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啊陛下,从何时开始,你已学会了妥协,你也品尝到了被人钳制的滋味,和身为皇帝的艰难了吗?
在嵇铭亲自督促下,陈宝林之死这一重大人命官司被给了刑部,皇帝钦点刑部员外郎郭子乾主审。另,兴庆宫花房失火案,交给了时任刑部左侍郎的吴讷言大人,命他们在七日内调查清楚。
郭子乾按照流程,唤来刑部经验丰富的仵作再次验尸,皇帝又派秦太医从旁协助。嵇铭还是不放心,怕验尸的过程中发现对桃七不利的证据。
太后口中的验尸结论立即被推翻了,陈宝林背后的确有一个暗红色的掌印,是前两日桃七留下的。不过撞击程度完全不足以震出致死的内伤,真正的死因却是服毒。
郭子乾是断案的好手,什么疑难案件在他的眼皮子底下一过,草蛇灰线无所遁形。他带人一番调查,便在琼花阁陈宝林的屋中发现她亲笔写下遗言,大意是说——宫中寂寞,久无帝宠,加之被别的有势力的嫔妃欺侮讽刺,终日郁郁,这才服毒,撒手人寰。
郭子乾是个一根筋实事求是的,办事效率又快得上天,两天后便将案卷呈递到御前。
嵇铭翻看了案卷,对他办的事十分满意:“既然事情已经水落石出,陈宝林是自尽而不是小桃子所为,那便可将人从刑部大牢中放出来了。”
郭子乾却道:“陛下请慢。桃宫女的罪名虽可洗脱,可案子却并没有水落石出。”
嵇铭脸色一沉:“哦?”
郭子乾自信地说:“此案查到现在,疑点有三。首先是陈宝林自戕的原因,微臣询问过宝林相熟的几位美人,从她们的口中,得知陈宝林外向活泼,死之前虽被林婕妤挖苦过,但林婕妤一向如此,众人早已习惯,而且最近数日,陈宝林并没有一丝郁郁之态,反而日日与后宫女子同游赏景说话。”
御书房内,只有君臣二人,青花瓷大缸里的冰散发出丝丝凉意。
“其次,臣观察了后宫妃嫔们居住的屋子内,桌案上都有一二盘茶点瓜果,那是御膳房每日的份例,吃完了第二日要换上新的,就算是最低位份的美人们屋中都有。可陈宝林桌上的茶点都不见了,故臣怀疑,陈宝林并不是自动服毒,而是有人将毒药下在了果点之中,陈宝林吃下,毒发身亡后,再将有毒的果点整盘端走。”
郭子乾说到这里,故意顿了顿,似乎在等候皇帝发问。嵇铭果然从善如流,定定地看着郭子乾问:“第三点呢?”
郭子乾续道:“以上两点大多数都是臣的猜测,而让臣确信陈宝林是被人害死的最关键的一条线索,在于她的‘亲笔’遗书。微臣曾研究过模仿他人笔迹而写下的字迹特征,发现这封遗书,笔迹僵硬,转折衔接不畅,墨迹偏深,说明落笔后颇多斟酌,正合了刻意模仿的特征,绝非陈宝林亲自书写。”
郭子乾将那纸“遗言”给身边的公公,再交到皇帝面前。
郭子乾顿了顿,见皇帝看着所谓的遗书,一时未开口,便道:“此案查到这里便无法继续,盖因微臣权限不足,在后宫中束手束脚,处处受限。求陛下予臣一个月出入宫闱的方便,下旨后宫所有人配合刑部调查,并多调派刑部人手给我。微臣必不负陛下信任,早日查清真相,揪出真凶,让死者安息,还禁庭安宁!”
郭子乾说完,双膝下跪,叩首下拜,大有不把案子查个底朝天不罢休的态度。
额头顶着御书房冰冷的水磨地砖,青年官员眼巴巴等着,等着小皇帝让他平身,嘴里吐出嘉奖,并答应他的所有诉求,给他大开方便之门,好让他大展拳脚。
可时间一点点过去,上首处一直安安静静地,似乎御书房里的另一个人是一尊雕像。
皇帝没有应答。
一息,两息,三息,直到十息……御书房内安静得只能听到冰块融化后咔咔的细响。
几个须臾之间,郭子乾后知后觉,感受到了奇怪的地方——皇帝与半年前似乎大不一样了。
郭子乾只是个从五品员外郎,没有上朝的资格,在他的一生中,面见皇帝的次数屈指可数。上一次就是在半年前皇帝的诞辰上。当日,十六岁的天子被宁太妃下毒害的死去活来,吓得缩在内监的怀里话都说不清楚。可眼前的青年,明黄色龙袍下,身姿英挺,面庞清秀,持重沉稳,灵慧聪敏,光华隐隐外放,九龙御座似为他量身打造,彻底褪去了少年的外貌和那股萦绕着他的惶然之态。
皇帝还是那个皇帝,又不像是那个皇帝了,恐怕是光阴岁月的杰作。
“郭卿请起。”终是天子打破了沉默。
郭子乾长长舒了一口气,起身,整理两下衣襟和下摆,这才敢抬眸,看一眼年轻儒雅的帝王。
嵇铭脸上看不出喜怒,深深与他对视,起身,走到郭子乾身边。
“你可知,陈宝林的父亲是谁?”
郭子乾从未这么近距离与皇帝,发现立于身边的青年皇帝身上似散发出一股隐隐的威压,那是属于皇帝的龙威!
郭子乾不敢怠慢,答:“是光禄寺少卿,陈十禄。”
“你可知陈十禄是谁的人?”
郭子乾眉心一颤。问一位朝臣是谁的人,这个问题似乎牵涉到党争,他难免警惕,只好答:“微臣不知。”
他是真的不知,他为官以来只顾闷头查案,从来不管朝中派系,有种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超脱。况且也没人会来主动拉拢区区一个从五品员外郎。
“那朕告诉你好了。”嵇铭低沉地,慢慢地说,“光禄寺上下,都是太后娘娘麾下的人。”
郭子乾腿一软,噗通下跪,大声道:“臣不解。”
嵇铭一甩龙袍袖子,转身回到了御座边,一连串动作,颇显潇洒恣意:“这个案子,你不用再查下去了,以自杀的死因直接结案就是。”
“可是此案疑点重重……”
“若郭卿非得要一个真凶,”嵇铭漫不经心地将那所谓遗书撕碎,他说,“那朕向你认罪好了。”
纷纷纸屑落于明黄色的足履下,郭子乾已呆傻,重重磕了一个头:“微臣不敢!”
“为何不敢?因为陈宝林的死,实实在在是朕的授意。”嵇铭一字一字,说得清清楚楚。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