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茧中蝴蝶

沈砚秋的枪口微微偏移,指向陈立身后的书柜:“所以你制造镜像杀人案,是为了证明‘情感是侧写师的致命弱点’?”

“错了。”陈立突然逼近,雪松香水混着硝烟味在空气中炸开。

“我在帮她治疗情感共鸣障碍,当林晚棠每次看见沈砚秋受伤时,她的瞳孔都会收缩0.3毫米,心跳加速12%,这些生理反应,在德国的脑成像报告里可没有记录。”

林晚棠感觉有电流从尾椎窜上头顶。

她想起来了,三个月前陈立坚持让她做的脑部检查,报告里“杏仁核异常活跃”的诊断,其实都是他伪造的,就像他伪造了沈砚秋“违规开枪”的记录,只为将她们困在十年前的镜像里。

“老师,你混淆了犯罪心理学和控制欲。”

她突然笑了,指尖抚过侧写本上沈砚秋名字的划痕,“你以为通过复刻案件,就能让我恐惧亲密关系,却不知道,当沈砚秋在古籍室用身体挡住碎玻璃时,我的杏仁核第一次告诉我,什么叫‘本能的保护’。”

陈立的瞳孔猛地收缩,雕花钢笔的笔尖划破掌心:“你居然记得碎玻璃的位置?那时你明明被唐薇的注射器吓到了!”

“因为沈砚秋的疤痕在右侧腰腹。”林晚棠指向沈砚秋警服下隐约的痕迹。

“而碎玻璃来自左侧通风口,说明她转身时特意调整了角度,用自己的非持枪侧面对危险而这种肌肉记忆,只有在保护重要的人时才会出现。”

沈砚秋的视线突然柔和,枪口却始终稳定:“陈立,2013年11月22日,你在图书馆后街给晓雨递纸条,上面写着‘沈砚秋在锅炉房等你’,对吗?你知道她崇拜我,所以……”

“所以她跟着去了,像只扑火的蝴蝶。”陈立举起银镯,断裂的翅膀在灯光下泛着血光,“林晚棠,你以为自己的情感共鸣障碍是天生的?错了,是你母亲在你幼年时给你注射的实验性药物。

而我,是唯一能继续治疗你的人。”

窗外突然响起惊雷,沈砚秋的对讲机传来杂音:“沈队!临江路仓库再次发生案件,死者姿势……是你和林顾问在2015年爆炸现场的救援姿势!”

林晚棠的钢笔“当啷”落地。2015年3月,她们在火灾现场抱持证物箱的姿势被媒体拍下:沈砚秋单膝跪地,用后背挡住坠落的横梁,而她蜷缩在对方怀里,指尖扣进沈砚秋的肩带里。

这个姿势,此刻正在新案发现场被凶手复刻。

“他在制造最后的镜像。”陈立突然冲向窗边,雕花钢笔的笔尖闪过冷光,“当年你没看懂沈砚秋的情书,现在让她在你面前重演死亡,你就会明白,爱才是最致命的心理陷阱!”

沈砚秋的枪响在雷声中炸开,子弹擦过陈立的鬓角,在书柜上留下焦痕。

林晚棠趁机撞向窗边的警报器,却在转身时看见陈立的钢笔尖正对着沈砚秋的心脏。

和第四案现场的刺入角度完全一致!

“小心!”她的身体先于思维扑过去,风衣口袋里的打火机撞在沈砚秋枪套上,火苗窜起的瞬间,她看清了陈立眼中的疯狂:那是对“完美实验”的偏执。

就像他当年在论文里写的,“爱情是大脑分泌的多巴胺,而我要证明,它能被犯罪现场的镜像彻底摧毁”。

沈砚秋的手臂环住她的腰,在地面翻滚时调整姿势,让自己的后背垫在下方。

陈立的钢笔尖划破她的风衣,在锁骨下方留下血痕,却没伤到动脉——因为沈砚秋在翻滚时,用肩膀挡住了致命角度。

“晚棠,数心跳。”沈砚秋的声音混着硝烟味,在她耳边炸开,“我的心跳120,和你在便利店重逢时一样,这次不是紧张,是真的。”

警笛声从四面八方涌来,林晚棠看着沈砚秋额角的汗水滴在自己手背上。

突然想起2015年在医院,对方昏迷前说的最后一句话:“侧写本里的银杏叶,是我在你楼下的树摘的,每片都数过叶脉。”

陈立被制服的瞬间,沈砚秋的手指突然颤抖,警枪“当啷”落地:“晚棠,你的肩膀……”

温热的血顺着风衣下摆滴落,林晚棠这才发现左肩被钢笔尖划伤,伤口不深,却恰好避开了动脉血管,就像沈砚秋当年在锅炉房计算好的弹道,只打伤凶手的左手,却不致命。

“去现场。”她抓住沈砚秋的手腕,感受着对方脉搏的跳动,“新案件的死者,应该是陈立的妹妹,对吗?就像当年他用李浩然的妹妹做诱饵,这次他要完成最后一块拼图好让我们在自己的‘死亡姿势’前,承认对彼此的感情。”

临江路仓库的卷闸门已经被炸开,警灯在雨幕中织成光网。

新死者呈跪姿护着怀里的证物箱,姿势与2015年的照片分毫不差,而她胸前插着的,是沈砚秋真正的旧钢笔,笔帽边缘的缺口在灯光下闪着微光。

“许明泽,死亡时间?”沈砚秋蹲下身,指尖悬在死者眼睑上方,突然僵住,“陈素梅,2013年第二名受害者的姐姐,也是陈立的亲妹妹。”

林晚棠翻开侧写本,发现新死者的指甲缝里嵌着半片银杏叶和薰衣草花瓣,两种信物的混合,正是陈立对她们关系的扭曲模仿。

证物箱里露出一角烧焦的侧写本,正是2015年爆炸中“损毁”的那本,内页用红笔圈着:“沈砚秋 生日:4月27日”——她记错了十年的日期,终于在凶手的镜像里得到修正。

“他想让我们在完美镜像中崩溃。”林晚棠的笔尖划过死者护着证物箱的手指,“但他不知道,2015年我从火场里抢出的侧写本,其实是假的。真正的本子,沈砚秋一直藏在……”

“在物证室的第47号保险柜。”沈砚秋接口道,警服下的蝴蝶纹身随着呼吸起伏,“密码是你的生日,而里面除了侧写本,还有……”

“还有你每次出警前写的平安符。”林晚棠看着她突然泛红的耳尖,“许明泽说,你写满了三个笔记本,每一页都画着蝴蝶,就像你纹在身上的那只。”

沈砚秋突然站起身,警靴在水洼里溅起水花:“晚棠,陈立在审讯室说,他在你咖啡里下了药,会诱发你的情感共鸣障碍的症状”

“所以我现在能清楚地感觉到你的体温。”林晚棠打断她,指尖划过对方腕骨的脉搏。

“还有你掌心的茧子,和我握钢笔的位置一样。陈立错了,情感不是弱点,是让我们看清镜像裂痕的光。”

远处传来陈立的嘶吼,被警笛声渐渐淹没。

沈砚秋突然低头,警服纽扣蹭过林晚棠的额头:“当年在便利店,我其实看见晓雨跟着李浩然出去了,但我选择相信你会追上她,因为你看她的眼神,和看我的时候不一样。”

“是不一样。”林晚棠抬头,警灯的红蓝光影在沈砚秋眼中流转,“看晓雨时是愧疚,看你时是……”

她顿住,指尖抚过对方锁骨下方的旧伤,“是当你冲进火海时,我的杏仁核第一次告诉我,什么叫恐惧,什么是怕失去你的恐惧。”

沈砚秋的喉咙滚动,雨水顺着发梢滴在林晚棠手背上:“晚棠,其实在2005年4月27日,我就注意到你了。你蹲在操场角落画蝴蝶,校服上沾着粉笔灰,而我记错日期,是因为想多记住一个和你有关的数字。”

救护车的鸣笛近了,林晚棠看着沈砚秋胸前的钢笔,突然抽出自己口袋里的打火机。那是2015年爆炸后她在现场捡到的,外壳刻着“砚秋”二字,是沈砚秋当年没送出去的礼物。

“火能烧掉谎言,却烧不掉真相。”她打着打火机,火苗在雨夜里跳动,映出沈砚秋眼中倒映的自己。

“陈立以为镜像案件能困住我们,却不知道,我们早已在彼此的裂痕中找到了完整。

你用伤痕书写保护,我用侧写破译心跳,这才是最完美的犯罪心理学。”

沈砚秋突然笑了,笑容像破冰的阳光,警服下的蝴蝶纹身与她发间的湿发交叠,恍若振翅欲飞:“回去后,我带你去看海。这次不带侧写本,不带枪,只带……”

“只带银杏叶和薰衣草护手霜。”林晚棠接口道,指尖划过对方腕骨的疤痕。

“不过现在,先去证物室取你的情书,我现在想看看,钢笔漏墨晕开的蝴蝶,是不是和我十年前画在你笔记本上的一样。”

警车的灯光中,两人的影子在地面交叠,像两只终于冲破镜像的蝴蝶。侧写本上,林晚棠写下最终侧写:

核心诡计破解:

1. 陈立利用“镜像理论”构建双重陷阱,第一层复制案件细节,第二层复制林晚棠和沈砚秋的情感遗憾;

2. 致命漏洞:他忽略了“不完美”本身就是真相而被沈砚秋记错的日期、林晚棠画歪的蝴蝶,这些不完美恰恰是爱意的证据;

3. 救赎公式:当侧写师开始分析爱人的脉搏,当刑警队长学会用体温温暖对方的指尖,罪案的镜像便会碎裂,露出藏在裂痕后的,属于她们的真实。

钢笔尖在“真实”二字上停顿,林晚棠抬头看见沈砚秋正在和警员交代案情,警服领口露出的蝴蝶纹身边缘,有处几乎看不见的小缺口,就像她藏在侧写本里的银杏叶,每片都有独特的叶脉,却共同组成了秋天的形状。

有些谜题永远不需要解开,比如沈砚秋在便利店买热可可时漏墨的钢笔,比如她藏在证物室的护手霜其实早已用完,只剩下装着蝴蝶发卡的空盒。

因为真相从来不是冰冷的证据链,而是当她望向她时,心跳突然失控的频率,是危险来临时,彼此本能的拥抱与守护。

雨还在下,但远处的天边已经泛起鱼肚白。

林晚棠摸着口袋里的打火机,她突然明白,她和沈砚秋才是最完美的镜像,不是复制,而是共生。

在罪案的深渊里,用爱作为彼此的光,照亮那些被黑暗吞噬的真相,也照亮对方眼中,从未说出口的温柔。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囤货,然后活下去

招黑体质开局修行在废土

影视编辑器

六岁天师,开局满级掌心雷

今日有囍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
棠砚迷局
连载中墨羽向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