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子外静悄悄的,里面的声音,若宁听得一清二楚。
“……唉,你说归舟这孩子,这平时看着也挺聪明的,怎么在男女之事上就这么不开窍?”
老祖宗叹息中带着无奈惋惜的意味。
“我看水黛那丫头对他也不错,主动给他送了定情之物,那是多大的心意啊!结果他倒好,说什么‘无功不受禄’,‘不能收姑娘这么贵重的东西’,傻愣愣的,硬是给人家退回去了!”
“姑娘家脸皮薄,哪里受的住这气,哭急了,饭也没吃,就跑了。哎,这不是打了人家村长的脸吗?”
难怪那罗姑娘中午饭都做好了,还一个劲儿要走,说什么家里有急事,原来是觉得难堪才跑的。
若宁有些意外地怔在原地。
“哼哼。”
卢氏切了一声,没好气地嘲讽。
“我看他就是不识抬举!放着村长家的村花不要,难不成还想找个天仙?没点出息,就是那榆木疙瘩的命。”
“哎,锦凤啊。”
宋氏摇了摇头,拿她没办法,“也不能这么说。许是归舟觉得现在家业未立,不敢耽误人家姑娘?”
“罢了罢了,他不想就不想吧。但是若老身日后故去,你这做主母的可要替他多张罗下……咳咳。”
“哎呀,婆婆,你别想这么多。安心歇下吧。”
卢氏难得没在严归舟的事情上顶嘴,安抚了两声,屋子里便熄了灯。
若宁不敢久留,有些慌张地悄悄离开。
路上,他反复回想刚刚老祖宗的那几句话。
听到严归舟主动拒绝了那姑娘的心意,不知为何,他心里却突然雀跃起来。
一整天的胡思乱想,酸涩压抑,此刻都释然了。
至少,家里还有依靠……
而后他倚在门上,放松地叹了口气。
房间里,严芸儿已经睡熟了,发出均匀轻柔的呼吸声。
若宁轻轻走到床前,珍惜地将两件宝贝放到枕头下压着,心满意足地闭眼入睡。
*
三月很快末了,入了春深,第一场农忙便渐渐来了。
天总是晴的,日头晒在身上,暖洋洋的,却不燥。
风也轻淡,带着新翻泥土的潮气,各种野花的淡香,拂过莲花村的各个角落。
严归舟近来忙得脚不沾地。
天蒙蒙亮,他就揣上干粮,扛着锄头,带着种子,去之前那几块田地里劳作。
傻娃有时候也会来帮他,学着除草挖地,要不就捡捡山坡地的碎石子儿。
严归舟欣慰笑笑,总是把大半干粮分给他吃,然后又重复地干起活儿来。
每日晚归,累得不成人样,能一口气干三碗饭,却又乐此不疲地起早贪黑,照看他那些才播种的作物。
就连院门前那块杂草丛生的旱田,也被他拾掇出来,翻新了土,挖挖填填,土块敲得细碎,拢成了几条平整的菜畦。
施了肥,便种上一些常见的时令菜苗。
像什么茄子,豆角,番茄都不在话下,前些天洒了点阵雨,苗儿就壮实起来了。
豆角苗,黄瓜苗的嫩茎开始向上攀延,严归舟便又急着去砍了两根竹子,削了十多根长竹片,插在土里,给了这些苗苗依附。
这些菜苗,种子一部分是集市上买的本地种,另一部分,则是他背包里新研发的种子,品种更抗病,更丰产。
但他要做实验,就都分开种了些,方便后期悄悄对比。
若宁忙完灶房里的活计,喂了鸡鸭鹅,也常提着木桶来浇浇水什么的。
有了充足的水分,小小的辣椒苗,番茄苗长得也更粗了。
偶尔路过的村民扛着锄头,难免停下脚步,探头看看严家院前这方焕然一新的小菜园,忍不住赞叹几声。
“哟喂,这苗子长得好哦。”
“那茄儿,海椒(辣椒)怕是要结串是一串的(硕果累累),二天(以后)我来讨(摘)点哇,宁哥儿?”
若宁会笑着擦擦额头上的汗水,回道:“都是小叔叔种的,我,我会跟他说的,乡亲们想摘点回去尝尝。”
“啊?严二娃会种菜?还种得这么好?”
几个村民惊叹不已。
“凶哦,他这还整的像模像样的嘛。”
若宁应了几声,大家伙儿观摩片刻,也笑着离开了。
……
山坡向阳的那几分地,种了玉米豆子,虽然点得晚,但也在他精心培育下,也长得不错。
就是刚出苗的那几天,鸟雀来得频繁,得多巡逻几次,驱赶它们。
好地就是这样,阳光充足,合理密植,除草勤快,地里就看着干净整齐。
玉米叶子窄长,青绿挺直,精神抖擞,是耐旱品种特有的韧劲儿。
比起村子里其他人家的玉米杆子,看着更有生机。
严归舟担心作物水土不服,每日早晚都要去地里检查记录一番。
清晨露水重,他站在田埂上看天气。
若是晌午日头毒,他便要早晚浇一次水,挑水桶的肩膀勒的通红。
傍晚散步,又闲着没事去巡一遍,拔掉刚冒头的杂草。
*
这日午后,严归舟没上山。
他搬了个小板凳,坐在院前菜畦边,眉头微锁,手里拿着个小本子和签字笔没动。
他的目光越发焦灼。
种菜种果子,都少不了肥料。
现在苗苗长势还行,但是想要后面大丰收,少不得氮磷钾肥,光靠土壤这点底肥肯定不够。
追肥紧接着就得搞了。
但农村的肥源,就是各家各户的粪坑。
去挑粪,得跟主家说,还得看人家脸色。关系好的才行,关系一般的,还不成。
何况人家见你的作物长得好,说不定愿意借的都藏着掖着了。
严归舟盘算着,家里多养点大型牲口,产粪才行,后期再设计一个沼气池,又能蓄不少发酵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