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2023/04/06阴

心不死,则道不生。

人心复杂,若被情绪左右,就会失去自我和方向。

只有当人心死去,才能让道心诞生。

人心,是不会死的。凡人皆有人心。故,道心,不会生。

何为道?道可道,非常道,那就不可道。

我倒不觉得是不可言说,只是认为自己得道的人不愿言说,这个人啊,就说,能被说出来的,不是道。

但甚至,他以为自己悟出来的那点东西是道,实则也不是。

生存的意义,我以前从不思考那个,没什么可纠结的,人生下来只要做到活着就可以了。

身体会告诉我们饿了吃饭,渴了喝水,困就睡觉。

我们害怕死去的疼痛,被动选择活着。

日常生活并不会让人想到自己某天会死。

但倘若想到,死亡也成为选择。

道心超越世俗,清明坚定,我做不到。

从前觉得,烂人烂事很多,只有不入世才可以不被琐事所扰。

我现在又对此怀疑,不经入世,何谈出世?

不入世,一方面不事生产,若人人如此,由人类构成的社会就废掉了。另一方面,不入世未必慈悲。

虽说清明慈悲为道,我不认为慈悲是道。但假定慈悲为道,不入世未必慈悲。不入世为出世,出世未必通透,不接触,远离世俗,便是开悟了么?不经入世雕琢,足不染尘为虚谈大道,妄想登天。僧人生活我曾向往,去西园寺一游,才发现当僧人要佛学相关本科或硕士学位,上交8000字佛学论文,才有考试资格。另外,这寺只收男性。且僧众在网络上和线下发表的言论,对寺庙内的猫咪毫无慈悲之心,观者就能察觉出他们对生灵极强厌恶。

熬不住的时候,正是修行时。

思考出世的可能,想来想去,还是不出世,本在人世间,云空未必空。

和彬彬谈论了这个话题,彬彬认为活着的意义不可知,因为意义本就不可知。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么?

我信可知论。

我站可知论,万物皆有其规律,规律都可知。

彬彬认为,一部分已知,一部分有待知道,还有一部分是永远不能被知道。

他举了海森堡定理的例子。

Heisenberg's Uncertainty Principle states that there is inherent uncertainty in the act of measuring a variable of a particle.

我说,这是定理,人们知道极小微粒不可被观测,说明人们知道,是已知。

彬彬说,那我知道这世界不可知,那我也是可知论了。

显然不通,我被说服了。

当下暂时选择活着,属于被动选择,活着是否有意义不可知,但死亡就没有意义的。所以要活着。

那就要活。

至于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

倘若不可知,煎尽人寿,岂不白白受苦,困在其中。

我的解法是加强和世界的联系,四处转悠转悠,长长见识。

彬彬的解法是多和人交流这个问题,多读书。

此非解法,只是接近一步的路罢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陷落春日

狩心游戏

当老实人扮演渣攻后[快穿]

路边的男人不要捡

空中孤岛[末世]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熟猫日记
连载中文森特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