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些官员们早已经在天幕声中坐在了仆从们搬来的桌凳前。
【[公元581年:隋朝建立]开皇治,统南境平北鞑
[公元581年:开皇之治]革凋敝,得见短暂繁葩
[公元604年:炀帝即位]政失的代价
[公元618年:隋朝灭亡]群雄竞相讨伐】
“14年!”还没来得及开心天幕提到自己的杨坚,就直面二世而亡的结局,他气愤惊怒之下直接站起身来,“14年就亡国!太子竟如此不成器!”
气血上涌之下他才说完话的功夫就只觉眼前一黑晕了过去。
“陛下!太医!叫太医!”众臣子们也没想到他们隋也会步秦朝后尘,但见杨坚晕倒,也来不及细想了。
独孤伽罗也刚好赶到现场,她从听见天幕变化就在向这里赶,这时也刚好赶到现场,还没来得及对天幕提到的隋朝灭亡情况感到生气,就被杨坚的吐血的情况揪住了心神。
【[公元618年:唐朝建立]兵起晋阳,入长安构厦
[公元627年:贞观之治]天俾万国,煌煌业宏达】
贞观二年,因为旱灾蝗灾的事情,李世民下诏大赦天下,听到天幕提及贞观之治,因为隋末累计的问题和天灾的事情而紧绷的心情立刻缓解许多。
李世民开心的跟大臣们分享,“贞观之治,说明今年的灾祸能解决的很好,毕竟天幕都说我们贞观之治了。”
房玄龄等人也出声回应,恭喜李世民,一时间李世民有些骄傲。魏征本想出面劝诫陛下,但想到李世民及朝堂众人这段时间的忙碌,就打消了这个想法,就让他们松快一阵。
李渊时期的氛围就很不一样了,知道后续是唐一统天下,还有盛世当然是好事,但不知道是谁创下的盛世就很难受啊。
但没办法表面上还是要表现一下的,只是在这欢乐之下,许多人都认为这个盛世是自己创下的,于是对皇位的争夺更是激烈了。
【[公元649年:高宗即位]承贞观昌华,四极万里尽纳
[公元690年:武周建立]凤栖明堂御天下】
好不容易心情愉悦起来,还没高兴多久,就看到武周建立,凤栖明堂御天下的李世民愣在原地。
“大唐这么快就灭亡了?”
李世民的笑容僵在脸上,众大臣也有些无法接受,他们怕出现秦朝隋朝的二世而亡所以对太子寄予厚望,对太子的要求也很高,目前的太子虽然才九岁,但能看出聪慧仁孝,所以才放心许多。
这天幕一说却好像是第三代亡国,这不是二世而亡,也很难受啊。
(哦,至于唐高祖李渊愤愤出声,怎么是二世三世的,这不是三世四世吗?这把他放哪去了?
唔,什么也没听见啊,他们只知道开国皇帝是李世民哎。)
“陛下,看天幕说法‘凤栖明堂御天下’,是个女子,而且天幕并未提到战乱,应是女子以皇后或太后身份夺位,没提到战乱,后续还未知,不要太过激动,以免伤神。”魏征走向前献言。
不过魏征话语还未说完,就看到天幕显示下任帝王还是唐朝,不过还没高兴,就看到乱世、后期,李世民情绪一时间很是复杂。
可是想想他们一直担心继承人问题,看到后续高宗的“承贞观昌华,四极万里尽纳”,心里也多少有所慰藉。
这么看来高明做的不错,至于武周的问题,可以教育高明注意女子干政的事情。
【[公元712年:开元盛世]盛世醉卧听琵琶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藩镇独大
[唐朝中后期]中兴跌宕
[公元907年:唐朝灭亡]曛日覆黄沙】
刚对后续还是唐朝放下心来,就被安史之乱打击的众人有些眼前一黑。
朝代更替,众人都知道,他们觉得奇怪的是为何盛世之后就开始乱世?而且这乱世甚至在王朝中期甚至王朝中期之前。
盛世之后接着乱世让人血压一度升高的同时又产生许多疑惑。
“这不知到底发生什么,怎会盛世后乱世?”
“陛下,虽有乱世,但后续能有中兴也是社稷之福。”
李世民尽力平复心情,朝代总有更替,唐朝被天幕提及的兴盛就有四次,高明子孙真的不错,当然高明做的也不错。
【[公元907年:五代十国]裂土相错杂,何以为家
[公元938年:后晋割燕云]燕云让,北境百年任踏
[五代十国]五代复制辖,梁唐晋汉周罢】
“终于要到我们大宋,诸位要仔细记录天幕所言,留好天幕所记载历史,可给后世子孙一点提醒。” 不知燕云是否收复。
后半句话赵匡胤没说出来,燕云十六州及武将安排之事都压在他心头,有机会能看后世,难免想知道自己的政策是否有效,子孙是否顺利坐稳天下。
【[公元960年:北宋建立]陈桥黄袍加,平乱四挞
[公元976年:太宗即位]挟胜开边,失利攻乏
[太宗时期]崇文守内,始奠祖宗之法
[公元997年:真宗即位]临御勤政事,咸平宁嘉
[公元1004年:澶渊之盟]澶渊之盟,改赠为纳
[公元1022年:仁宗盛治]清明文盛,元夜香街盈车马
[公元1044年:庆历和议]和议偃戈甲
[公元1120年:海上之盟]盟金共伐
[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胡骑掳掠,靖康血洒
[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华篇难掩,耻落贺兰山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共3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