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 2 章

话说这桐州县原是昔年百越祖地,因在牛女间能见火星,故越人呼为朱岁,及秦时始建为县,立署江前,因江名之。新莽篡汉于复古处却又不知古,遂改诛岁,光武又复之。至当朝太祖间命天下化郡为州,计有三百州,桐州始改今名。而其县署虽历千年仍居其旧,与江同流,如今的县署虽在其位却早非旧颜,不但历代皆有改修,便是当朝时也曾扩建,除却主簿、典吏、县学等署宅外,多是一县大老爷所主。如今是这大老爷在任,县署便更气派了,三路五进,一线登右府,三堂九室,六房列中朝;前衙后宅,衙上能塞十年糠;东庑西厢,堂前能立阖县贫儿;有苑有园,工部见之欣知广厦千间,见亭见榭,公输观之慨叹后来者智,真可谓宏哉。奈何有知足者也有不满的,如今这主县的老爹便是不满中人,你若问他不过是一个荫荐的贡生,即有广厦千金,又有一县尊荣还有甚不满的呢,又哪里知道他的手段呵,列位看官请往下看。

且说今日正逢夏粮征毕,那老爷无事便自在后堂中休息。要说这后堂也是不得了,正房五间,两厢各阔三间。东厢名为“读书斋”,是汝崖李弥高题,传昔日桐州一带曾遭战祸,把这一县署衙都焚尽了,时汝崖李公在任,便命属吏将阖县公簿救出,迁往江边鹿山办公,后桐州遭贼围困,城中百姓多无生计,几近崩溃,李公又尽力筹措粮草安抚百姓,又冒险传出书信求来援军,终于引敌退去,一县百姓遂存。世传此公最爱读书,东厢曾为其藏书地,后来者为彰其德便将他手书之匾挂与东室,如今这里虽仍有几本书却几无人踏足了。西厢额匾上则写着:“不欺室”三个字,两边有联曰:“慎独守心,居官常怀戒身。信行所履,为政尤思爱民。”下面一行小字“希磐吕昭亮书。”这希磐吕公也是个廉官,在任十年从不收贿,却惩恶济贫,公正廉明,百姓数次挽留终于病死任上。他在任时每在西厢理事,曾有名言曰“不欺人即不欺心。”至今县民仍有念者,可知其仁矣。后来者遂将其手书匾联挂于西厢,可惜如今却只做宴宾客之用矣。正房名为“荣靖堂”上悬有老相爷手书金匾,内里却是华丽无比,正中挂着一幅马上封猴图,底下摆着一张案几,上面放着青铜鼎,珊瑚树,珐琅鎏金洋挂钟,龙泉冰裂广口瓶等物,这中有一口棺材最是引人注目,这棺材用紫檀木做,长不过二寸,方面尽雕圆寿字,长面四周还雕有仙鹤捧寿,麒麟送子,五蝠绕门,百鹿进宅等图,棺上还安有一株翠玉发菜,叶上雕着一只蟋蟀,此即所谓见棺发财,喜上叶稍是也。案前地上摆着六把交椅也都是紫檀木造,左室正中摆着两张点心桌,前面一张上面放着些凉汤茶羹,后边一张则是瓜果饼饵之类的,总数有三十七八个,都镇着冰鉴,直镇得寒气如烟。桌上却不坐人,只在两旁围着一圈七八个丫鬟小倌每侍候,有捧着水壶毛巾的,有端着铜盆铁碗的,那太爷则亵衣袒乳,正靠在竹榻上搂着小姨娘,闭目歇息,下面两旁各跪着两个丫鬟儿,捶腿捏肩,弹唱扇风,好不惬意。话说这太爷从前也是个风雅人物,从他作廪生时便颇有意于楚馆秦楼,每日总得逛个三两回,竟比去书院的次数还多哩。及到了桐州更喜那堂子书寓,每日只流连在花船烟巷里,沉醉于温香软玉中,把个政事都抛作脑后矣,那怀里的小姨娘原是城西河船上的一个歌女,便是他微巡过去买来新纳做了小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春水摇摇晃

婚后第二年

狩心游戏

骄阳似我(下)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
×
太俗
连载中日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