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案发现场在临江路旧仓库。
生锈的卷闸门被警灯照成蓝红色,沈砚秋的SUV急刹时,轮胎在沥青路面擦出焦痕。
林晚棠解开安全带的瞬间,就闻到了比雨更腥的气味。
那是混着铁锈味的血腥气,像根细针直接扎进她后颈的神经末梢。
“穿上鞋套。”沈砚秋递来证物袋时,指尖擦过她手背,温度比雨夜还要凉。
林晚棠注意到她警服内袋鼓起的形状,是随身携带的□□17,枪柄方向朝内。
这是随时准备用左手拔枪的姿势,说明她此刻的神经紧绷到了极点。
仓库内的白炽灯在风中摇晃,光影里浮动着细尘。
死者呈跪姿趴在水泥地上,右手小指齐根而断,左手以45度角撑地,和前三起案件完全一致。
不同的是,死者掌心下压着半张泛黄的信纸,边缘被鲜血浸透,而胸口正中央,那支刻着“砚秋”的钢笔像匕首般刺入心脏。
“死亡时间不超过一小时。”许明泽蹲在尸体旁,白大褂下摆拖在积灰的地面上,“致命伤是心脏贯穿伤,钢笔正好刺中主动脉。有意思的是,”
他用镊子夹起信纸,“这是1990年代的信纸,纸质和十年前旧案现场发现的笔记纸相同。”
林晚棠的手指悬在侧写本上方,钢笔尖在“信纸”二字上点了三下。
2013年妹妹的案件里,凶手曾留下一封用旧信纸写的“忏悔信”,墨迹分析显示是左手书写,如今这半张信纸上的字迹同样倾斜向左,却带着刻意模仿的生硬感。
“唐薇,查信纸来源。”沈砚秋的声音像绷紧的钢丝,“还有钢笔,提取指纹——注意笔帽内侧,当年的刻字是林晚棠用美工刀刻的,深浅不一,而这支……”
沈砚秋俯身观察,警服纽扣几乎碰到死者胸前的血迹,“刻痕太规整了,像是机器加工的。”
蹲在证物箱旁的唐薇应了声,马尾辫从现场勘查头套里滑出来:“沈队,现场脚印提取到两种,一种42码劳保鞋,另一种……”
她突然抬头,视线在林晚棠的马丁靴上顿了顿,“37码女士皮鞋,鞋跟有菱形纹路,和前三起现场的脚印一致。”
林晚棠的笔尖在“脚印”旁画了个问号。她穿的是37码Dr.Martens,鞋跟纹路确实是菱形,但凶手不可能每次都穿和她同款的鞋子。
除非,对方在刻意制造“她在场”的假象。
或者更危险的可能:凶手知道她的所有习惯,包括十年前沈砚秋总把她的鞋码记在警徽内侧。
“侧写更新。”
她突然开口,声音在空旷的仓库里回荡,“凶手开始加入‘替代物’——用机器刻的钢笔替代我手工刻的,用规整的信纸替代当年的潦草笔记。这说明他在追求‘完美镜像’的同时,又在暗示‘此非原物’,这种矛盾心理……”
“就像在说‘看,我能复制你们的过去,但你们永远回不去了’。”
沈砚秋接过话头,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胸前的钢笔——那支真正属于她的旧钢笔,笔帽边缘还留着林晚棠当年刻滑的缺口。
许明泽突然吹了声口哨:“死者身份查到了,叫陈素兰,52岁,市立图书馆管理员。等等,”
他翻看着手机,“她妹妹陈素梅,就是2013年‘祈祷者’案的第二名受害者。”
沈砚秋的脊背骤然绷紧,警号牌撞在钢架上发出脆响。
2013年的案件共有三名受害者,林晓雨是第三个,而前两位都是图书馆系统的工作人员,这是当年媒体没挖到的细节,因为沈砚秋刻意将职业关联从公开档案中剔除了。
“凶手在按当年的顺序复刻受害者职业。”林晚棠的钢笔尖划破纸张,“第一名是中学教师,第二名是图书馆管理员,第三名……”
她看向沈砚秋,发现对方的瞳孔正在剧烈收缩,“是学生,晓雨当时17岁,高二在读。”
仓库外的雨声突然变大,卷闸门被风吹得哐当作响。
沈砚秋转身走向窗边,指尖抵在结满水汽的玻璃上,画出一道歪斜的线——那是当年她们在便利店玻璃窗上画过的蝴蝶轮廓。
“唐薇,查陈素兰近半年的借阅记录。”
她的声音里带着某种压抑的颤抖,“重点找犯罪心理学、法医学,还有……”她停顿半秒,“《江城晚报》2013年11月的合订本。”
林晚棠看着沈砚秋的背影,注意到她肩膀微微向内收拢,这是自我保护的肢体语言。
十年前,当她们发现前两名受害者都和图书馆有关时,沈砚秋曾在这个姿势下说:“晚棠,晓雨每周都去图书馆借书,对吗?”
证物箱突然发出轻响,唐薇举着密封袋走过来:“沈队,钢笔上没找到指纹,但笔帽内侧刻了串数字——0428。”
沈砚秋的身体猛地僵住,警服下的肩胛骨凸起又平复。
林晚棠知道这个日期:2005年4月28日,她们在初中操场第一次相遇,沈砚秋替她赶走了欺负人的高年级生,掌心蹭破的血在她校服上印出半个掌印。
“许明泽,尸检时注意死者指甲缝。”她突然转向法医,“十年前晓雨的指甲缝里有薰衣草花瓣,这次……”
“有银杏叶碎屑。”许明泽挑起眉毛,镊子夹着指甲垢样本晃了晃,“巧了,沈队每年秋天都往你信箱里塞银杏叶,对吧?我记得2018年你在德国,她寄了整整一盒晒干的叶子,结果被海关扣了,理由是‘怀疑携带生物标本’。”
沈砚秋猛地转身,警靴在地面磕出声响:“许明泽!”
“别别别,我闭嘴。”许明泽举起双手,白大褂袖口沾着的尸蜡在灯光下泛着油光,“不过说真的,这次的死亡时间精准到分钟看来凶手是算准了我们会在第三案后加强巡逻,却特意留了20分钟空档,让我们能‘及时’赶到现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