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元姚经历了一个晚上的跌宕起伏,睡得并不安慰,醒得却很早。
晨光熹微之时,她已然洗漱完毕。稍后便小心翼翼地打开杂物间的窗子,往里面看了看,发现郑安一如昨夜被绑的样子,头深深地垂下,看起来毫无意识。
顾元姚转身,正巧和打开房门的胥霁暄对上眼睛。
“你留在家看着他,我去找人帮忙。昨夜的事情不能就这样过去,否则下次他还来翻墙。”
顾元姚说着,不忘回头再嘱咐少年,“他若没有醒你就不必管,若是醒了,就看着他不要让他挣脱绳子。还有,你要小心!”
顾元姚叮嘱着少年,他站在院子中央,愣愣地,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看上去一副还没有睡醒的样子。
经过一夜的雨,小路满是泥泞。
顾元姚的打算是,去陈叔和孙姨家找他们帮忙,商量如何解决这件事情。郑安疯癫着,她一直独居,总归是要保证自己的安全。
五岁时,家里分家,他们一家三口搬了出来,在村西起了房子。往后的日子既美好又短暂,直到她九岁那年,父母有天离家后便再也没有回来。
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村里人都说他们死了。
她不信,她责备自己因为贪玩而没有跟着他们一起走,于是这么多年,她都守着家,固执地等待着父母重新回来。
她不肯出门,不肯与人交际。
唯一和她有频繁来往的,是陈叔、孙姨一家人。
娘和孙姨是远亲,又有自小一同长大的交情,两家便来往亲密。
自爹娘不见踪影,孙姨更是对她颇为照顾,俨然把她当成了半个女儿。
“小桃儿?”孙姨眼瞅着大清早的,顾元姚站在大门口,诧异地开口,“大清早的,怎么不多睡会儿?是不是有什么事儿啊?”
顾元姚开口,把事情原委一一道来,孙姨听到后怒不可遏,转头便把陈叔叫出来,“当家的,咱们去小桃家走一趟,带着郑安,去找郑老头跟他媳妇去!”
孙姨拿着擀面杖,气势汹汹地带着陈叔和顾元姚回了家。
“待会儿到了郑安家就说,昨个下午我给你送粮食吃,被大雨困住,直接住在你家了。”孙姨一边走一边说,“好好一个闺女,村里碎嘴子忒多忒烦,不要毁了你自个儿的清誉。”
顾元姚明白孙姨的隐忧,于是应允。
一行人踩着泥,到了郑安家。
孙姨一个怒吼便把郑安娘喊了出来。
只见一个个子高大、面色不善的老太太从灶房走出来,见着一行人后面,站着自己头发凌乱、浑身泥污还被绑着的儿子便开始扯嗓子:
“个杀千刀的!干什么绑我儿子!我看你们是不想活了是不是?”
郑安娘为人蛮横泼辣,长着一双三角眼,锐利的眼睛里露着精光。
顾元姚平日里没少听她的事儿。在青河村,只能她欺负别人,不能别人欺负她!不然各种夹杂着脏话的大骂声,连带着肉眼可见的唾沫星子能把人恶心死!
孙姨带着擀面杖,毫不示弱,“管好你家儿子!下着雨打着雷,半夜被雷劈了都不一定!”
两人你来我往。
郑安家就他一个儿子,郑老太看见,孙姨带着陈叔、陈大树,后头还站着个个子高挑的男丁,不由得心头一阵虚。村里面,有男丁撑腰才能不怕人欺负,不然被人打了骂了,也只能吃个哑巴亏。
郑安爹瘸着腿,面色灰白,一副病入膏肓的模样。
缩着肩膀站在郑安娘后面,轻轻地拉着自家婆娘的衣服。
郑安娘正烦,越看自家的窝囊男人,心里越是来气,于是一个大力把身后的男人掀翻在地,接着和对面骂的更狠。
大清早的骂声,就吸引来村里的一群人。
不少人都打开大门,跑到郑安家的路口围观好戏。在偏僻的乡村,人们最爱聊的就是八卦,最爱看的就是吵架,最爱听的就是叫骂!
陈叔给儿子使了个眼色,陈大树立刻离开,冲出人群,不多时便带着头发凌乱的村长到了郑安家。
村长一来,不少村里德高望重的、能说得上话的老人也来了。
一群人站在郑安家院子里,要辩个明白!
“我给小桃儿去送吃食,下大雨了,走不成!昨夜就歇在她家里。谁知道郑安半夜爬墙头,可没把我们娘仨吓死!亏得我也睡在那儿,不然家里头两个孩子,还不知道遇见郑安会不会出什么大事儿!”
胥霁暄听到这话,朝着顾元姚看去,顾元姚朝他点点头。
“我儿子爱去哪去哪!腿长他身上,你们管得着?你们敢绑我儿子,看我不......”
“大头家的,你先别说话!”村长打断了郑安娘的话。
说着便转头看向孙姨,“陈河家的,事情缘由大家伙儿都已经晓得了。郑安他媳妇儿子才去不久,现下约莫是精神头有些不好。半夜爬墙,左右你也在场,好歹也没有造成什么损失。依我看,要不先把他放开?”
顾元姚一听这话便来气,难不成想息事宁人?
“村长,他精神头不好是真,昨夜他爬墙头也是真!他还口口声声说要杀了我跟我弟弟。我俩胆子小,可不敢当作没事!万一有一天他再拿个刀要砍我们怎么办?今日这事,必须有个说法!”
顾元姚不依不饶。
村长咳嗽两声,又清了清嗓子,“郑安,你说你个好好的小伙子,晚上爬人家墙头干什么?”
郑安还没有开口,郑安娘便指着顾元姚破口大骂,“我儿子想去哪去哪,说不准是你这小贱蹄子勾引我儿子,不然我儿子大半夜的不去爬别人家的墙头,为啥爬你家墙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2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