着纱帘,她见到了这副情形。
只见皇后仰躺在榻上,身上盖着层厚毯,身下垫着草纸,三个接生嬷嬷正在忙活,四名宫女帮着打下手。
一个在皇后身边安抚,一个时不时朝皇后下身看去,一个正在喂皇后喝些什么,应是想帮她保存体力以待生产。
三个接生嬷嬷见有外人进来,刚要喝斥,可殿内的宫女主动近前帮邹漪拿药箱,跟她说明情况。
另有宫女去向榻上咬牙忍痛的皇后禀报,邹漪来了。
疼的紧抠床沿的皇后听后理智稍稍回笼,见邹漪到来,用手招她近前,好像有了主心骨。
邹漪看着皇后好似要炸开的肚子,心里咯噔一声,与皇后说了几句话后,仔细查看起皇后肚子。
“这胎位…”她赶紧问了三个接生嬷嬷,这胎位怎会如此。
“我等一进产房就是如此了。”三个接生嬷嬷立马出声辩解,胎位不正跟自己可没关系。
“你们可会矫正胎位?”邹漪急问。
“不会…”三人心虚的低下头。
“那为何不去问殿外太医,胎位不正,你们就准备这样为皇后接生吗!”邹漪无语,这三人看起来应该也算接生的老手了,连挪正胎位都不会,就算不会,不知道问人吗,人命关天岂能儿戏。
“我等早已问过殿外太医,无一人会正胎位。”一位接生嬷嬷气不过被她指责,于是开口争辩。
邹漪咬紧了牙关。
他们哪是不会正胎位,明明是怕担责!
她就不信了,偌大的太医院,几百位太医没一个会正胎位的。
“娘娘腹中是双生胎你们知道吧。”接过宫女递上的铜盆,将一个绿色瓷瓶里的药液倒入其中,双手放进盆中浸泡清洗。
“我等已知晓。”三人中最年长的接生嬷嬷抢先开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