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28

巴郡出了个大事,刺史贺琳的夫人从青楼被救出后。

整日在家疯疯癫癫,将敷面的胭脂拿来炒菜。

起先贺刺史心痛夫人的悲惨遭遇,万事都由着她,希望夫人能有所好转。

但时间一久,贺刺史觉察出不对劲。

某日贺琳在家宴宾客,一时没看住他这疯夫人。

竟让她溜到厨房,将几十人的饭菜,全用胭脂糟蹋了,这下宾客全都知道,贺夫人因在青楼待过,脑子不中用了。

贺琳一琢磨。

不对啊!她夫人发疯怎么只糟蹋饭菜,只把胭脂往锅里丢,怎么不见她丢别的东西。

于是贺琳乔装打扮成嫖客,连日混迹青楼。

皇天不负有心人,终教他发现了意外。

某天清晨,贺琳率兵当场拿住人,截住定时运往青楼的几辆马车,打开里面全是,包装成胭脂膏子的食盐。

好好的胭脂,怎么变成了盐?

因朝廷派来查邓家灭门案的那位廷尉暴毙,贺琳接管案情后,迅速破案,得到了朝廷赏识,所以贺琳的折子有机会直接递到宫里。

觉察胭脂之事非同小可,贺琳当即启奏,获得宫里批准。

他也开始着手调查各地销往青楼的胭脂。

一查不得了,连京城最大的花楼,畅春楼也参与了私盐售卖。

盐贩将私矿中的盐,包装成胭脂运入青楼中,每天光顾青楼的人极多,私盐刚一收到就倾售一空,就算官兵去查,也查不到线索,所以一直这么久都没被发现。

若非贺夫人经此一事,谁能想到这等关窍。

贺琳上任三把火,历经数次刺杀。

搜集的证据,整理成册,送往京城。

矛头直指京城梅太师。

这下朝野震惊,谁人不知京城梅太师刚正不阿的名声远扬,为官最是清廉,一件朝服硬是数十年。

有人给贺琳暗信:

算了吧,你不知道,那梅太师是恭王的岳丈,你就此收手还能保命,得罪了恭王小心九族。

谁知这话竟传入秣帝的耳中。

上朝时,冷笑着当众将贺琳的奏折摔到百官面前。

“朕竟不知,恭王竟能随随便便就能诛了朕的刺史九族,这天下究竟是朕的,还是他刘恭的?不如将朕头顶这冕冠也一并送给他好了!”

百官跪地,惶恐的称着陛下息怒。

最终,贺琳奉御命,纠察出青楼背后的东家,正是梅太师。

梅太师清廉的形象崩塌。

查抄梅府时,搜出整整十七箱黄金。

更是查出了贡县的三座私盐矿,全部充入国库。

梅太师变成锦朝最大的蛀虫,令人不齿的是。

他一向最重儒法,名义上更是大儒学士,满口之乎者也,仁义道德,平日更是将‘唯女子小人难养也’常年挂在嘴上。

挣的竟是利用女人皮肉,无数青楼女子的血泪钱。

押送到法场的一路,梅太师被京城的女人团团围住,吐痰咒骂,砸东西,若不是有人拦着,怕是不等斩首,已被人半路打死。

梅府更是被封,贴着官府的封条,还有人整日往门上泼粪。

梅太师之案似乎变成一个引子,原本只是青楼女子的不幸,变成了整个京城女人的焦点,承载着全城女子的怒火。

恭王闻说此事,连夜请旨降罪,并上书原配梅夫人突然暴病去世。

秣帝念及亲情,不予追究,只是下旨恭王终身不得再入京城。

曾经朝野中,引以为傲是梅太师门生的官员,纷纷缄口,再也不提师从何处。

贺琳因这桩案件一时风头五两。

媒人踏破门槛,但他只在案情收尾时仰天长叹,泪流不止。

“夫人,为夫总算是替你报仇了。”

传入京城又是一阵渲然,引得京城女子的青睐。

时人都传:嫁人就嫁贺青玉。

甚至有女子听闻贺琳之事后,自愿为他守身的。

收到何胖子的消息时,谢昳正噼里啪啦的打着算盘。

他目前的位置在蓉城另一侧,一个不知名的乡下小镇上。

谢昳他穿的极为普通,在自己开的药铺里,做着掌柜兼账房先生,每日过着清淡之至的日子。

吴芷珺那个食盒,让他安安静静的生活好久。

足够到他在这偏僻的地方,买间店铺做个小生意。

谢昳选了还算熟悉的药材生意,只进些最寻常的药材,他不打算挣什么大钱,只够维持日常即可。

价格公正与人无争,附近的穷人都喜欢来他这里拿药。

隔壁粮油店老板的女儿经常在门口绣花,跟她同龄的女孩子有时都会过来。

乡下民风质朴,就算他故意视而不见,也有人注意到她们当中,某些人眼里的倾慕之意。

时间一长,自有眼尖的媒人,笑嘻嘻的问他年龄婚配与否。

开始谢昳还笑着推脱,后面烦不胜烦。

某天,看到众人都在,在那些不断暗地打量的眼神中,故意清晰的同媒人说,家中已有中馈,只是还未接过来。

声音不大,但是在场的人都听得一清二楚。

谢昳想着大不了过几年就搬走,也不怕时间长了被拆穿。

自那日过后,媒人果真就少了很多。

过后几日,翠枝风尘仆仆的赶来,翠枝过来此处谢昳意外之中。

小宁气喘吁吁的跑进来。

“先生,先生,我回来了,你派的药都送完了。”

这孩子才十二岁,个头蹿的飞高,隐有成人之势,就是人挺瘦的,有双伶俐可爱的大眼睛,此刻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

也不知道遇到了什么,高兴的像捡到金元宝。

遇到小宁纯属意外,谢昳赶路时,不知走了多远,路过某地一家饭馆,看到这孩子因摔了一碟子菜盘,被老板骂的面红耳赤。

脸上已被扇出一块大印子,小孩本来在哭,看到他时立刻就笑了,嚷着:

“沈先生,沈先生。”

谢昳看了一眼后认出来是何宁,这孩子除了个头高,样貌基本没变。

何宁的母亲四月里得风寒过世了,何宁还是辍学了,想学点本事,早日养活自己,出来做厨子的学童。

老板说要想学手艺,得先端三年盘子,工钱就当先交学费了。

饭馆生意忙,老板催的急,盘子又薄又烫,盘底还有油,小宁一时没拿稳。

老板气急,拎着他就要扔出去,他哭着求情。

老板这才留下他,嫌不解气,又扇了几耳光,让他长长记性。

谢昳虽没心没肺惯了,但他觉得,这么小的孩子不应该受这种罪,尤其还被人骗了。

于是将小宁带出来,小宁眨着通红的眼睛,跟他上了马车。

两人一路走走停停,最终选择了这个甚至叫不出名字的小镇。

到这里不过半年,蓉城的一切就已遥不可及。

包括韶灼。

蓉城里韶灼有关的几件事,已在谢昳脑海中淡去。

离开后的第二个月,道听途说。

征北将军韶灼在边境又打了胜仗,方觉如梦如幻。

谢昳算算时间,应该是在他离开蓉城后没多久,韶灼也离开了。

仿佛韶灼就是凑巧过去,然后正好离开一样。

人心,还真是难测。

何胖子信中,话里话外包含着隐忧,提醒他注意,贺琳如今风光不同往日。

谢昳看向屋外的天,冬天又快来临。

让翠枝有空去衣铺转转,早日备下几人的冬衣。

仿佛离开奉县,他的痨症就好了,很久都没发过,之前听说过这个“穷病”的大名,生在自己身上才明白。

原来是穷了会死人,有钱才长命的病。

真是讽刺。

翠枝有事会望着小宁发呆,谢昳知道,她这是在想她自己的弟弟。

小宁在药包上贴好字条。

写名字时极为认真,一笔一顿,看的翠枝直呼厉害。

小宁红着耳朵,轻声说:

“我写的一般,翠枝姐想学字吗?我们可以一起练字。”

这下换翠枝不好意思了,但她眼里的羡慕不减,也没说拒绝。

于是往后,小宁去街上买草纸都会多买一沓。

教翠枝从最简单的‘一’字开始学习。

兴奋的小跑过来告诉谢昳,翠枝姐今天多学会五个字。

谢昳浅笑,问小宁为何开心。

小宁认真思索,睁着黑白分明的眸子热诚道:

“感觉自己又回到了上学的时候,先生也在,翠枝姐就像之前跟他一起学习的同学。”

转瞬又说:

“翠枝姐因为学了好多生字高兴,我也高兴,多一个人会念书,总归是好事。”

小宁说这话时没有回头看。

没看到后面跟过来的翠枝,因这些话将眼眶激得通红。

谢昳看得有趣并不出声,故意将笔墨采购这些事全都交给小宁,果然见翠枝走进来,支支吾吾的说小宁一个人拿不下这么多东西。

谢昳打趣:

“拿不下就让他多跑几趟,多走走长身体。”

翠枝反驳,小孩子辛苦,才吃几碗饭就走路消化了,哪还长身体?

又说自己不忙,正好帮小宁看看,不等谢昳答复就跟着出去了。

这便是亲情么?

谢昳怅然。

很快谢昳就没心思感怀,原本上午就该回来的两人,已过未时仍不见踪影。

谢昳免不了多看两眼街尾。

终于,看到两人慢吞吞的身影,小宁似乎还背着一个东西。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纯白恶魔

苍山雪

共建和谐魔法世界[西幻]

逆鳞

老祖从未见过他道侣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芍华灿世
连载中威廉的红茶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