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回忆完结篇 夹缝之外

转机发生在大三那年。

外婆瞒着所有人,卖掉了老家那套几乎没人住、却承载着所有回忆的老房子。

她把卖房款的大部分,颤巍巍地交到沈疏禾手里,老泪纵横:“禾禾,姥姥没用,就这点本事了……拿去,把该还的还了,好好念书,别让人拿捏一辈子……”

那笔钱,加上沈疏禾这三年多来偷偷兼职、省吃俭用攒下的所有积蓄,她一起拿到了戴婉仪面前。

“婉仪,这是当初你帮我垫付的所有钱,我算过了,连本带利,应该够了。”

沈疏禾的声音很平静,却带着一种耗尽全部力气后的虚脱。

她把一个厚厚的信封放在桌上,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又像是交出了自己最后的筹码。

戴婉仪正在调色,闻言动作一顿。

她瞥了一眼那信封,没有去数,脸上闪过一丝极其复杂的情绪——有惊讶,有一丝被“清算”的不快,但更多的是一种不以为然的轻蔑。

她放下画笔,拿起旁边脏兮兮的抹布擦了擦手,才慢条斯理地拿起信封,在手里掂了掂,随手扔进了旁边一个堆满杂物的抽屉里,仿佛那只是一叠废纸。

“行啊,沈疏禾,长本事了。”

她扯了扯嘴角,说不清是赞许还是讽刺,“看来我这投资眼光没错,你确实还得起。”

她走近两步,目光像探照灯一样扫视着沈疏禾:“所以呢?钱还清了,然后就打算跟我划清界限,一拍两散了?去找你那个‘光明世界’了?”

沈疏禾沉默了。

她确实有过这个念头,但当这一刻真的来临,她却发现一种巨大的茫然和惯性拖住了她。

搬出去?

去哪里?

离开戴婉仪,谁还能给她提供画室、颜料、以及那个虽然扭曲却真实存在的“圈子”和展示机会?

四年了,她已经习惯了戴婉仪的强势安排,习惯了在她划定的范围内挣扎求生。

真正的独立,像一个陌生而令人恐惧的荒野。

戴婉仪看穿了她的犹豫,脸上重新浮现那种掌控一切的神情。

她不需要用债务捆绑沈疏禾了,她有更牢固的东西——习惯和沉没成本。

“这公寓你继续住着吧,反正空着也是空着。”

戴婉仪轻描淡写地说,重新拿起画笔,“再说了,你现在那点商业稿费,租得起这么好的地段吗?离了我,谁给你介绍画廊的人脉?谁帮你谈价格?沈疏禾,别天真了,这个世界不是有才华就够的。”

她的话像冰冷的针,精准地刺破了沈疏禾刚刚鼓起的、一点点关于独立的幻想。

经济上的债还清了,但情感和习惯的依赖,以及现实利益的捆绑,却更深了。

沈疏禾最终没有搬走。

她像一颗被移植太久的植物,已经习惯了温室(即使这个温室时而狂风暴雨)的土壤,失去了独自面对风雨的勇气和能力。

大学毕业后,她顺理成章地继续留在那间公寓,继续着和戴婉仪“搭档”的日子。

戴婉仪负责天马行空和对外社交,她负责将疯狂的想法落地成可以售卖的作品。她们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不再是纯粹的债权债务,更像是一种扭曲的、各取所需的共生。

戴婉仪享受着对沈疏禾才华的占有和对她生活的持续影响力。

而沈疏禾,则用她的自由和独立人格,换取了一份表面的安稳和一个她早已习惯的、即使痛苦却无需自己做出选择的舒适区。

直到父亲病倒的消息,像一颗巨石投入这潭死水,激起的波澜终于大到让她无法再假装平静。

一直以来巨大的经济压力、陪护的重担、对父亲的担忧,以及戴婉仪对此表现出的不耐烦和冷漠……所有的矛盾终于累积到了顶点。

那个摔门而出的夜晚,脸上火辣辣的痛感,和心里那片冰冷的死寂,让沈疏禾知道,有些路,终于走到了尽头。

她站在医院清冷的走廊里,看着窗外渐渐亮起的天色。

过去四年,她像在一条黑暗的隧道里摸索前行,背负着重担,看不到光。

而现在,隧道似乎到了尽头,等待她的不是出口,而是另一片需要独自跋涉的、更加艰难的荒原。

她深吸一口气,摸出口袋里那张质地硬挺的名片。

指尖传来微凉的触感。

陈青。

这个名字,像黑夜里忽然亮起的一颗遥远的星。

冰冷,沉默,却清晰地指向一个她曾经仰望过、最终亲手推开的世界。

她不知道这颗星能否指引方向,甚至不知道应不应该抬头去看。

但她知道,从这一刻起,她必须完全靠自己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宁得岁岁吵

不小心与嫡姐换亲后

我寄长风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疏禾
连载中二二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